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金蘋果在銀網裡
「一句話說符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裡。」a智慧的所羅門王如此說。很少人能對這旬話的正確性提出異議。在適當時候說出合宜的話乃是一種藝術,猶之乎金、銀相配的美麗裝飾品一般。可是,很少人留意到在表達和修辭方面要作多大努力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當然,詞語是人用來將訊息傳達給別人的工具,因此任何人若有訊息傳達或有意見發表都應該關心改良他們的表達能力。別人樂於聆聽與否大部分視乎他如何表達思想而定。
現在我們都知道,偉大的文學作品被人向大眾反覆誦讀,像偉大樂曲被人反覆演奏一般,使聽眾藉著反覆聆聽而將資料深印腦海。例如,大多數受過教育的人都聽聞過莎士比亞,即使英語不是他們的本國語言。此外,許多人也不會忘記誦讀之樂。因此發們若希望證明一項觀點或說服別人相信,便應該像古代的作家們一般,努力培養語言的效果。
偉大的文學批評家如羅馬的賀瑞斯、希臘的亞理士多德、或英國人約翰生都曾研究別人的作品以期發現它們令人傳誦不衰之處。他們的發現也許對我們有很大幫助。
首先,所有人都同意,優良的寫作並非易事。約翰生說,信手拈來的寫作通常讀起來沒有趣味。其次,他們一致認為寫作的目的不僅是講故事或傳達意見而已,除非是職務上的報告。反之我們必需使其動人心弦。
若要這樣行,我們的態度最為重要。我們是否對題材真正感覺興趣呢?一位作家說你若希望使他感到沉痛,便要先使你自己沉痛,這樣,你的詞語才會有真實感。藉著使讀者置身事內,使其感到愉快、有益、甚或震驚,我們便能把握他的興趣和打動他的感情了。
這樣行我們必需記得幾項基本原則:寫作的目的,傳達的對象和個人的表現方法,即所謂個人的風格。
寫作的目的
顯而易見地,我們的目的若是為了自娛或娛人,所採用的文體便會與試圖向不懂科學的讀者解釋的科學事實時大異其趣。同樣地,若要以重要的宗教真理說服他人,所用的文字自不應使他們讀後笑不可仰。
可是,認為載道的文章必然十分沉悶或虛構的小說不能傳達偉大的真理卻是錯誤的。許多小說曾對社會發生極大的影響力,方法是描寫某種處境下引起讀者共鳴的典型人物,藉此使人留意到社會的不平。
法國作家福祿貝爾、巴爾扎克和莫泊桑的偉大作品不但趣味豐富,且被認為是對社會的評論。在斯陀夫人的《湯姆叔叔小屋》面世之前,人們已知道奴隸制度之不當,但直至他們閱讀該書,同情湯姆叔叔才開始了解到美國黑奴的悲慘處境而促使他們採取行動。
在另一方面,傳達知識的文章未必是乏味的。一位名為威吉爾的羅馬作家曾寫了一系列稱為「田園詩」的農事作品,今日若有人懂得拉丁文,還可以在誦讀他的清麗小詩中學到養蜂術。他深知一個來自完全不同方面的比喻可以便一篇僅是教訓的文章富有生氣,而科學的文章亦未必不可以含有幽默感。
賀瑞斯,一位在基督之前第一世紀的批評家,說一位作家「無論是試圖勸人抑或娛人——或兩者兼之。……若能使文章有趣兼而有益,便能投合每個讀者。」
關於這點,可為一例的是數年前英國BBC無線電臺有一位受人歡迎的天文學家,他在解釋夜空科學時往往以他的花園和兔子對園中生菜所行的事作為引言。他在整個演講中加插點笑話和故事,這些故事既實際而又間接與他的講題有關;這樣行使思想未受過科學訓練的人也大感興趣。
他意識到雖然他主要的目的是傳達事實,他的次要目的必須是想辦法引起人們想知道這些事實的願望;既然大多數人都不長於科學,他遂只好將演講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講出以適應大眾了。
聽眾是什麼人
不錯,我們的措辭因人而異。寫信給老姑母問候病情在語氣、風格和結構方面與寫信給準雇主申請職業的履歷書自然大異其趣。後者多列事實,前者則著重溫暖的人情味。
我們的話若以男子為主要對象,我們會希望所說的話能吸引婦女和兒童嗎?抑或我們的話是以國際聽眾為對象?坦白地說,我們無法同時吸引所有聽眾,有些人天生愛好一種或另一種題材。但甚至關於技術方面的題材我們也有辦法使其適合大眾而吸引更多聽眾。
我們若對一群國際聽眾發表演講,所用的比喻大可以採自不同的國家。請記得,各大洲的人對基本問題的觀點並不一致。例如,假設我們想使青年人相信不道德的危險。那末,我們當然會提醒少女們關於未婚母親的羞恥。可是,我們也要考慮到大多數非洲少女是先行有孕,證明有生育能力才結婚的,那裡的未婚母親非但不引以為恥,有時反被看作榮譽之事。男子往往在女子生育兒女之前拒絕與之結婚。數以百萬計的人都懷有這樣的觀點,因此我們在落筆時要記得這些情形。
另一例證是關於技術文章的。除非寫作的對象僅限於受過高度科學訓練的人士,並打算作為參考書之用,不然列舉太多的事實和數字並無很大用處,特別以開頭幾頁為然。婦女們在瀏覽特別為婦女設計的雜誌對充滿數字的事實往往顯出避之若浼的態度。她們似乎僅喜歡看編織圖案上的數字!來自著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過於科技的非洲和亞洲各國人士,會覺得枯燥的科學知識難於吸收。老實說,我們很少人能像上了年紀的數學教授一般,興趣盎然地讀完寫滿方程式的一頁,還說,「啊,他寫得很好,豈不是嗎?」
假設我們寫一對談論非洲歌素水壩的信。也許我們可以首先誘發讀者的同情,敘述附近的村民以前缺水缺電的苦況,因此水壩會使他們大為得益。或者相反地,我們可以使讀者憂慮到水壩帶來的不良副作用,因為以水為媒介的傳染病增加會使居民十分苦惱。此後,我們可以略去那些相當枯燥的事實,如水壩有多長或多深,期望出產多少噸漁獲等。
最後,我們既經把握了讀者的興趣,我們便希望保持這種興趣;成功的程度大部分視乎我們的表現方法而定。
表現的方法
首先,我們要選出表達資料的方式。我們可以作直率的記錄,讓事實為本身發言。或者可以用對話方式發表意見,像柏拉圖或阿里斯多芬尼斯所為一般,以每個人物代表不同的觀點。或者將其縮成戲劇或故事,以各個登場人物的結局表明我們對某個問題的想法。有時歌劇中的合唱隊可能在戲劇進行期間提出評論以表明某項觀點,像他們在希臘戲劇中所為一般。有時行動的表現比談話更有效。有些出色的作品全以詩詞寫成,約伯記一書便是如此。
其次,我們所選的辭藻也能影響聽眾。批評家一致贊同簡潔活潑的詞語。賀瑞斯痛戒新進作家捨去描畫的筆觸和過長的句子。這意味到我們要少用華而不實的文字或沒有人能懂的旁通博引的詞句。
雖然我們也許想將所說的話稍加潤飾,但簡單率直的文章一向是最受人歡迎的。過長的句子、轉彎抹角的說法只能困惑聽眾,使其不願讀下去。試以約翰執筆的基督傳記為例。這本書以簡單見長,約翰所用的體裁和詞彙證明他是個普通人而非飽學之士,但他所寫的福音卻被認為是四福音中最感人的。
簡潔的第一要素是簡短,但要想簡短往往比人所想像的更難。法國哲學家巴斯加寫信給一位朋友說,『我這封信必需寫得比平時長一點,因為我沒有時間將其改短。』賀瑞斯說得更可憐,他在刻意求簡時竟變成令人摸不著頭腦!
可是,他有許多高明的意見使我們知所適從。首先我們應該剔除不必要的詞語和重複的短句,即所謂去蕪存青。資料雖要完備,都應該力求簡潔。簡潔來自除去意見中的多餘部分,使要點豁然顯露,這與一個演員獨自在戲臺上比一群人更易吸引人注目無異。
著名作家所提倡的簡潔精譬並非意味到沒有變化。其中不乏感人的妙語或有趣的表達方式。聖經中有不少體裁各異而引人入勝的例子可供我們模仿。
例如詩篇中詩的句法,哈巴谷書的戲劇體裁,那鴻書描述刀光劍影的豐富想像,箴言的簡潔精譬風格,約拿書平鋪直敘的敘事方式(他確然沒有將故事加以修飾的必要!)以及耶穌在比喻中所用的日常談話方式。在暴露虛偽方面我們可以用諷刺的體裁,像使徒保羅在寫給哥林多人的信中所為一般;他在信中隱約指出他們擁立「超級使徒」的忘恩負義之處。
當然,我們的動機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可以自問一下,所用的詞語是否對讀者、他的人生觀、他的工作或與別人的關係有所影響。我們希望作品使人發生好或壞的思想?我們有將一個不道德的人捧為英雄和寬容惡行,或支持一項與聖經相反的理論嗎?
一本書不論寫得多麼好,倘若提倡與良好德行有所衝突的見解,便不應為真正基督徒所喜。事實上,這樣的書可能是危險的,文字優美的作品誘人作錯誤思想的力量與好書具有鼓勵人向善的力量無異。
總而言之,正如繆利斯有一次說,一切都在『讀者手上』。我們最後舉個例說明,一位著名的君王了解到在適當時候說合宜的話的價值。他寫了一篇有史以來最美麗的情詩,向一位村女求婚。他稱讚書拉密女子清麗如晨光,秀美如月亮,皎潔如太陽。但這些優美文字使他有什麼收獲呢?完全沒有!
女子所愛的是個牧羊人,她對所羅門的話完全無動於中。對書拉密女子說來,他的優美詞語和時間全都浪費了。因此適當的話不但要說在適當的時候,還要說給適當的人聽才會有效!
[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