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活動——誰受到影響?
《儆醒!》雜誌從不過問政治。它對世界政局的紛爭採取中立立場。可是,它根據出版的宗旨深入地探察世事,指出近期發生的事件的幕後真正含意。為了這緣故,《儆醒!》根據這方面的專家的看法考查恐怖活動背後的較深動機,但我們讓讀者自下結論。
「今日世界許多大城市的道路、機場停機坪、軍事基地均已變成戰場,因為小撮恐怖分子和獨行暗殺者在其間活動,企圖達至政治目標。」
「從1973至1984年,普世有5,000多宗恐怖分子活動的記錄,喪生者超過4,000人,受傷者倍於此數。」
「過去15年間,在128個國家中,曾有來自113國的外交人員成為恐怖活動的目標。」——《還擊——在對抗恐怖活動的戰爭中取勝。》
你有受恐怖活動所影響嗎?你有在1986年為了害怕恐怖分子而取消或改變旅行計劃嗎?恐怖活動現時已在許多人的生活上成為造成緊張或令人提心吊膽的因素。正如以色列國防部長拉賓(Yitzhak Rabin)寫道:「對普世許多人說來,害怕恐怖活動已變成他們的正常生活方式。」你極有可能有分付出恐怖活動所招致的代價。怎會如此呢?原因之一是,你所納的部分稅款可能被用在代價高昂的保安措施和日益森嚴的警衛之上。許多政府已因為恐怖活動的威脅而急謀應付。
數十年來,北愛和中東一直生活在恐怖活動之中。近年來恐怖分子進一步在歐洲和中、南美洲諸國大肆活動。通過電視、播音和報章,我們大家都熟知恐怖分子的殘暴。我們差不多天天都聽到這樣的消息。恐怖分子的炸彈、兇殺和綁架是如此頻常,以致我們也許漠然視之。結果,反常的事似乎變成了正常,無法想像的事變成了可以想像。在若干國家裡——例如在黎巴嫩——無法容忍的事已變成不得不容忍。
不錯,恐怖活動已成為一件在生活上慣見的事情,是新聞媒介經常播出的消息;新聞媒介把恐怖分子魁首和組織的名稱傳播成家喻戶曉。恐怖活動現時已成為世界性的災禍——請參看附圖。
恐怖活動是什麼?
為恐怖分子下個定義似乎很簡單。但是,這要視乎你自己在爭論上站在哪一方而定。薩爾瓦多的顛覆分子是恐怖分子抑或是『人民解放軍』?尼加拉瓜的游擊隊是恐怖分子抑或是「自由戰士」?因此,恐怖活動是見仁見智的。政治觀念可能把定義歪曲。
以色列駐聯合國大使尼坦耶戶(Benjamin Netanyahu)為恐怖活動所下的定義是:「為了達成政治目的而蓄意和有系統地謀殺、傷人和威嚇平民以造成恐慌。」(《恐怖活動——西方怎樣才能取勝》)芝加哥羅耀拉大學的薩加斯安(Sam Sarkesian)所下的定義是:「恐怖活動通常使用的各種手段是暗殺、劫機、綁架、破壞和利用『無辜』犧牲者去影響一個第三者。簡言之,恐怖活動乃是在民眾中製造恐慌去迫使現行規制答允恐怖分子的要求或達到其目標。」——《難以根絕的屠殺》。
另一方面,天主教神學教授伯卓爾(James Burtchaell)寫道:「恐怖活動是失望者的殊死戰……[它]通常是自覺處於不利地位者所提出的挑釁。」——《還擊》。
不論你採取哪一種看法,恐怖活動通常意味到無辜者受到損傷或殺害。正如施賴伯(Jan Schreiber)在他所著的《最後武器》一書寫道:「像軍隊一樣,恐怖分子糾黨進行非人道的活動,使暴行成為家常便飯。」
並非新的現象
恐怖活動雖然有多個世紀的歷史,但成為一種政治手段卻特別是近數十年的事。早在1945年,英國工黨政府拒絕將巴勒斯坦交給猶太人,恐怖分子組織遂紛紛建立,其中包括「艾素爾(Etzel, 國家軍事組織[Irgun Zva’i Leumi])和以色列自由戰士(Lohamei Herut Yisrael,又稱為利希[Lehi]或斯德恩[Stern]黨)——[他們]從事恐怖活動。7月22日,艾素爾炸毀了耶路撒冷大衛王旅館的一翼。這是政府行政人員的居停,當時大約有100個猶太人、英國人和阿拉伯人罹難。」——《猶太人和他們的土地》,賓格利安(David Ben-Gurion)著。
自1960年代以來,恐怖活動更如火燎原,特別在與以色列、巴勒斯坦難民和阿拉伯各國有關的問題上為然。
恐怖活動的範圍並不限於北愛和中東,西班牙境內有巴士克人的ETA恐怖分子;印度正為錫克教的分離主義者所苦;斯里蘭卡由於和塔米爾戰士爭戰而飽受兵燹蹂躪;祕魯境內有毛派(Maoist)的「亮光之路」戰士在活動。在所謂民主世界中,受恐怖活動波及的地區更不勝枚舉。
可是,為什麼民主國家受到這麼大的影響?恐怖活動的背後原因究竟是什麼?恐怖分子只是要求公平待遇的受壓迫團體?抑或有進一步的目的?恐怖活動是一種永久的現象嗎?以下的文章會討論這些及其他問題。
[第20頁的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近期由於恐怖活動而成為新聞標題的國家
英國
北愛爾蘭
德國
法國
西班牙
意大利
土耳其
黎巴嫩
以色列
阿富汗
孟加拉
印度
斯里蘭加
日本
南韓
菲律賓
安哥拉
西南非洲
南非
美國
薩爾瓦多
尼加拉瓜
巴拿馬
委內瑞拉
哥倫比亞
祕魯
阿根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