在納粹黨佔領荷蘭期間堅守立場
美國大屠殺紀念館展示了納粹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暴行,有關圖片和影片數目位列世界第一。自1993年向公眾開放以來,華盛頓這個名氣日盛的紀念館已經有大約一千二百萬名訪客了。
紀念館也展示耶和華見證人在納粹黨統治下遭受猛烈迫害的情況。除了常設的有限展品外,紀念館也推出一系列以耶和華見證人為題的特備節目,讓參觀人士有機會看到耶和華見證人在堅忍和忠貞方面的傑出典範。1999年4月8日,紀念館贊助舉辦一個特別講座,題目是「納粹黨佔領荷蘭時期的耶和華見證人」,節目在紀念館的兩個大禮堂裡舉行。
節目的開場白由紀念館的執行館長薩拉·簡·布盧姆菲爾德女士講出。布盧姆菲爾德女士對耶和華見證人的事跡懷有真摯的興趣。在接受《儆醒!》訪問時,她解釋說,為了使更多公眾人士知道耶和華見證人在受迫害期間的忠貞事跡,館方作了很大的努力。她說:「這次活動的宣傳規模絕不遜於紀念館中舉行的其他重大節目。」
當晚有幾個歷史家出席擔任節目嘉賓,其中一個是勞倫斯·巴倫博士,他是美國聖迭戈州立大學現代德國及猶太歷史教授。巴倫博士在演講中指出,「耶和華見證人拒絕同第三帝國扯上任何關係,立場令人佩服」。他也說見證人「把持守對上帝的信仰看得比服從納粹政府的命令更重要。他們認為人們對希特勒的狂熱崇拜,其實等於世俗化的宗教。他們不同意將希特勒神化,所以拒絕作納粹式敬禮,也拒絕說出『救星希特勒萬歲』的口號。……上帝吩咐他們要愛鄰人,不可殺人,於是他們拒絕參與軍事活動。第三帝國命令他們停止宗教活動,見證人一貫地回應說:『我們必須以上帝為統治者,服從他而不是服從人。』」由於緊守這樣的立場,在好幾個歐洲國家裡,有大量見證人被送進集中營,在其中飽受折磨,甚至被處決。
紀念館邀請荷蘭的研究者和大屠殺的一些生還者出席節目,他們提供了納粹黨在荷蘭迫害見證人的不少實例。1940年5月29日,在納粹黨佔領荷蘭之後不久,該國開始禁制耶和華見證人,當時他們約有500人。隨後的數月內,有幾百個見證人被逮捕。為了得到其他見證人的名單,當局以嚴刑折磨被捕的見證人。直到大戰結束的時候,被捕的見證人超過450人,其中120多人直接在迫害中喪生。
一個荷蘭的研究者指出,在守望台社荷蘭分社的檔案庫裡,有「超過170個錄像訪問和200篇生活故事,記載了在大屠殺中生還的荷蘭耶和華見證人的事跡。這一切事跡都說明一件事:見證人的動力就是對上帝和對人類同胞的愛」。
幾個講者都強調一件事實,就是耶和華見證人同其他被納粹黨視為眼中釘的組織不同,其實他們只要簽一份聲明,表示他們願意放棄信仰,就能恢復自由了。但是,據講者和受訪者說,大部分見證人都作出理性和知情的選擇,寧願受迫害,也不願妥協。有少數人在聲明上簽名,因為他們想終止跟耶和華見證人的關係。
也有些人由於惶惑而簽了聲明。這些人從沒有想過要放棄信仰。其中有些人覺得,為了得到自由,重新投入傳道活動,他們只是誤導迫害他們的人罷了,在道德上這樣做並沒有什麼不對。後來他們在獲釋以後,才醒覺到無論動機是好是壞,在聲明上簽名就是不對。
他們的錯誤決定並沒有導致他們被排擠。他們回到家裡和會眾時,得到屬靈的幫助。守望台社荷蘭分社發出一封信(1942年6月),促請當地的見證人體諒有些人簽聲明時的情勢,以憐憫之心對待他們。雖然納粹黨仍然佔據荷蘭,這些坐過牢的人很快就再次投入傳道工作,這樣做其實風險很大。有些人再次被捕,其中一個人甚至由於不肯參與軍事活動而被處決。
雖然苦難重重,還要經年累月從事又緊張又危險的地下工作,但耶和華見證人的數目竟由1940年的500人,增加到1945年納粹黨統治結束時的2000多人。他們為了服從上帝而表現的勇氣和決心,直到今天仍然是偉大的見證。
[第25頁的圖片]
研究學者向聽眾發表演說
[第25頁的圖片]
訪問在大屠殺中生還的荷蘭見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