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剖析
大屠杀的遗产
● 每年基督徒与犹太人举行一次会议讨论所谓的“大屠杀”——纳粹统治欧洲期间对犹太人的集体屠杀。在上一次会议中(去年三月举行),潭普尔大学的宗教教授佛兰克林·H·力图尔博士说,“在[基督教国]的中心竟有大约六百万犹太人被受了洗的基督徒所屠杀;这使基督教的信仰受到在过去一千九百多年来从未受过的质问。”他说这种质问使各教会发生严重的“属灵搏斗”。他并且补充说,“我不敢肯定基督教能渡过这场危机。”
可是,集体屠杀犹太人并不是基督教之过。反之罪咎落在基督教国与其属下各教会身上。促成大屠杀的原因很易见:基督教国的教士及其属下教友均离弃了圣经和耶稣基督的教训,转而支持世上的国家。许多世纪的历史表明他们绝非首次如此行。在另一方面,欧洲有数以千计的犹太人能够作证德国有一个宗教团体所受的迫害绝不亚于犹太人:耶和华见证人。有数以百计的见证人死于集中营里。他们饱受虐待纯粹是因为他们坚守真正的基督教信仰而拒绝崇拜国家。
教会对安死术噤口不言
● 纳粹历史的另一页也再次被人解开而令基督教国的各教会深感不安。那便是纳粹所执行的安死(所谓的“慈悲杀人”)计划。该项计划是希特勒用来产生一个条顿超级民族的手段之一。他打算将一切被视为弱者的人“清除”。在执行这项计划三年间(1939至1941),据估计共有60,000至100,000个精神不健全、患癫痫症或身体残废的德国人及奥国人被蓄意杀死。
新近发现的证据表明,德国和其他国家的教会领袖虽然获悉这件事,大多数却宁愿保持缄默,直至计划已大部分付诸执行为止。一位耶稣会的历史家在《公教文明》杂志中提出证据显示纳粹官员最初想知道教会领袖是否会猛烈反对他们的计划,于是委托德国柏德波恩天主教神学院的一位教授为他们探悉教会的反应。一位德国官员说这个天主教神学家“并不预期教会会提出任何严重反对,”在此之后希特勒遂开始执行他的安死计划。
在“可耻的沉默”这个标题之下,伦敦的《星期日时报》透露在纳粹的安死计划执行了一年之后,梵蒂冈的一项广播才首次批评安死术,但并没有提及德国。安死计划在1941年杪终止。直至差不多两年之后,教皇(庇护士十二世)才正式发表宣言谴责安死术。他的宣言对业已丧生的几万人成人和儿童并无任何帮助。
耐人寻味地,《公教文明》杂志和《星期日时报》的调查者均指出安死计划是后来集体屠杀犹太人的惨剧的前奏。
重建巴比伦
● 耶和华上帝通过以赛亚先知预言说:“巴比伦……必像上帝所倾覆的所多玛蛾摩拉一样。其内必永无人烟。”(以赛亚书13:19,20)大约一个世纪之后,巴比伦在公元前539年被推翻。不久之前法新社的一则通讯报导有关方面正设法“重建古巴比伦和巴别塔”巴比伦真的会再次有人居住吗?
不然。上述报导其实仅是论及以拉克政府计划进一步发掘这个古城其余的废墟而已。参与这件工作的一位意大利考古学家说,巴比伦“不但被泥土所覆盖,而且地面之下存有积水,必须将其排去才行。”巴比伦仍然是一片无人居住的荒土,正如圣经所预言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