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89 4/1 24-25頁
  • 門徒應負的責任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門徒應負的責任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9年
  • 相似資料
  • 門徒所負的責任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做基督的門徒是嚴肅的責任
    耶穌——道路、真理、生命
  • 「你們是地上的鹽」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5年
  • 受浸——信心的表現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0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9年
《守》89 4/1 24-25頁

耶穌的一生與傳道工作

門徒應負的責任

耶穌離開了顯然是猶太公會一個顯要法利賽人的住所之後,便繼續前往耶路撒冷。大群民眾尾隨著他。可是,他們的動機是什麼?成為耶穌的真正門徒究竟牽涉到什麼事呢?

耶穌在途中轉過身來對群眾說話,他的話也許令他們大吃一驚,他說:『人到我這裡來,若不愛我勝過愛(原文作「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生魂],就不能作我的門徒。』

耶穌的意思是什麼?他的話絕非意味到他的跟從者要實際恨自己的親屬;反之,只是他們應該愛他過於自己的親屬而在這種意義上恨他們而已。正如聖經曾記載耶穌的祖先雅各「恨」利亞而愛拉結,這裡的意思只是利亞比她的妹妹拉結得到雅各較少的寵愛而已。

請也考慮一下耶穌曾說門徒應該甚至恨「自己的生魂」或性命,他的意思同樣是,一個真正的門徒必須愛他甚至過於愛自己的性命。耶穌藉此強調成為他的門徒是一項嚴肅的責任而非一件可以等閒視之的事。

耶穌接著指出成為他的門徒也會遭遇艱辛及逼害,他說:『凡不背著自己[苦刑柱,(《新世》)]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因此,一個真正的門徒必須甘願像耶穌一般忍受別人的譏誚辱罵,甚至必要時要在上帝的敵人手中殺身成仁,正如耶穌後來所為一般。

因此,跟隨耶穌的群眾必須對成為基督門徒一事三思而行。耶穌設了一個比喻去強調這件事,他說:『你們那一個要蓋一座樓,不先坐下算計花費,能蓋成不能呢?恐怕安了地基,不能成功,看見的人都笑話他,說:「這個人開了工,卻不能完工。」』

耶穌由此對跟隨他的群眾說明,在成為他的門徒之前,必須肯定是否能夠履行自己應負的責任,正如一個打算建造一座樓的人,在動工之前必須先肯定自己有足夠的資源能夠將工程完成。耶穌繼續設另一個比喻說:

『或是一個王出去和別的王打仗,豈不先坐下酌量,能用一萬兵去敵那領二萬兵來攻打他的嗎?若是不能,就趁敵人還遠的時候,派使者去求和息的條款。』

然後耶穌強調比喻的重點說:『這樣,你們無論什麼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門徒。』不錯,這便是跟隨耶穌的群眾,以及所有效法基督的人必須甘願做的事。他們若想成為他的門徒,就必須隨時準備犧牲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東西——他們的財產,包括生命在內。你願意如此行嗎?

『鹽本是好的,』耶穌接著說。他在登山寶訓中曾論及他的門徒是「世上的鹽」,意即他們對人具有一種防腐的影響,正如實際的鹽是一種防腐劑一般。但『鹽若失了味,可用什麼叫它再鹹呢?或用在田裡,或堆在糞裡,都不合適,』耶穌最後說,『只好丟在外面。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因此,耶穌表明甚至成為他的門徒已有相當年日的人也要留意避免軟弱下來,在履行他們的決定方面半途而廢,否則他們便會變成一無是處,成為這世界譏笑的對象,並且在上帝面前是不合適的,事實上,甚至會為他帶來羞辱;最後,他們會彷彿失去鹹味而無用的鹽一般被拋到外面,不錯,他們會遭受毀滅。路加福音14:25-35;創世記29:30-33;馬太福音5:13。

◆ 人要「恨」自己的親屬及自己是什麼意思?

◆ 耶穌說了兩個什麼比喻?這些比喻具有什麼意義?

◆ 耶穌最後論及鹽的時候,他強調什麼?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