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帝——是一位实在的个体吗?守望台1987年 | 10月1日
-
-
上帝——是一位实在的个体吗?
“上帝必然存在,”1981年8月14日的《每日快报》声称。当时报章所报道的是,有两位著名科学家转而相信上帝。他们是在发现生命自然萌生一事在数学上的可能性如何微乎其微之后才转而相信上帝的。可是,这两位新信徒所说的“上帝”是什么意思呢?《每日快报》报道说:“他们心目中的上帝便是宇宙本身。”
你若相信上帝,你对上帝的观念是怎样的呢?你是否同样把上帝看作一种难以下定义的智力,一种无处不在的抽象力量,一种了不起的“伟大事物”?抑或你把他看作一位可以阐释的、有才智的个体?
有些人认为把上帝看作一位个体是难以想像的事。他们甚至认为把上帝看作一位个体就无异于把他低贬为一个与人相若的生物——仿佛孩子想像有个戴着头巾的白须长袍老人坐在云端一般。或者像米盖朗基罗在梵蒂冈的小礼拜堂天花板上所绘的图画一般,飘浮在空中体格魁伟、充满活力的老人。
诚然,我们一听到“个体”或“人物”一词,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人类。例如,《韦氏第三新国际词典》对“个体”或“人物”(person)所下的定义是“个别的人”,但另一个定义则是“具有自觉的理解力、理智和道德感为特征的生物”。因此,我们可以正确地想像上帝是一位个体而不必把他描绘成有如凡人一般。
也许有人提出异议说:‘把上帝看作一种抽象力量或一位实在的个体有什么分别呢?’请想想,上帝若只是一种力量或“事物”,这岂不意味到人的生命也同样纯粹是一种机械作用而已?这样,人就被低贬为“它”了——仅是大机器中的一个齿轮。可是,上帝若是一位有智慧的个体,这岂不是使生命具有更大的意义吗?不错,这样人才会有与上帝建立关系的可能性——不是两个“它”而是两位个体之间的关系。
显然,与上帝建立个人关系是再好不过的事。但首先我们怎么知道上帝是一位实在的个体呢?他若是一位个体,我们怎样才能和他建立关系?我们且看看圣经对这件事有什么主张。
-
-
我们怎样才能认识上帝守望台1987年 | 10月1日
-
-
我们怎样才能认识上帝
有些人认为上帝是无处不在的,在星球和行星里、在天虹里、在雀鸟的翼里、在一片小草里。但圣经的主张是,上帝是一位个体,是有固定的住处的。睿智的所罗门王在向上帝所作的祷告中说:“求你在天上你的居所垂听。”圣经的以赛亚书也引述上帝自己的话说:“天是我的座位。”——列王纪上8:49;以赛亚书66:1。
上帝自己虽然不在他所创造的万物之中,但万物却反映出他的个性特征。使徒保罗在罗马书1:20说:“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诗篇的执笔者大卫也类似地写道:“诸天述说上帝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这日到那日发出言语,这夜到那夜传出知识。”——诗篇19:1,2。
不错,眺望繁星密布的夜空会使我们不禁想到,创造和维持我们的宇宙需要多么巨大的智慧和能力!(参看以赛亚书40:26。)的确,受造的万物乃是显露上帝各种品德的无尽来源。显露上帝的品德和性格的巨量证据是凡人永不能完全参透的。约伯记一书提醒我们说:“看哪!这不过是上帝工作的些微,我们所听于他的是何等细微的声音!”(约伯记26:14)瑞典有一句古老格言说:‘工匠比他的工作更伟大。’因此,创造物若十分伟大,上帝就必然更伟大;创造物若表现智慧,上帝就必然有更大的智慧;创造物若是表现能力,上帝的能力就必然大得多!
圣经——上帝的书
因此,创造物透露很多关于上帝的资料。可是,研究创造物能使你知道上帝的名字吗?这可以阐明上帝创造万物的目的或上帝何以容许罪恶存在吗?诸如此类的问题若要获得答案,绝不是只研究上帝所创造的物质东西就行的。值得庆幸的是,上帝已留意使这一切与他有关的资料均载于圣经中。
圣经从没有把上帝描述为一种抽象的、难以下定义的智慧或无处不在的力量或能力。在使徒行传3:19我们读到“在主[耶和华]面前”这句话。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时,圣经说他升到天上“显在上帝面前”。(希伯来书9:24)耶稣在论及上帝或对上帝祷告时绝没有把他称为‘伟大的力量’、‘无限的智力’或任何其他的抽象名词。正相反,他时常将上帝称为天父,由此显示他与上帝具有极亲密的关系。——马太福音5:48;6:14,26,32。
是故上帝绝不是一件无名的“事物”而是一位有名字的个体。诗篇83:18说:“使他们知道惟独你名为耶和华的,是全地以上的至高者。”诚然,圣经也使用各种衔头或描述性的名词去形容上帝,例如:“全能者”、“永世的君王”、“救主”、“牧者”、“亘古常在者”、“监督”、“教师”(“伟大的导师”,《新世》)、“造你的”(“伟大的造物主”,《新世》)、“磐石”等。(路得记1:20;提摩太前书1:17;以赛亚书43:11;诗篇23:1;但以理书7:9,13,22;彼得前书2:25;以赛亚书30:20;54:5;申命记32:4)然而,这些词语只是进一步显露上帝的品格的许多方面,例如全能,他对人类的关怀和他的无限智慧等。
由于上帝是一位个体,他也有爱有憎——甚至有感情。圣经告诉我们说他爱他的百姓(列王纪上10:9),喜悦自己所造的(诗篇104:31),恨恶偶像崇拜(申命记16:22),看见罪恶而心中忧伤(创世记6:6)。在提摩太前书1:11(《新世》),圣经甚至称他为“快乐的上帝”。
熟悉上帝
诚然,凡人的头脑实在不足以容纳关于上帝的品格的全部启示。“深哉!上帝丰富的智慧和知识。他的判断何其难测!他的踪迹何其难寻!谁知道主[耶和华]的心?谁作过他的谋士呢?”(罗马书11:33,34)可是,在怀具信心的人看来,上帝可以像其他的人一样真实。圣经告诉我们,“挪亚与上帝同行,”好像耶和华就在他身旁一般。(创世记6:9)上帝在摩西眼中是如此真实,以致他“如同看见那不能看见的主”一般。(希伯来书11:27)至于亚伯拉罕,他甚至被称为“上帝的朋友”。——雅各书2:23。
当然,上帝曾把自己向挪亚、亚伯拉罕和摩西启露出来。也许有人会说,‘上帝若以这么个人的方式把自己向我启露出来,他在我看来也会一样真实。’可是要记得,挪亚、亚伯拉罕和摩西并没有圣经。他们不知道关于耶稣基督的事迹,也不知道他所应验的许多预言。结果,他们没有机会知道耶稣基督所透露的一切关于上帝的真理。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上帝亲自作出这种直接的启示是必需和适当的。
但是,今日我们既有圣经,也有多个世纪的圣经预言应验可以稽考。我们有记录耶稣基督的生平、工作和言词的福音书。再者,保罗说:“上帝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的居住在基督里面。”(歌罗西书2:9)不错,我们能够熟悉上帝的程度是族长时代所无法达到的。这岂不是足以补偿上帝没有把自己直接向我们启露出来这项事实而有余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