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72 4/8 18-20页
  • 清明节与祖先崇拜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清明节与祖先崇拜
  • 警醒!1972
  • 小标题
  • 纪念的仪式
  • 习俗的根据
  • 死者真相
  • 表现孝心的更好方法
警醒!1972
《警》72 4/8 18-20页

清明节与祖先崇拜

《儆醒!》杂志驻香港通讯员报导

中国人是个十分注重孝道的民族。俗话说:“百行孝为先。”父母生前儿女要晨昏定省、承欢膝下,父母死后则要供奉神主牌,献上香烛祭品以表示对父母的恩德念念不忘。有鉴于此,清明之成为一年中的一个重要节日自是很易了解的事。每年春季,到清明时节便有盈千累万的人拥往各处坟场扫墓。在香港每年清明节(四月五日或四日,通常在立春之后一百日)火车站照例人山人海,大排长龙,居民扶老携幼,带备香烛祭品前往郊外祖坟扫墓。这个节日究竟有些什么习俗呢?这些习俗含有什么意义?你若是个自谓相信上帝和圣经的基督徒,你应该对这件事怀有什么看法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考虑的问题。

纪念的仪式

当然,纪念清明的主要节目是扫墓。这种习俗流传已颇久。例如据一位明代作者透露,当时人们庆祝清明的方式比现今热闹得多。绍兴的有钱人家通常乘船前往扫墓,甚至雇了乐队沿途打锣击鼓作为出风头的机会。a至于抵达墓地之后做些什么事,各地的风俗自然稍有不同,但大致说来均包括祭祖和扫墓这两个主要节目。有些人在祭祖之前先祖后土神。这个神据云是卫护坟墓的,所以先向他祭祀一番以表谢意。b

祭完后土神之后正式的祭祖仪式才开始。比较守旧拘礼的人会将祭品陈列起来,由主祭的人读出祭文,然后一家大小挨次向坟墓跪拜,先男后女。拜完之后将金银纸锭和祭文烧去于是礼成。c有许多人在拜完之后更燃放爆竹作为礼成。可是在香港,自从政府禁止燃放爆竹后,仅有少数人敢作冒险尝试。在古代,请得起乐队的大户人家在专行祭礼时更有音乐伴奏。在抵达墓地、举行拜祭和焚化纸锭时,吹鼓手便吹打乐器。d当然,这种铺张在现代已无法再见了。今日一般人的祭祖仪式均简单得多,通常仅是对祖墓鞠几个躬或拜两拜便算了。

至于祭祖所用的祭品,这并没有严格规定而是丰俭由人,通常包括鸡、鸭、鱼、肉、蔬菜、水果、糕点等。祭完祖之后食物并非留下在墓前任由它们腐坏或让野犬虫蚁吃掉。反之扫墓的人会将食物带回家去大家分享。香港的华人永远坟场设有许多私家扫墓亭,乃是孝子贤孙筑来作分享祭品之用。

在有些地方,例如台湾,扫墓者必须带备糕点分发给守候在墓地附近的孩童。这些顽童成群结队向各坟的扫坟者索取糕点,若不遂其愿便常在事后故意弄污坟墓泄愤。e这与西方万灵节的一个陋习颇相似,在那天儿童也成群结队向各户人家索取糖果糕饼,若不允所请便以捣乱为要挟。

至于扫墓的习俗,这显然是以一项实际需要为根据的。祖先的墓坟经过一年的风吹、雨打和日晒之后自然会看来有点残旧。再者坟墓也可能被萋萋的野草所掩盖。所以儿孙将祖坟打扫清理一番,使其看来整洁光鲜一点,这亦未尝不是孝思的表现。

习俗的根据

但清明的习俗是否仅以孝思为根据呢?诚然,扫墓的目的之一是要纪念祖先。父母将生命传给儿女,并且花了一番心血将儿女教养成人。父母死后儿女时常追念父母的劬劳自然是最正当不过的事。但是从清明的大部分习俗看来,遵守这些习俗的人显然相信父母的魂魄仍在而能够感受到子孙的敬拜供奉。例如人们在祭祖时焚烧金银纸锭是希望这会化为阴府的金银供祖先使用,将祭品供在墓前是想祖先的魂魄前来享用,在坟前向墓碑下拜则是想祖先的阴魂知道儿孙对他们仍念念不忘,尊敬如旧。在台湾,若有家庭在去年讨了媳妇、添了丁或甚至有人考上大学,都要连续三年在清明到祖宗坟前祭拜,以感谢祖先之灵祝佑。f有些迷信风水的人更喜欢将家运的兴旺归功于祖坟的风水,因此对祖坟地点的选择十分慎重讲究。

诚然,对祖先的恩惠表示感激是好的。感恩之心乃是一种美德。但是焚烧的纸钱真的可以化为阴府的金银吗?祖先的魂魄真的可以享用儿孙供在墓前的祭品吗?家道的兴旺和事业的成功真的是由于死去的祖先祝佑所致吗?这些问题无疑值得我们严肃地考虑一下。

死者真相

关于死者的真正情况,究竟他们是否继续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或甚至拥有比生前更大的能力,人的见解仅是臆测而已,因为从没有人到过“阴府”而能够回来将其中的情形告诉我们。即使世上绝大多数的宗教均相信人死后仍然继续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若想对这问题获得一个真确的答案,最好的方法岂不是听听宇宙的造物主怎样说吗?他既然创造了人类,自然对人之何以会死和死后究竟如何知道得最清楚。事实上他在他感示人写下的圣经里给予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

首先,圣经很清楚指出人死后是完全没有知觉的。传道书9:5,6说:“活着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无所知。……他们的爱、他们的恨、他们的嫉妒,早已消灭了。”既然死者毫无知觉,他们又怎能享用子孙所献的祭品呢?既然死者的一切心智能力均已消失无遗,他们又怎能祝福保佑儿孙呢?所以圣经说得不错,在所谓的“阴间”里是毫无活动的,其中“没有工作,没有谋算,没有知识,也没有智慧。”(传道书9:10)事实上圣经根本不支持阴界或冥府的观念。圣经所说的“阴间”仅是坟墓的总称而已。所以事实的真相很简单,人死后便“归于尘土”而不复存在了。——创世记3:19。

表现孝心的更好方法

那末我们是否无需对父母或祖先表现孝心呢?当然不是。感恩之心是人人都应该有的,而没有人可以否认儿女从父母受到很大的恩惠。父母将儿女养育成人须要花多大的心血!所以圣经有很好理由吩咐儿女说:“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以弗所书6:1,2。

但是儿女应在什么时候“孝敬父母”呢?自然是当父母在生的时候。特别当儿女尚未成年而仍受父母照料之际,他们应该顺服敬爱父母以表示对父母的感激。但即使儿女已长大成人而成家立室,他们仍有义务对父母表现适当的尊重、敬爱和关怀。他们不应像今日许多年青人一般将父母视为落伍而瞧父母不起。这种藐视由他们对父母的跋扈无体、刚愎自用表露无遗。既然父母去世之后,便化为尘土而毫无所知了,趁父母生前以敬爱和顺服报答他们的恩惠岂不远胜过在他们死后献上一些他们无法享用的祭品或对他们作一些死者无法感受的敬奉吗?

值得考虑的另一点是,既然我们对肉身的父母尚且应该敬爱顺服,对我们伟大的天父又如何呢?我们岂不应该更加敬爱服从他吗?我们的父母将生命传给我们,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所需,将我们教养成人,这自然值得我们感激。但是我们的天父不但将生命赐给我们,并且供给我们维持生命所需的一切物品,包括空气、日光、雨露、食物等,我们岂不应该更感激敬爱他吗?不但如此,我们的天父甚至通过他爱子耶稣基督的牺牲作了安排使人类有希望摆脱死亡的奴役。他定意在不久的将来带来一个新的事物制度。届时人根本不会有扫墓的需要,因为不但坟墓里所有的死者都会复活过来,而且不会再有人因为与生俱来的罪性而衰老死亡。今日一个人若不认自己的父母,别人一定会觉得他忘恩负义而瞧他不起。但是今日世上有多少人承认有一位造物的主宰存在,并且渴望认识和敬拜他呢?一个人若连自己父母的名字也不知道就一定会被人耻笑。但是今日有多少人知道创造人类的伟大天父的名字呢?你知道吗?

一千九百多年前,在公元33年春季犹太历的一月十四日,上帝的爱子耶稣基督牺牲了他那完美的生命为人赎罪,借此使人有希望摆脱罪与死的捆绑。为了纪念这件意义重大的事,他吩咐所有信他的人在每年春季的犹太历一月十四日举行一个称为主的晚餐的纪念仪式。这个日子在时间上和中国人的清明节颇接近,有时甚至恰巧落在同一天。在这两个纪念仪式中你拣选那一个呢?拜祭死去的祖先并不会对他们有任何造益,对你自己也不会有任何好处。可是敬拜服从伟大的天父耶和华上帝及服从他的命令纪念他爱子的牺牲却会赢得他的喜悦,同时也为你自己带来一个永远幸福的前途。

[脚注]

参考

a (1)《岁时漫谈》,娄子匡着,第83页。

b (2)《岁时漫谈》,第83页。

c (3)《岁时漫谈》,第84页。

d (4)《岁时漫谈》,第85页。

e (5)《风土与生活》,施翠峰着,第68页。

f (6)《风土与生活》,第68页。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