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之外」的優良增長
海地是第一個在西方爭取到獨立的黑人共和國。它的名字來自阿拉瓦族印第安人的語言,意思是「群山」。克里奧語有句古老諺語說:「群山之外又是群山。」用這句話來形容海地的鄉間景色的確再適當不過。
近年來,在這「群山之外」的地方發生了一些令人鼓舞的事。有數目與日俱增的人對王國的好消息產生良好的反應,毅然採取立場擁護耶和華和他所任命的君王。(以賽亞書60:22)在1980年,平均每月大約有3,000名傳道員填交組外傳道報告。這項增長使位於首府太子港的分社辦事處在照料當地的需要方面不敷應用。分社急需新的樓房。因此,社方於1984年11月在太子港近郊一處理想地點——聖桃(Santo)——開始興建全新的設備。
首先必須建造的是一道4,000呎長的圍牆,把整塊地環繞起來。當地一家建築公司承造這道圍牆所需的混凝土板塊,但他們卻雇用當地的見證人,此外還有許多志願工人於週末加入工作以求儘速完成這項工程。接著,大樓的建築工程便告展開,在一段歷時逾三年的期間,每個週末都有多至一百名來自太子港各小組的志願工人來到地盤協助工程的進行。國際志願建築工人計劃的成員從美國、加拿大和其他國家遠道而來——許多都是自費的——助他們一臂之力。
工程繼續進展之際,卻出現了一個預料不到的難題。樓房的一面有一條山澗,每逢雨季,河水便從山澗滾滾流下,造成很大的沖蝕。久而久之,圍繞這部分的圍牆必然終於會倒塌。因此,他們在河床周圍加建了一道護堤壁,這樣,這塊地就不致在雨季被澎湃奔騰的河水所波及了。
憑著耶和華的幫助,一所設備完善的樓房終於落成。分社是一座以混凝土和磚塊建成的U字型建築物。左翼設有八間寢室;此外還有洗衣房和圖書室;右翼是儲存書籍的倉庫。大樓的前部是一個寬敞舒適的大廳;在月中任何時間,都有弟兄從國內不同的地方來到分社領取小組所需的雜誌和書刊,他們可以在此稍作休憩。房子的前部也設有辦公室、膳堂和廚房。
一所能容納3,000人的新大會堂跟分社辦事處一起建在這塊土地上。會堂的兩側是敞開的,這樣坐在裡面的人便可以受到季候風吹拂而大感涼快。在海地酷熱的驕陽下,這是很受歡迎的舒解。這裡也有一個設備完善的現代化廚房以及供應茶水的裝置、一個受浸池和木匠的工作間。庭園的設計品味優雅,其中點綴不少熱帶的灌木和花卉。
1987年年初,在這「群山之外」的見證人數目已增至超過4,700人。1987年1月25日,他們為這兩座美輪美奐的房子舉行奉獻典禮,這些人全部聚集在一起。這是個多麼盛大的場合。有些以前曾在這裡參加建築工程的弟兄也跟他們的家人一塊兒回來參加這個典禮。
奉獻典禮始於下午的較早時間。首先由分社委員會的各位成員解釋由於海地的優良增長,這些新房子乃是當前的需要。休息片刻之後,他們邀請在場的5,384位嘉賓觀看一齣幻燈片,描述建築工程進行的各階段。
最後,從紐約布洛克林前來探訪的帶務監督查爾斯·莫洛漢講出呈獻的演講。莫洛漢弟兄談及為純真的基督徒崇拜從事建造的重要性。他論及挪亞和挪亞的家人如何是一批在早期從事建造的工人;由於他們忠心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委派,這不但使人類家庭得以保全性命,同時也使純真的崇拜在地上延續下去。另一宗古代的建造工程是希律的廟宇,但這項工程卻至終遭受毀滅,因為它並沒有被用來推廣純真的崇拜。(馬太福音23:38)今日,我們若想避免遭受同一的命運,就必須忙於建造信心和基督徒的其他品德。
這的確是個令人興奮的喜樂場合。節目結束後,與會的人各自回家。大家都深知在召集純真的崇拜者方面,「群山之外」的這間新建築物會繼續在迦勒比海的一隅擔任一個重要角色。
[第26頁的圖片]
大會堂(右上圖)與新分社的外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