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喜爱这些事!
被判有罪的犯人再度当选
性丑闻
被检控的官员再度当选
他们也许不肯承认。在受到询问时也许大加否认。但他们的行动却把他们的真面目揭露出来。
例如,请考虑一下不久之前的美国大选。劣迹昭彰的“水门”丑闻在选民脑中记忆犹新,你也许以为人们会期望当选的官员道德清白。但在“水门”事件之后不及4年,惊人的丑闻再度在美都华盛顿爆发。选民现在有理由选出一个清白的政府了!但他们有这样行吗?
狄克斯(Charles Diggs)曾经被判“29项邮政讹骗和盗用政府基金”的罪名,他以百分之80的选票再度当选进入国会!
佛鲁特(Daniel Flood),美国宾雪法尼亚州的议员,被检控收受60,000美元以上的贿赂,他以百分之54的选票再度当选。
李滋曼(Frederick Richmond)美国布洛克林的议员,承认送钱给一个16岁的男子要求与之发生性关系。尽管其他三位候选人提出反对,他也再度当选。
这类的人当选看来证实了一句老话‘世人所得的政府通常是他们所配得的。’人们虽然责难政府的贪污和叹息世风日下、道德堕落,他们却由于所拣选的领袖不当而助长罪恶。
他们喜爱这些事!
这样的道德弊病并非仅限于美国或二十世纪。你只需读读关于成吉思汗、希特拉和拿破仑的历史就会意识到人往往甘愿受人剥削。暴君要有人民支持才能继续统治。正如所罗门王曾说:“帝王荣耀在乎民多,君王衰败在乎民少。”(箴言14:28)不错,任何统治都需要支持——主动的和被动的——才能操有权力。
任命扫罗王的圣经记载充分表明人民怎样甘愿受制于人。以色列人在上帝指派的士师管理之下曾经享有相当的自由。(士师记21:25)但后来举国要求立王。士师撒母耳警告立王对全国意味到什么:劳役、剥削和纳税。但该国人民呼喊说:“我们定要一个王治理我们!”由此该国踏上了一条悲惨和灾祸的途径。——撒母耳记上8:19。
当然,今日并非所有人都支持诡诈的政客。有些人对他们的行为表示愤怒或甚至痛恨。可是,这些人却继续支持给予此种政客权力的制度。其他的人则在口头上赞扬现行的政治制度而予以被动的支持。
可是,圣经劝谕我们:“你们爱耶和华的,都当恨恶罪恶。”(诗篇97:10)那末,你对罪恶怀有什么看法呢?为了帮助我们察出自己在这方面的真正看法,我们且看看世人容忍恶事大行其道的另一处地方。
‘挖透你的钱包’
腐败并不是政治的私产。新闻媒介充斥着宗教腐败的报道。例如,关于同性恋的问题。圣经的立场十分清楚:“不要自欺,无论是……奸淫的、同性恋的……都不能承受上帝的国。”(哥林多前书6:9,10,《新译》)今日有些教士怎么说呢?
循道会主教威特利(Melvin E. Wheatley)赞成任命一位“自认是同性恋者的教士。”
窘困不安的梵蒂冈不得不采取行动使一个大胆发言的罗马天主教教士(他自认是同性恋者)“住口”,这位教士“据称赞成教士作同性恋的活动。”
UCC(United Church of Christ,基督联合教会)宣布打算任命一个女同性恋者作教士。报章的一篇文章说:“二十多位UCC牧师会在她跪下时围绕着她……他们按手在她头上,宣布她是耶稣基督手下的传教士。”
明目张胆地违反圣经标准?显然是的。可是人们并没有因此便纷纷脱离教会或要求改革。那末,你对这样的道德堕落有什么感想呢?
新闻同时也报道令教会难堪的经济丑闻:
“教皇银行爆出丑闻”这个标题出现于1982年7月26日的《时代》杂志中。“十亿美元的意大利银行骗案已侵进世界最受尊敬的机构之一——梵蒂冈——之中,”文章报道说。“直至现时为止,与该案有关的两个人已经死去。……丑闻的中心人物是大主教保禄·玛辛克斯(Paul C. Marcinkus)美国出生的梵蒂冈银行行长。”
基督新教的各教会又如何?据报他们在经济上发生困难。布道家罗拔士(Oral Roberts)依靠恐吓去填补教会的经济漏洞。他寄出一封“私人化”的信给超过1,000,000人,信的开头说:“一件可怕的事行将发生了,我必须亲自跟你谈谈。”在慨叹一番他的教会经济如何困难之后,他说:“上帝正打算通过你去施行奇迹。倘若你和我的其他特别同伴愿牺牲100美元作为种子,奇迹就可能发生了。”
可是,他的声称却很难与《丹佛邮报》所载一致。“多年来自称没有私人财产和入息极少”的罗拔士据报“拥有一间价值五十万至一百万美元的住宅,……拥有一个停止开采的金矿的股份,在过去5年间每年报告收入达70,000至178,000美元。”
电视布道家堪巴特(Rex Humbard)也以试图打动信徒的感情,寄出一封长达4页的募捐信。他说,“我相信上帝会降下百倍或甚至千倍的祝福给你。”当然,如果你寄钱给他的话。
《多伦多星报》的宗教编辑一针见血地概括说:“人若熟悉电视上宗教名人所发出的呼吁……很快就会获悉当布道家开始谈及‘内心深处’或‘我的深心’时,他正打算伸手挖进你钱包的更深之处。”
诚然,有些人对此感觉愤怒。但这类批评与宗教领袖们继续获得的大声支持比较只像低声叹息而已。宗教领袖的钱箱依然满溢,教堂依然坐满了人,信徒对领袖们有问题的行为只是一笑置之。
他们的徒众喜爱这些事。
我们的批评是否过于苛刻?我们真的能够说主动和被动的支持者喜爱宗教和政治上的种种败行吗?
甘愿作牺牲者
圣经告诉我们上帝曾预告所多玛和蛾摩拉两个罪恶滔天的城市所遭受的毁灭。经过亚伯拉罕求情之后,上帝答允只要在城里找到10个义人,他就不毁灭那城。(创世记18:32)但情况堕落到除了罗得一家之外,连一个爱好真理的人也找不到。
人们喜爱这些事。
后来,耶利米先知在世的日子也和我们这时代相似。当时道德低落的程度正如圣经所说一般:“你们当在耶路撒冷的街上跑来跑去……寻找,看看有一人行公义求诚实没有,若有,我就赦免这城。”——耶利米书5:1。
“这些人实在是贫穷的,”耶利米下结论说。他以为只有“贫穷”的人——未受过教育和无知的人——才会道德堕落。可是平民的丧德败行只是反映出政治和宗教领袖的堕落思想而已!(耶利米书5:4,6;可参看6:13,14;23:14。)性不道德、放荡不羁已成为以色列人的生活方式!“他们……成群的聚集在娼妓家里,”耶利米宣称。“他们像喂饱的马……各向他邻舍的妻发嘶声。”他们绝不想到这些行为的后果。——耶利米书5:7,8。
因此不足为奇地,腐败的以色列国容忍——甚至支持——腐败的领袖。“这些先知向你们说预言,你们不要听他的话,”耶利米警告说!(耶利米书23:16;参看5:26-28,31。)他们对这项警告有什么反应呢?群情汹涌?要求改革?很可悲地,耶利米承认说:“我的百姓也喜爱这些事。”——耶利米书5:31。
不错,当暴虐的统治者使他们个人遭受艰辛时,他们也许会发点牢骚。但以大体而论,他们并不希望见到真正的改革。他们甘愿作牺牲者。由于统治者的道德不正,所以才容许他们享受一点偏离正轨的事。
他们喜爱这些事。
你“喜爱这些事”吗?
同样地今日大多数人并非真正希望改变。少数人诚恳地推行改革,但只像“把新酒装在旧皮袋里,”只是在表面上稍作改变以期使这个制度留存较久。——马太福音9:17。
可是,我们希望你并不是这样。我们希望你在这个邪恶的事物制度中正“因城中所行可憎之事叹息哀哭。”(以西结书9:4)你对公义的爱慕并不是肤浅的外表虚饰。你希望真正改变——不是通过政治改革,而是只有上帝才能带来的那种彻底改变。倘若这是你的愿望,耶和华见证人很乐于帮助你获知上帝打算怎样消除地上的一切罪恶和建立一个廉洁公义的政府!——但以理书2:44;以赛亚书11:1-9。
可是,大多数人却无视这样的光荣前途。他们在伪善的哀叹中责难政治腐败,但却希望自己能逍遥法外。他们对于政客的丑闻大感震惊,但却如饥似渴地吸取电视节目和电影中诲淫诲盗的情节。他们高谈贤明的政府,但却投票选举卑鄙的小人。他们责难勒索,但却帮助贪婪的教士中饱私囊。他们高谈真理,其实却“耳朵发痒”,喜欢听一些迎合他们所好的论调。(提摩太后书4:3)至于重整道德,有谁需要这件事呢?他们乐于容忍,并且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支持压迫、不忠实和贪婪,只要能过着他们所喜欢过的生活就行了。
他们喜爱这些事。
[第14页的图片]
“……当布道家开始谈及‘内心深处’或‘我的深心’时,他正打算伸手挖进你钱包的更深之处。”——《多伦多星报》’宗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