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85 10/15 21-24页
  • 极北之地传来令人鼓舞的报告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极北之地传来令人鼓舞的报告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5年
  • 小标题
  • 早期发出真理之光
  • 分社的发展
  • 志愿人员接受挑战
  • 前头的工作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5年
《守》85 10/15 21-24页

极北之地传来令人鼓舞的报告

芬兰位于欧洲极北之处,它的北部一直伸展到北极圈之内。芬兰以境内的树林、湖泊、海岸和离岛的风景优美闻名。它也以季节的极端不同为人所知,冬季的黑夜十分悠长,夏季则在午夜仍有阳光。

芬兰人口共五百万,其中有超过百分之90在名义上是宣道路德会的教友,而这乃是芬兰的国教。但是随着生活水准日高,人们对属灵事物的兴趣以一般而言均大为消退。可是,现今在这个国家里有另一种不同的属灵增长正在发生。结果是现今在芬兰有超过15,000名耶和华见证人,平均每320个居民便有一位是见证人。借用以赛亚先知的话,现时芬兰的耶和华见证人需要再次‘扩张帐幕之地,张大居所的幔子。’——以赛亚书54:2。

“他们真的又要再次兴建吗?”芬兰伯特利总部有些较年长的成员在获悉分社再次计划扩展设备时作出这样的反应。但是,虽然在建筑期间有种种不便,他们却很高兴参加1984年5月5日为分社新翼所举行的呈献礼,当时耶和华见证人治理机构的成员韩素尔在场作特别的嘉宾。

早期发出真理之光

“以往瑞典国王曾下令强迫芬兰人归信基督教,”分社委员会的统筹者坎干伯在呈献礼节目的开场白中说。他所指的是在瑞典统治期间教士对人民操有强大的控制力。“但当时真理并没有在芬兰发出光来。”

这“光”直至1909年才发出,当时有些全时的传道员来到芬兰分发罗素所著的书。这引起了奥斯特曼,一个商人,和哈特华,一个工程师,的兴趣。他们向瑞典分社办事处购取了更多书籍,并且开始将其译成芬兰文出版。《守望台》杂志在1912年发行芬兰文的版本。

这两位弟兄在宣扬好消息方面十分勇敢和机智。有一次哈特华弟兄向一位以前的同学谈及他新近获悉的真理。

“你们有多少人在芬兰?”

“我们有两个人,”他毫不犹豫地回答。“但是你若加入我们,便会有三个人了。”

另一次,奥斯特曼弟兄在市场上向行人介绍一本题名为《圣经怎样论及阴间?》的小册子,印刷费是两个芬兰马克。他所喊的口号无疑引起了途人的注意:“到阴间的车票——一马克去,一马克回来!”

罗素弟兄在1912年探访芬兰。1912年10月1日的《守望台》杂志报道说:“公众聚会的出席人数远超过礼堂所能容纳的1,000人,有许多人要站着聆听;有些人由于无法入场而几乎流泪。”虽然工作刚开始不久,报告说,“看来有极优良的进展。派书者的数目以及他们之能够自给自足表明人们的兴趣有多大。”

后来布洛克林总部其他人员所作的探访,包括第二任社长卢述福的探访,对芬兰的弟兄有极大的强化作用。事实上,当诺尔弟兄和韩素尔弟兄在1945年首次探访芬兰时,见证人的数目已达到1,800人。

今日耶和华见证人在芬兰享有完全的崇拜自由,而且正尽量加以运用。去年夏天在全国各地总共有15,263人参加宣扬王国好消息的工作,达到了前所未见的新高峰。有超过900人参加全时的传道工作而成为先驱、特别先驱或在分社总部伯特利之家服务。

分社的发展

芬兰第一间分社建筑物在1933年于首都赫尔辛基落成。这间建筑物包括工厂和伯特利之家,而分社的地点亦很适合工作的目的。但经过多年之后,这间分社已不敷应用。因此1957年社方在距离赫尔辛基约17公里(10英里)的范达市购置了一块土地供兴建新分社之用。

分社在1962年1月迁往新址。当时人人都以为这间分社已足供照料芬兰的传道工作之用。可是情形却并非如此。自那时以来分社增添了新的膳堂、宿舍、办公室、装钉部,事实上所有的设备均经过扩展才足以应付芬兰在传道员和伯特利之家成员数目方面的增加。

芬兰的伯特利地点十分理想,交通既方便,又享有郊区的宁静气氛。它位于一个小山之上,有一个美丽的花园作为院子。甚至当地政府亦承认分社的物业对社区说来是一项资产,因此市政府对见证人十分优待。例如有一个时候市政府原本计划设一条公路穿过我们的物业,但后来经分社提出请求之后,市政府同意更改计划。虽然该地区被定为公园地带,我们却获准扩充分社的设备。我们自然很感激当局对我们的特别优待。

这次扩展包括建筑一个新翼,面积共3,400平方米(36,500平方英尺)。新翼在地窖的阶层设有一个停车场和储物室。在地上阶层则设有机械工场、家具工场和车房。在二楼有装钉部以及宽敞的更衣室和若干消遣设备。建筑物在设计方面与原有的部分相配——以红砖建成,衬以浅色的木梁。

志愿人员接受挑战

社方宣布建筑计划之后,许多见证人自告奋勇前来服务。社方邀请了其中四十五人参加工作约一年之久。这项深具挑战性的计划由谁负责督导呢?志愿人员之一是一位作先驱的工程师,他在以往曾经营一间建筑公司。挖掘地窖的工作由一位拥有一间掘土公司的弟兄担任。另一位弟兄是个爆炸工程专家,他负责爆除大石。另一位弟兄则接受了一项为期两月的课程,学习操作巨大的起重机,因此社方无须雇请外人担任这件工作。

由于弟兄所表现的甘心乐意的精神,计划完成时所花的费用只及外界承建商索价的三分之一。但是工作的质素如何呢?一位督察巡视过完成的建筑物之后说,“即使你花很多钱雇用外界的承建商亦无法获得如此品质优良的工程。”对于弟兄们所作的衷心服务,这是个多么有力的见证!

前头的工作

“可是,对耶和华来说,重要的并非建筑物或建筑材料,”韩素尔弟兄在呈献演讲中说。“重要的乃是建筑物被拨作什么用途。”他提及所罗门王在耶路撒冷所建的圣殿。这间圣殿无疑是直至当时,或者直至现在,世上最华美的建筑物。可是,当以色列人没有在耶和华的殿里对他作纯真的崇拜时,耶和华便舍弃了这间圣殿。

因此,新的建筑物被呈献作推广芬兰的王国事务之用。耶和华的确大大祝福这个国家的传道工作。在1984服务年度,芬兰总共印制了12万7,625本精装书和12万8,083本小册。社方总共出版了超过56万2,531本芬兰文的《导至永生的真理》。这足以使每两个芬兰家庭便有一本!此外,每个月分社也印制超过35万本《儆醒!》和《守望台》杂志。

这一切对芬兰的伯特利之家(现在拥有73位成员)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但这并不是新事。两年前,伯特利之家接受挑战从活版印刷改为胶印。全国各地的弟兄捐出足够的经费,伯特利的弟兄则很努力学会新的技术。结果令人十分欣慰。芬兰分社的工厂能够印制多色的杂志和书籍。

为了应付前头的工作,社方正计划作更大的扩展,现在已开始兴建一间宽敞的新王国聚会所供伯特利之家使用。在此之后,分社会增建28间新臥室以及一个新的厨房和膳堂以容纳伯特利之家额外的成员。耶和华在以往赐给我们完成类似工程所需的资源和力量,因此芬兰的见证人充满信心地期望未来获得更大的祝福。他们与出席呈献典礼的一位见证人有同感,这位见证人说:“在现今这个时候,能够作耶和华见证人实在是莫大的光荣!”

[第22页的地图]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挪威

瑞典

芬兰

赫尔辛基

范达

俄国

北极圈

[第23页的图片]

卢述福(帽子放在脚前)在1913年与一大群芬兰弟兄会面

末后的日子,耶和华殿的山必坚立,超乎诸山,高举过于万岭。万民都要流归这山。必有许多国的民前往说:“来罢,我们登耶和华的山,奔雅各上帝的殿。主必将他的道教训我们,我们也要行他的路。”因为训诲必出于锡安,耶和华的言语必出于耶路撒冷。——以赛亚书2:1-3。

    中文简体(广东话)出版物 (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广东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