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蕞爾小島重大鑑戒
    警醒!2000年 | 6月22日
    • 蕞爾小島重大鑑戒

      拉帕努伊島a是由火山的熔岩流和凝灰岩構成的,面積只有170平方公里。這個與世隔絕的海島,杳無樹木,人煙稀少,倒有很多稱為莫埃 的石雕像。由於這個緣故,整個海島已成為受保護的名勝古跡。莫埃 是古代文明社會的產品,可見昔日這個海島是充滿生機的。

      莫埃 是用火山岩雕刻的,有的只見巨大的像頭,因為像的軀幹被深埋在地下裡。其他雕像卻是全身露出地面的。另一些雕像則戴上稱為普卡奧 的石製頭飾。大部分雕像都是未完工的,它們不是躺在採石場上,就是散布在古代的道路上。情形就像工人把工具丟在一邊,扔下工作不幹一樣。依然屹立的雕像,有的孤零零地站著,有的排成了一行行,每行有多達15個雕像。所有雕像都背向大海。多年來,遊人看見莫埃 的獨特景象都大惑不解,他們的驚訝之情是不難想像的。

      近年來,科學家對莫埃 這個謎漸漸有了頭緒。他們也開始明白,雕製莫埃 的古代文明社會為什麼衰敗下來。值得一提的是,最近發現的證據不但有歷史價值,還有深長的意義。《不列顛百科全書》指出,新發現的證據可供「現代世界引為鑑戒」。

  • 蕞爾小島重大鑑戒
    警醒!2000年 | 6月22日
    • 考古學家和古生物學家則著重研究古代的住處、器皿用具、莫埃 和食用動物的殘骸。拉帕努伊人所保存的記錄是用象形文字寫的,內容難以理解。由於這個緣故,在歐洲人抵達以前,所有年份都是粗略估計的,許多假設也無法證明屬實。

  • 蕞爾小島重大鑑戒
    警醒!2000年 | 6月22日
    • 雕製莫埃 的工程早已開始了。為了方便搬運,並且把莫埃 豎起,居民用木材製造所需的工具。農耕活動不斷擴展,木柴的需求也持續上升。森林的樹木就這樣一點一點地給砍掉了。

      1200-1500年 雕製石像的工程正處於鼎盛時期。拉帕努伊人不惜花費大量人力物力,雕製莫埃 和擺放這些石像的禮台。考古學家蕎·安妮·范蒂爾堡寫道:「拉帕努伊人的社會非常重視雕像,人人都受到激勵要製造更多、更大的雕像。」她接著又說:「在一段長達八百至一千三百年的時期,他們製造了大約一千個雕像。……按人口最高數額計算,每七至九個人當中就有一個雕像。」

      莫埃 看來不是島民崇拜的對象,但在葬禮和農耕的儀式中,這些雕像卻是少不了的。拉帕努伊人可能把這些雕像看做幽靈的住處。看來,他們也把自己雕製的莫埃 當做權勢、地位和家世的象徵。

  • 蕞爾小島重大鑑戒
    警醒!2000年 | 6月22日
    • 1770年 這時候,在剩下的拉帕努伊人中,互相敵對的宗族開始把對方的雕像推倒。1774年,英國探險家詹姆斯·庫克探訪拉帕努伊島,看見許多雕像倒在地上。

      1804-1863年 島上的居民開始跟其他文明國家接觸。在太平洋沿岸,奴隸買賣正大行其道。居民不是給奴隸販子擄走,就是染病死去,結果人口驟降。傳統的拉帕努伊文化就這樣湮沒了。

      1864年 這時候,所有莫埃 都給推倒了,有人故意把許多雕像的頭砍去。

      1872年 島上的土生居民只剩下111人。

      1888年,拉帕努伊島成了智利的屬島。近年來,島上約有二千一百人居住,他們分屬不同族裔。智利政府已把整個海島定為國家名勝古跡。為了保存拉帕努伊人獨有的文化和歷史,有關當局已著手把倒下的雕像重新豎立起來。

  • 蕞爾小島重大鑑戒
    警醒!2000年 | 6月22日
    • 「我們必須改變自己的信仰」

      《復活節島——地球島》進一步說:「我們必須改變自己的信仰,這是我們的惟一希望。我們把經濟增長、科技發展、提高生活水平、加強競爭力等目標,當做虔誠恪守的信仰,滿以為這些東西是萬能的。我們一心追求的目標,就好比復活節島的石台上的巨大雕像。鄰近的鄉村互相競爭,看誰豎立的雕像是最大的。……他們花費更多人力物力,消耗更多自然資源。……村民不停地雕製石像,不停地搬運,不停地把雕像豎起,但這樣做根本是沒有意思的。」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