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華怎樣興旺他的工作
近幾十年來,耶和華見證人經歷十分卓越的增長。單在過去的十年,他們會眾的數目已由4萬2600群增加到6萬3000多群,散布在212個國家地區中。有鑑於此,有些人問道:見證人的工作在經濟上是怎樣維持下去的?守望台社很高興在這篇文章裡回答與此有關的問題。
耶和華見證人設有什一捐嗎?
沒有。在古代的以色列國,摩西律法規定有什一捐,目的是要藉此維持在聖殿裡工作的人(利未人和祭司)的生活。(民數記18:21,24-29)除了若干城邑之外,這些人並沒有承受土地作為支派的產業,故此,他們的確需要有這樣的特別安排去維持生活。此外,忠信的以色列人可以隨意作出捐獻去支助某些特別計劃,例如興建會幕和後來的聖殿等。——出埃及記25:1-8;歷代志上29:3-7。
可是,耶穌死去時,聖經說:「[他已]廢掉……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以弗所書2:15;歌羅西書2:13,14)換言之,在上帝眼中,律法已不再有約束力了,對猶太人和基督徒來說均無二致。因此,像律法的其他特色——例如在聖殿裡定期獻上祭物——一樣,什一捐已不再是信徒所需遵守的規定。
在基督徒當中,施予是出於愛心而非僅為了遵守律法。有一次,猶太地的基督徒有所匱乏,保羅遂籌集款項去賑濟他們。他說:「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上帝所喜愛的。」(哥林多後書9:7)耶和華見證人所採納的乃是這項基於聖經的自願捐獻安排。
你們有以籌款晚宴、募捐信封、勸捐和類似的方法籌集基金嗎?
絕沒有。真正的基督徒無需受人強迫,也無需有人用獎品加以賄賂才會捐獻。許多宗教團體以賓果遊戲、義賣、抽獎、嘉年華會、出租教堂座位或傳遞勸捐盤等方法去募集捐款。這種情形表明此等團體並未給予屬下教友所需的靈糧,因此上帝的靈並沒有感動他們的信徒作出自願的捐獻。採納過時的什一捐的教會團體亦然。——馬太福音10:8。
你們興建許多新的王國聚會所和分社辦事處,在紐約布洛克林和帕特森的總社亦大事擴充。這些建築工程的費用是怎樣籌措的?
耶和華將聖靈傾澆在他的見證人身上,使他們「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捨,樂意供給人,為自己積成美好的根基,預備將來,叫他們持定那真正的生命」。(提摩太前書6:18,19)在聖靈推動之下,耶和華見證人甘願在每一方面全力支持王國的工作。
例如,1989年在普世212個國家地區裡的378萬7188個見證人總共花了8億3542萬6538個小時教導別人認識上帝的話語。此外,他們也與感興趣的人士主持了341萬9745個經常的家庭聖經研究。這件工作上的開支全由個別的參與者自行負擔。這種發自愛心的勤勞贏得了耶和華的獎賞,因為該年受浸者的數目達到26萬3855之多。
類似的施予精神也感動見證人和感興趣的人士出錢資助這件工作。除了幫助當地的會眾支付日常的開銷之外,他們也資助任何必要的工程,例如修整或擴建原有的王國聚會所或大會堂,或興建新的聚會處所。由於增長迅速,每年都有很多王國聚會所需要興建,有些甚至耗費數十萬元之巨。這些費用都是由本地見證人的自願捐獻和義務工作去支付的。
此外,在許多地方,分社辦事處的印刷和辦公室設備以及宿舍大樓都需要擴充——或者另外興建——才能容納由於組織不斷擴展而數目日增的工作人員和設備。這也由自願捐獻和義務工作去維持。紐約布洛克林和帕特森的興建和重修工程便以這種方式進行。在可能範圍內,本地的見證人會為建築工程籌措經費。在有些事例上,守望台社會作出安排,使分社在經濟上及在技術人員方面從其他地區獲得所需的協助。這樣,在社方督導之下,大家在供求方面得以「均等」。——哥林多後書8:14,《新譯》。
你們為何不像許多宗教團體一樣開辦醫院或診所,從事救濟工作和其他社會服務?
在有戰爭和天災發生之後,耶和華見證人會盡可能迅速援助受害者。事實上,他們時常最早抵達災區,提供食物和衣服給災民,並且自願幫助別人重建家園。然而,耶和華見證人並沒有開辦醫院或診所,猶之乎他們沒有從事消防或維持治安的工作,雖然這些工作也是維持生命所必需的。
他們已經獻身成為好消息的宣揚者,他們的職責是要在末日臨到以先,在普世各地傳講和教導人認識上帝王國的好消息。(馬太福音24:14)正如耶穌曾說,要收的莊稼多,做工的人少。因此,他們若忽略了這件至為重要的工作,轉而從事其他活動——不論這些活動多麼可嘉——他們便難辭其咎了。——馬太福音9:37,38。
有些耶和華見證人是醫生、護士和醫院的護理人員。但他們卻將這樣的工作看作次要,基督徒的服事職務才是他們首要的天職。
守望台社有任何辦事人員或成員從巨量的印刷工作獲利嗎?
絕沒有!在法律上,守望台社是一個非牟利的團體,其中沒有股東,沒有股息,工作人員甚至連薪金也沒有。總社裡的每一位服事者,包括社長和董事在內,都在法律上發了甘貧願。他們享有膳宿的供應和必需的醫療護理,並且獲得小額津貼作為零用。見證人若因公外出,旅費通常由社方支付。
此外,在世界各地,我們的服事者為人主持婚禮、浸禮或葬禮,但從不為此收取費用。我們所舉行的公眾演講和大會都不收入場費,也不設勸捐。
既然你們從不傳遞勸捐盤,各地的會眾怎樣獲得捐款應付開銷呢?
王國聚會所裡設有捐款箱,個別的人若喜歡便可以作出自願的捐獻。(列王紀下12:9)所有捐款,不論多寡,都受到賞識。(馬可福音12:42-44)每月一次,負責照料帳目的人向會眾宣讀一項簡短的報告,列明該月所得捐款和支出的總額,以及會眾捐給守望台社用以支持普世傳道工作和其他工程的款項。
個別的人了解這項安排之後,他們可以各隨己意,「按著自己的收入」作自願的捐獻。(哥林多前書16:2,《新譯》)在普世各地6萬多群會眾中,情形都是一樣。
在五旬節,早期的基督徒凡物公用。耶和華見證人也是如此嗎?
公元33年的五旬節之後有一項緊急情況發生。當時有許多來自遠方的猶太人新近歸信基督教,他們決定留在耶路撒冷以求獲得進一步的屬靈啟迪。他們需要臨時的住所和食物供應。是故,在這段時期中,當地的見證人甘願將自己的財產變賣,把所得的款項交出來公用,以求能夠共聚一段較長的時間。(使徒行傳2:1,38-47;4:32-37)沒有人被迫售賣自己的產業或作出捐獻。(使徒行傳5:1-4)有些人認為基督徒這樣凡物公用乃是共產主義,事實並不然。這只是暫時的安排而已。基督徒各自歸家之後,這樣的安排便終止了。
你們主張物質捐獻是為人贖罪的方法嗎?
絕不然。聖經說:「知道你們得贖,脫去你們祖宗所傳流虛妄的行為,不是憑著能壞的金銀等物,乃是憑著基督的寶血,如同無瑕疵、無玷污的羔羊之血。」——彼得前書1:18,19。
耶和華見證人相信得救是藉賴耶穌所獻的贖價祭物。他們慷慨捐輸,但並不期望憑此得救。然而,他們知道傳揚上帝那公義新世界的好消息要花費不少的金錢。(彼得後書3:13)他們覺得能夠捐獻支持這件工作乃是上帝所賜的特權。
大衛王曾捐出巨量財物供兒子所羅門建造聖殿之用,他禱告說:「耶和華啊,尊大、能力、榮耀、強勝、威嚴都是你的;凡天上地下的都是你的;……我算什麼,我的民算什麼,竟能如此樂意奉獻?因為萬物都從你而來,我們把從你而得的獻給你。」——歷代志上29:11,14。
今日,耶和華見證人和其他愛好公義的人都與大衛有同感。他們很高興享有捐獻的特權,慷慨捐輸以支持讚美耶和華的工作。他們意識到,他們所捐的一切其實都是來自耶和華的。他祝福這樣的精神,同時藉此興旺他的工作。
[第23頁的附欄]
資助王國工作的若干方法
□ 捐贈:自願的捐款可以直接寄交紐約布洛克林哥倫比亞山道25號賓雪法尼亞州守望台聖經書社,或寄給當地的分社辦事處(香港:九龍塘根德道4號;台灣省:台北市10613雲和街107號)。各種財物,諸如物業、珠寶或其他貴重物品等,也可以作為捐獻。這樣的捐獻應附有一封聲明書,清楚表明該項捐獻是無條件的。
□ 有條件的捐款:金錢可交給守望台社作有條件的託管,在個人有需要時,捐款可以交還捐者。
□ 保險:捐者可指定守望台社作人壽保險或退休金的受益人。任何這方面的安排均應知會社方。
□ 信託:銀行存款可以託付 給社方。若是如此,請通知社方。股票、債券和財產也可以撥作捐獻,規定捐者在生時可以繼續自其受益。這個方法既可免除檢定遺囑的費用和不肯定性,又可確保社方在當事人身故之後獲得所捐的財產。
□ 遺囑:當事人可以藉著合法的遺囑把財產或金錢遺贈給守望台社。遺囑的副本應寄交社方。
若要獲得有關這些事情的更多資料和提議,請去函紐約布洛克林哥倫比亞山道25號賓雪法尼亞州守望台聖經書社的司庫辦公室(Treasurer’s Office,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25 Columbia Heights, Brooklyn, New York 11201),或當地的分社辦事處(香港:九龍塘根德道4號;台灣省:台北市10613雲和街107號)。
[第24頁的圖片]
在紐約州帕特森興建中的耶和華見證人聖經教育中心一景
[第25頁的圖片]
耶和華藉著他子民所作的自願捐獻大大興旺他們的建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