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70 7/8 23-26页
  • 谁是罪犯?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谁是罪犯?
  • 警醒!1970
  • 小标题
  • 一个“伪善的时代”
  • 运动场上的欺骗
  • 广告世界
  • 大公司的罪行
  • 政府官员
  • 与这个世界算账
警醒!1970
《警》70 7/8 23-26页

谁是罪犯?

今日的犯罪行为根深蒂固到什么程度?公平会有彻底实现的希望吗?

一个男子闯进商店,露出枪械劫掠收银员。前年仅美国一地便被人以这种方法劫去了53,000,000美元之多。但是在同一年,美国各大公司却估计有4,000,000,000美元的货品——比上述多七十倍——被自己的员工偷去!

每年都有持械的劫匪向银行劫去数以百万计的金钱。可是不需怀械的人却盗得更多。银行职员所偷盗的数目竟比劫去的几乎多一倍!

在世界各地,伪装顾客的盗贼每年从商店偷去亿万元的商品。可是伦敦《每日快报》却说:“职工所偷盗的商品两倍于顾客。”费城《星期日公报》证实此点说:“许多时职业匪徒只屈居次位。伪装顾客的盗贼所偷取的货物仅及店员私自带回家中的一半而已。”

一个“伪善的时代”

《星期日公报》补充说:“大多数的罪行都是这种人所犯的,他们穿着整齐,每日上班工作,在公司餐厅或市上的餐馆中午膳,并且叹息国家法律和秩序的崩溃。”该报将我们的日子称为一个“双重思想的伪善时代。”

不错,事实表明那些抗议罪行增加的人本身从雇主所盗取的金钱和商品比“职业性”的罪犯更多。这些偷窃的员工是否因为他们不怀武器就使他们的偷窃罪行较不严重呢?

世上各种各式的的偷窃正急剧增加。例如《每日快报》论及偷窃货物一事说:“偷盗之风增加得这样快,以致我们不得不联合起来去应付这个难题。十年前这种威胁差不多并不存在。甚至在两年前,盗案亦仅及现在的几分之一而已。”可是,大部份的偷盗都是外表肃然的雇员所为,他们所盗的竟比偷货贼多两倍!

自然,雇员当中有许多是真正的诚实君子,但这种人已愈来愈少了。研究此项问题的人士发现有很大部份的普通市民亦时常从事不诚实的行为。据《加拿大周刊》报导多伦多市坪加顿侦探事务所的经理评论说: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以一般而论,每三个职员中便有一个在基本上是不诚实的——这便是说,他会想办法偷盗;每三个雇员中有[另外]一个则有机可乘便会不诚实。”

运动场上的欺骗

道德标准在普世各地急遽下降的趋势从任何方面都可以见到。例如以运动而论,作弊及以不忠实的手段占别人便宜已成为千百万周末运动员的“生活方式。”

“有些人如中疯魔。他们不择手段只求取胜,”密芝根一间运动俱乐部的主持人格里·亮斯顿说。巴黎的一位内科医生则承认:“在周末玩哥尔夫球时作弊一下使我大感舒畅。”美国瓦司堡的宣传员谢利·台德揭秘说:“我曾和几位有地位的会计师玩哥尔夫球,他们似乎总是无法记他们究竟打了多少下才使球落入洞中。”

“作弊——这便是赛车游戏的名字,”三藩市一间赛车俱乐部的经理威林·麦金米声称。《新闻周刊》解释说:

“大部份业余赛车的规则都是为了保持机器的划一及强调驾驶技术而制定的,可是在典型的赛车中却可能分成三个不同的班次——‘作弊能手’居首,稍为作弊者居次,遵守规则的居末。”

为了满足某些猎人的自大狂,法国的一些私家射鸟场将雀鸟喂饱到无法高飞的程度,然后将鸟放在对正猎者的鸟枪火线之处。在意大利,有二百万猎人追逐仅余的少量猎物。许多空手而回的猎人都在归家途中向商店购买有皮有毛的野雉和兔子。他们出示这些“猎物”作为“狩猎”成功的证据。

这些运动员有“犯罪”吗?他们也许认为作弊乃是运动的一部份。可是你在与他们交易时会信任他们吗?他们的儿女会知道和尊重善恶的分别吗?显而易见地,今日许多在成长中的儿童都不知是非善恶的分别。《每日快报》论及年青的偷货贼说:“‘我们捉到许多学童,他们只把偷盗视为游戏,’一间大商店的守卫队长说。‘他们并不觉得这是一种耻辱,若被捉住只是不够运气而已。’”

广告世界

社会的好坏时常由它的商业告白透露出来。一位现已退休而曾经从业三十年的广告公司主管人相信一般广告都是根据“无伤大雅的谎言”而作的。他说:“有利可图的谎言均被人视为无伤大雅。”在《无伤大雅的谎言》一书中,作者柏加指责宣传家和广告公司所考虑的主要问题仅是:“在能够逃避法律惩罚的范围内,我们可以大胆到什么程度?”

且以一种剃须膏的电视广告为例。它在演出时将宣传的剃须膏涂在“沙纸”上,然后用须刨一括便干净了。可是美国最高法院将该项表演判为“商业上的欺骗行为。”何以故呢?因为这张“沙纸”其实是光滑的树脂玻璃。若将真正沙纸浸在该种剃须膏内则要经过八十分钟之久才可以括下一小幅沙粒!

有些人认为“仅少数的欺骗广告玷污了大多数的良好宣传。”可是,美国广播协会的纽约主持人却同意柏加的见解而认为情形正相反,他说:“事实上有太多宣传家作过度的渲染而从未受到制裁。”

欺骗的广告“犯罪”到什么程度呢?从法律说来,仅有几个以身试法者受到公开的责难而被迫停止。可是这些不忠实的手段岂不是一个道德低落的社会的另一征象吗?

大公司的罪行

有人曾对美国七十间大公司在过去四十年的违法行动作了一项研究。其中每一间都犯过一次或多次法例,而且被定罪一次至五十次之多。平均每间公司被定罪十三次。集体而论他们一共被控触犯商业约束条例307次;侵害别人权益222次;破坏国家劳工法案158次;作虚伪宣传97次;其他犯法事件196次。

有些地方订下“积犯”法例,第三,四次犯罪时便会被判重刑。例如这条法例应用这些公司之上,这批公司便有百分之九十被视为积犯了!

对美国全国性的银行所作的一项调查透露在四个月中有百分之七十五破坏了国家银行法例。大部分银行违例的基因何在呢?部份行员的不忠实,而且通常是高级职员。

保险业的欺骗也非常惊人,保险公司和投保者莫不皆然。为了取得保险金,人们不惜谋杀、纵火烧屋、毁车、假装有病或受伤等。可是,《犯罪学原则》一书却说:“保险公司很少检举欺骗,因为它们自己的手脚亦很少干净……通常它以最低的代价获得解决了事……为保险公司工作的律师和医生均时常颠倒是非。”

政府官员

同一本刊物也指责说,“在若干城市中,完全忠实的商业贸易可说是绝无仅有。”政府官员在购买供应品,订立合约,执行法例及制订法律方面均接受贿赂。

国家元首所立的榜样又如何呢?在希特勒的全盛时期德国人呼喊说:“发出命令吧!我们一定跟从你!”二十年之后,国际美联社所作的一项调查在1965年五月五日透露:“他们[德国人]现已看出,说得好一点他是个天才疯子,说得坏一点则他是个冷血的刽子手;他想使一切人都与他一样。”今日希特勒的党徒和死亡营的刽子手仍被缉拿和控以违反人道之罪。可是,我们时常听见人说,假如轴心国在大战中获胜,他们无疑会检控对方官员的“罪行”。

纳粹德国并不是国家犯罪的唯一例证。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滥杀了千百万无辜的男女老幼,这种事实在不胜枚举。一个人若谋杀别人便会受法律制裁。但是一国残杀数以百万计的人,其中有许多甚至不是军人而是毫无抵抗力的妇孺,那又如何呢?

闯入别人家里偷窃别人的财物被视为犯罪。一间公司窃取别间公司的专利权或制作方法也会受检控。这些都被视为犯罪的行为。可是,差不多每个国家都派遣间谍进入别国的领土探测对方的秘密。何以个人或公司这样行是犯罪,国家这样行却不算犯罪呢?

1960年美国一架U-2型的飞机在俄国失踪,美国官方宣布那仅是一架气象飞机迷失了路而已。然而俄国却宣布这架飞机是在俄国境内被击落的,机师已被俘获。机师承认这是一架间谍飞机。它不仅非法侵入别国,而且政府官员向举世说谎也被人识穿。

在法庭说谎称为伪证而是一种应受处分的罪行。可是在1963年十二月六日,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史维斯特却在记者招待会中宣称政府有权“说谎自保”。为什么个人在法庭说谎可以被控,政府却不然呢?

因此,一个市民若擅入别人的屋宇、偷盗、说谎、和杀人,他就被视为罪犯而受处分。那末,整个国家以大规模这样行又如何呢?

不错,“职业”罪犯所犯的“有组织的”罪行、谋杀、强奸、走私、盗劫等都正急遽增加。报章经常对这些事有所评论。可是许多人却不察觉,领袖们和一般民众的犯罪行为和不法思想亦同样急遽地增加。

与这个世界算账

这个罪恶横行的世界永不会受到公平的制裁吗?犯罪的个人和国家可以永远将真理、诚实、节操、廉耻和道德踏在脚下吗?

绝不然。上帝的道圣经警告说:“我们各人必要将自己的事在上帝面前说明。”(罗马书14:12)上帝的道并且宣布:

“耶和华与这地的居民争辩[算账,《新世》],因这地上无诚实,无良善,无人认识上帝,但起假誓,不践前言,杀害,偷盗,奸淫,行强暴,杀人流血,接连不断。”——何西阿书4:1,2。

正如全能的上帝对古代叛逆的以色列人终于执行判决,他也会同样地对现今这个事物制度执行判决。当上帝将全地的居民绳之于法时,嘲笑诚实和道德的人便要付出代价了。只有那些趁现在就拨出时间去决定上帝眼中视为对的事是什么,并且真心竭力加以遵行的人才会获得有利的判决:“正直人必在世上居住,完全人必在地上存留;唯有恶人必然剪除。”——箴言2:21,22。

[第24页的图片]

在每三个雇员中——一个在基本上是不诚实的;一个有机可乘就会不诚实;一个是诚实的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