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27
即席陳述
也許你準備演講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你的演講內容充實,合乎邏輯,而且講得很流利。但是,如果聽眾心不在焉,難以集中精神,只是東聽一句、西聽一句,你的演講又有多大效力呢?如果聽眾很難專心聆聽演講,你又怎能打動他們的心呢?
聽眾難以專心,可能涉及幾個原因,但最常見的,就是講者沒有掌握即席陳述的技巧。換句話說,講者看稿太多,或者說話就像念稿那樣生硬。這些問題其實跟準備演講的方式有關。
要是你先把演講一字一句全寫出來,然後才壓縮成一個大綱,發表的時候就不容易即席陳述,因為你所說的一字一句其實都早有腹稿了。就算你拿著大綱講,心裡還是老記著原稿的詞句。話一寫下來,成了書面語,說出來就會像念稿一樣,句子結構也比日常談話複雜。你講出來的話就不免給人生硬的感覺。
與其把講詞一字不漏地寫出來,不如採取以下三個步驟:(1)選一個主題,然後選定發揮這個主題的主要論點。演講短,也許兩個主要論點已經夠了;演講長,就可以有四五個主要論點。(2)選擇用哪些重點經文發揮每個主要論點,並考慮提出什麼比喻和論據。(3)想想演講的引言該怎麼說。不妨把開頭的一兩句話寫下來。另外,要計劃結語怎樣說。
預先練習演講是必不可少的。可是,不要記誦演講的每一句話。練習即席陳述的演講時,不要太著重所用的詞句,卻要著重論點的內容。要複習論點的內容,直到了然於心,論點和論點之間銜接得天衣無縫。如果演講結構合乎邏輯、順理成章,就不難把論點的次序謹記在心。到發表演講的時候,論點自然能隨口說出來。
大有好處 即席陳述有一個重大好處,就是語氣更平易近人。一般人都喜歡聽這樣的演講。另外,你的演講也會更加生動,於是聽眾的興趣更大。
這種演講方式最能讓你和聽眾保持目光接觸,改善傳情達意的效能。由於你不必句句看稿,聽眾就更加感覺到你對論題瞭如指掌,更加看出你衷心相信自己所說的話。這種演講,語氣懇切,好像日常談話,更能感動人心。
即席陳述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彈性很大。演講不是字字寫定、無從修改的。例如,假設你在發表演講當日的較早時候,聽見一則重大新聞跟你的講題直接有關。在演講裡提到這件事不是再適合不過嗎?又例如你正在演講的時候,注意到聽眾當中有很多學齡兒童。換換比喻,改改實例,叫這些小朋友更加看出演講的切身價值,對他們有多大好處!
即席陳述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讓講者和聽眾產生互勵作用。聽眾產生共鳴,有積極的反應,你自己就會講得更起勁,把某些論點發揮得更充分,或留意複述某些要點,使要點更加突出。你看見聽眾的興趣開始減弱,就能及時補救,以免台上你說你的,台下的聽眾卻心不在焉。
常見毛病 即席陳述也容易犯上一些毛病。其中一種毛病就是容易超出時限。如果演講中臨時加插太多枝節,就很難掌握時間了。一個預防辦法是在大綱上注明各部分的時限,然後嚴格遵守。
另一個毛病是有經驗的講者特別容易犯的,就是過度自信。有的講者習慣了發表演講,所以不難臨時想出幾個論點,輕易用盡時間。可是,我們應該謙卑,明白到自己發表的演講只是偉大導師耶和華施教安排的一部分。你抱著這樣的想法,就會虔虔誠誠、一絲不苟地為每一個演講做好充分的準備。——以賽亞書30:20;羅馬書12:6-8。
有些講者經驗不多,不習慣即席陳述,因此擔心突然忘了要說什麼。你不應該過度憂慮,不敢採用這個改善演講效力的好方法。你只要充分準備好,仰望耶和華用聖靈幫助你,就能成功。——約翰福音14:26。
有些講者不敢即席陳述,是因為過度擔心用詞不當。這種演講當然不及有指定講稿的演講那麼字斟句酌。可是,語氣用詞像日常談話更有吸引力,能補償遣詞造句上的瑕疵而有餘。說理敘事,如果詞語淺顯易懂,句子簡單利落,最能叫聽眾聽入心坎裡。只要你準備充足,詞句就會隨口而出,貼切自然;這不是因為你熟記講詞,而是因為你對論點了然於心。此外,如果你日常談話多注意簡練精確,在講台上自然駕輕就熟了。
詳略得宜 編寫大綱,要多嘗試、多練習,久而久之,你就會懂得怎樣刪繁就簡,每個論點只寫上寥寥數語。至於你打算讀出的經文,只記下卷章節就行了。整個大綱用不上一張卡片或一頁紙,一目了然。傳道的時候,通常可以把簡單的大綱記在心上。你做續訪工作,要是預先搜集了一些參考資料,可以用一張紙寫下簡短的筆記,夾在聖經裡,或乾脆採用《聖經討論話題》的大綱,或利用《根據聖經而推理》作為討論的綱要。
不過,如果你在幾個星期之內要負責幾個聚會的節目,甚至要發表公眾演講,就可能要把大綱寫得詳盡一點,好讓你在每一個節目之前 能在心裡重溫演講的材料。話說回來,如果你發表演講的時候頻頻看稿,幾乎句句都看一看,就喪失了即席陳述的好處了。要是不得不用比較詳盡的稿子,就不妨用畫線、著色等方法,讓經文章節和主要字眼可以一覽無遺,效果跟大綱一樣。
有經驗的講者發表演講,大部分時間都應該即席陳述,可是,有時候也可以兼容記誦和宣讀。比如說,講引言和結語時,一方面不可不望著聽眾,一方面要說幾句字斟句酌、精闢有力的話。這時候,熟記幾句講詞收效很大。又比如在演講中要羅列事實、引用數據、摘錄評論、朗讀經文,就不妨照稿宣讀,這樣效果更好。
回答質詢 有時候,我們要即席向人解釋信仰,沒有機會預先準備。例如,我們傳道的時候,有人提出異議;上班、上學、跟親戚相聚的時候,也可能出現類似的情況;或者政府官員要求我們解釋我們的信仰和活動。聖經的指引是:「隨時做好準備。這樣,無論誰要你們解釋心裡的希望有什麼根據,你們都可以在他面前辯白,只是要態度溫和,深深尊重他。」——彼得前書3:15。
請注意彼得和約翰怎樣回應猶太公議會的質詢。他們的話記載在使徒行傳4:19,20。他們只說了兩句話,就把自己的立場交代得一清二楚!他們的論點非常適合聽眾,因為他們的話表示,使徒面對的抉擇同時也是法庭要面對的抉擇。後來,司提反被人誣告,被傳召到同一個法庭。請讀讀使徒行傳7:2-53,看看他怎樣即席答辯。他怎樣編排講話內容呢?他按著歷史先後次序鋪陳事實。到了適當關頭,他就有力地指出以色列人的反叛精神。最後,他指出公議會處死上帝的兒子,正好表現了同一種反叛精神。
如果有人請你即席講解信仰,你可以怎樣回答得頭頭是道呢?你應該學學尼希米。亞達薛西王問了他一句話,尼希米回應之前首先默禱。(尼希米記2:4)接下來,你可以在心裡匆匆擬定一個大綱。即席構思大綱涉及幾個步驟:(1)先選一兩個必要的論點(引用《根據聖經而推理》中的論點也行)。(2)決定用哪些經節作為論點的佐證。(3)想想開頭一兩句話該怎樣說得特別得體,使提出質詢的人樂意聆聽。然後可以馬上開口了。
要是形勢逼人,你還能記得這些要訣嗎?耶穌告訴他的門徒說:「你們不要憂慮怎樣說或說什麼。你們該說的話,到時自然會賜給你們,因為說話的其實不是你們,而是你們父親的靈藉著你們說話。」(馬太福音10:19,20)這不是說你會像1世紀的基督徒一樣,神奇地「得了智慧的言語」。(哥林多前書12:8)不過,耶和華在基督徒會眾當中,為他的僕人提供了一套教育計劃。只要你經常領受教益,到了要緊關頭,聖靈就會使你想起當說的話來。——以賽亞書50:4。
毫無疑問,講者如果即席陳述,演講的效力就會很大。如果你要在會眾發表演講,你做準備的時候,就應該多練習、多嘗試這種演講方式。這樣,到你必須未經準備、即時回應質詢的時候,自然能駕輕就熟,因為即時構思大綱的技巧跟事前構思大綱的技巧大同小異。不要畏縮不敢嘗試。你學習即席陳述,傳起道來就會更加有效,在會眾發表演講也更能使聽眾全神貫注,更能打動他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