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倫理學與無血手術
近年來,醫學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難題固然解決了不少,但也引發了一些涉及倫理的爭論。
有時,醫生不得不在兩難的情況下作出抉擇,例如:他們應該繼續搶救病人,還是讓病人安詳地死去呢?如果醫生認為自己的做法有益於病人,他就可以不顧病人的意願嗎?如果不是人人都可以享有昂貴的治療,資源又應該如何分配呢?
生物倫理學是專門探討這些複雜爭論的學科。這門學科主要幫助醫生和科學家處理有關生物研究和醫療科技所引發的倫理問題。既然爭論大多在醫院裡發生,因此很多醫院都成立了生物倫理委員會。委員會由醫生和律師組成。他們經常出席講解生物倫理問題的研討會。
研討會經常討論的問題之一是:耶和華見證人為了信仰而拒絕輸血,在任何情況下,醫生都應該尊重他們的信仰嗎?另外,如果從醫學角度來看,輸血是「明智」的做法,醫生就可以強行給病人輸血嗎?既然『如果病人不知道,就不會不安』,這樣瞞著病人輸血合乎道德嗎?
如果要妥善地處理這些爭議,醫生們就得客觀,還要理解見證人的觀點。耶和華見證人隨時樂意向醫生解釋自己的立場,因為他們知道這樣做會有助於防止衝突發生。
思想交流
西班牙著名生物倫理學教授迭戈·格拉恰希望學生跟耶和華見證人對話。格拉恰教授說:「別人應該讓你們[耶和華見證人]有機會……就輸血問題表達意見。」
因此,1996年6月5日,耶和華見證人的三位代表應西班牙馬德里克姆普特薩大學的邀請,出席研討會,解釋耶和華見證人對輸血的看法。與會的還有40多位醫生和別的專業人士。
見證人作過簡單介紹之後,聽眾便開始發問。與會者一致認為,成年病人應該有權拒絕接受他們所不同意的治療。他們也贊成,除非獲得病人許可,否則醫生就不應給病人輸血。然而見證人在若干方面的立場卻招來異議。
異議之一是金錢問題。有時,無血手術須要動用一些特殊儀器,例如要用激光進行手術。此外,醫生還要使用一些昂貴的藥物,如促紅細胞生成素,來刺激病人的紅血球生產。一位醫生認為,見證人拒絕採用輸血這種廉宜的方法,有從公眾醫療福利謀取特殊權益之嫌。
見證人同意金錢是醫生必須考慮的因素,但與此同時,見證人根據一項已發表的調查報告指出,輸血也帶有不少的潛在開支,包括要花錢治療輸血所引起的併發症,以及病人因染上併發症而失去收入等。見證人更援引美國一項綜合調查指出,雖然輸血用的血每單位起初成本平均只是250美元,但實際上卻要花費超過1300美元,達起初成本的5倍有多。所以見證人指出,考慮過所有因素之後,無血手術證明是合乎經濟原則的。另外,無血手術所謂的額外開支多數屬於儀器方面,這些儀器卻可以反覆使用。
有幾位醫生也提到群眾壓力的問題。他們想知道,假如一個見證人改變初衷,接受輸血,他會受到怎樣的對待?他會受到其他見證人排斥嗎?答案在乎實際情況而定,因為違反上帝的律法著實是一件嚴重的事,會眾的長老有理由要探知事情的由來。
對於那些在有生命危險的大手術中接受了輸血的同工,見證人會樂意予以援手。當事人也許內心十分難過,擔心這會破壞他跟上帝的關係。他也許需要別人的幫助和諒解。既然基督教以愛心為本,長老會像處理其他司法事件一樣,在堅定之餘,還會慈悲為懷。——馬太福音9:12,13;約翰福音7:24。
「近年不少宗教都重新檢討本身的倫理立場,你們也會這樣做嗎?」一位來自美國的生物倫理學教授問道。
代表向他指出,對見證人來說,尊重血的神聖是一項信仰,而不是一種見解,因此無須不時加以檢討。聖經的命令明確清晰,沒有妥協的餘地。(使徒行傳15:28,29)見證人認為,違反禁戒血這條神聖律法,嚴重程度與拜偶像和通姦無異,所以是不能接受的。
耶和華見證人十分感謝醫生,例如參加馬德里研討會的醫生們,尊重他們的決定,選用一些跟見證人那基於聖經的信念沒有衝突的方法去治療他們。無疑,在改善醫生和病人的關係以及鼓勵醫生尊重病人的意願方面,生物倫理學著實大有幫助。
正如西班牙一位著名內科醫生在研討會上指出,醫生必須時刻記住,他們「所用的儀器不是完善的,工具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因此他們需要「承認,愛心可以彌補知識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