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97 9/1 30-31頁
  • 父親樂意饒恕人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父親樂意饒恕人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7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失而復得
  • 我們學得的教訓
  • 浪子回家了
    耶穌——道路、真理、生命
  • 浪子的故事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一位仁慈的父親的寬恕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4年
  • 浪子回頭的時候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9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7年
《守》97 9/1 30-31頁

他們執行耶和華的旨意

父親樂意饒恕人

有人說,這個短篇故事是有史以來寫得最好的;這個評價實在有充分理由。耶穌在故事裡描述一個父親對敗子的愛。這個比喻彷彿一扇窗戶,我們從中窺見上帝憐恤悔改罪人的感人情景。

失而復得

一個人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對他說:『我現在就想得到將要繼承的財產,不想等到你去世後。』做父親的應允了,很可能把家產的三分之一給了小兒子,就是小兒子應得的一份。(申命記21:17)小兒子急忙收聚了財產,離家到遠方去,過著放蕩不羈的生活,結果把一切錢財散個精光。——路加福音15:11-13。

後來當地發生嚴重饑荒。小兒子山窮水盡,不得不接受放豬的賤業——這種職業是猶太人深以為恥的。(利未記11:7,8)由於糧食奇缺,小兒子巴不得拿豬吃的角豆莢來充飢!最後,小兒子醒悟過來;他想:『我父親的雇工,比我吃的還要好!我要回家,向父親認罪,請他把我當做一個雇工。』a——路加福音15:14-19。

小兒子長途跋涉,返抵家園。他的外表無疑已有很大改變。雖然這樣,小兒子「離家還遠」,他父親卻已認出他來。做父親的動了憐憫的心,急忙跑到小兒子那裡,擁抱小兒子,「溫柔地吻他」。——路加福音15:20。

這種熱烈歡迎令小兒子較容易傾吐心事。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我再也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做一個雇工吧。」做父親的卻把奴隸召來,吩咐他們說:「快!把最好的袍子拿出來給他穿上,把指環戴在他手上,把涼鞋穿在他腳上。把那頭肥壯的公牛犢牽來宰掉,我們可以快快樂樂吃一頓,因為我這個兒子死去又復生了,失去又找著了。」——路加福音15:21-24。

他們大排筵席,又歌又舞。大兒子從田裡回來,聽見作樂的聲音。後來,他得知舉家歡騰是因為弟弟回來了,就勃然大怒。大兒子向父親抱怨說:「這麼多年來,我一直給你做奴隸,從來沒有違犯過你什麼誡命,你卻從來沒有給過我一隻山羊羔,讓我跟朋友一起快樂。可是你這個兒子,……吃掉了你的生活資財;他一來,你就為他[大排筵席]。」做父親的就溫柔地對他說,「孩子,你時刻跟我在一起,我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的;但我們實在不得不 歡喜快樂,因為你這個弟兄死去又得生了,失去又找著了。」——路加福音15:25-32。

我們學得的教訓

耶穌比喻裡的父親代表慈悲為懷的耶和華上帝。有些人像小兒子一樣,有一段時期離開了上帝安穩的家,後來卻敗子回頭。耶和華對這樣的人有什麼看法呢?人只要衷心悔改,歸回耶和華,就可以放心,因為「他不長久責備,也不永遠懷怒」。(詩篇103:9)在比喻裡,做父親的跑去 迎接兒子。同樣,耶和華不但願意,同時也渴望寬恕衷心悔改的罪人。耶和華「樂意饒恕人」,「廣行赦免」。——詩篇86:5;以賽亞書55:7;撒迦利亞書1:3。

在耶穌的比喻裡,做父親的對敗子的摯愛,令小兒子較容易鼓起勇氣回家。可是請想想:做父親的如果曾跟兒子脫離關係,或在一怒之下公言永不許兒子回家,那又怎麼樣呢?這樣的態度就很可能永遠中斷父子之間的聯繫往來了。——哥林多後書2:6,7。

所以,在一種意義上,小兒子離開父親的時候,做父親的已經為敗子的回頭鋪了路。今天,基督徒長老有時必須把不肯悔改的罪人從會眾開除。(哥林多前書5:11,13)即使長老把犯過的人開除,他們卻可以同時著手為犯過者的回頭鋪路,仁愛地向對方指出,將來他如果想重返組織,可以採取什麼步驟。不少靈性上的敗子後來記起長老的真摯勸勉,受到感動幡然悔悟,結果能夠返回上帝的家。——提摩太後書4:2。

比喻裡的小兒子回家的時候,做父親的深表憐憫。他很快就看出小兒子已經衷心悔改。做父親的並沒有硬要小兒子詳述所做過的錯事;相反,他著手大排筵席,歡迎小兒子回來。基督徒應該效法這個榜樣。每逢有敗子回頭、失而復得,他們就應該歡喜快樂。——路加福音15:10。

比喻裡父親的所作所為清楚顯示,他一直期待敗子有一天回頭。這個比喻其實影射耶和華,他也切望見到所有離開他家的敗子幡然悔悟,重投他的懷抱。耶和華「不願有一個人被毀滅,只願人人最終都悔改」。(彼得後書3:9)改過自新的人可以深信,他們一定會獲得祝福,得見『安舒的時節從耶和華面前來到』。——使徒行傳3:19。

[腳注]

a 奴隸被人看做家裡的成員,雇工卻是按日受雇的勞工,是可以隨時解雇的。小兒子立定主意,即使是父親家裡最低微的職位,他也願意接受。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