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聽到關於普世樂園的好消息
威基基海灘、鑽石頂、珍珠港。它們使你聯想到甚麽?馬克吐温形容它為“位於任何海洋上都是最可愛的群島。”其他的人則用“太平洋上的樂園”等詞語來加以讚歎。不錯,夏威夷群島以天然美景著名——白沙和黑沙海灘、椰子棕櫚、奇花異卉、活火山口、瀑布、翻滾的波濤和燦爛的日落等。
雖然不少人認為夏威夷是在南海,其實它是在太平洋赤道以北1,000英里(1,600公里)之外。整個夏威夷群島由132個島嶼、環礁、暗礁和岩石組成,從西北至西南延展1,500英里(2,400公里)左右。各種各族的居民為數約981,000人,散居在7個最大的島上——利伊豪島、考艾島、歐胡島、毛洛開島、拉那伊島、茂伊島和夏威夷島。
有人認為首先發現和居留在夏威夷島上的是馬貴斯群島的玻利維亞人,隨之而來的是大溪地人。夏威夷之名是大溪地人所起的,這名首先屬於群島中的最大島嶼,後來以之為群島的總名。它曾一度受君主統治,稱為夏威夷王國,現在是美國第50個州。
好消息傳到夏威夷
好消息在1915年傳入諸島,那時“朝聖者”和特·班地(Walter Bundy)夫婦,以及伊莉斯·霍士(Ellis Fox)到達夏威夷。他們在1915年2月開始第一個聖經研究者(耶和華見證人當時的名稱)的聚會,有5個人參加。隨後在1920年代初期的朝聖者所作的探訪對於在夏威夷擴展純真崇拜很有貢獻。1928年在夏威夷召開第一個大會,地點是麥堅尼中學禮堂,有150人參加。
守望台社社長盧述福(J. F. Ruther-ford)在1935年的探訪建立了另一個里程碑。那時夏威夷只有12位王國傳道員。可是,為了要在檀香山設立分社,盧述福社長批准在賓沙高納街和堅奴街購置物業。目前在夏威夷的傳道工作仍由該處指揮。
盧述福在當地也安排與新分社大廈相連的一間聚會所的建築工程。這間會所稱為“王國聚會所”,從1935年以降,普世耶和華見證人都稱他們的聚會地方為王國聚會所。
六年之後,由於珍珠港在1941年12月受到轟炸,夏威夷和美國遂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轟炸之後數日,兵士來到分社帶走了第一位分社監督當·夏斯列(Don Haslett),他在陸軍總部接受冗長問話,後來獲得釋放。儘管當時實行燃料配給、宵禁和船運困難,見證人繼續將王國事務置於首位。1946年,在夏威夷的弟兄們解除了多年來的戒嚴令和戰時狀況的威脅,達到129位傳道員的高峰。
在戰後數年以來,從守望台基列聖經學校受訓的海外傳道員開始到達夏威夷。他們的熱心和盡性的服務帶來極大的增加,到了1957年,在夏威夷已有1,019位傳道員。海外傳道員所立的優良榜樣大大激勵别人,尤其是青年人,去從事全時傳道工作。許多先驅傳道員(全時間王國宣傳者)離開諸島,前往總社的伯特利工廠服務以及在日本、台灣、密克羅尼西亞、撒摩亞、非洲和南美等地作海外傳道員。
作徹底見證
夏威夷時常被稱為種族大熔爐。據1980年調查所得,在人口總數當中,白種人佔百分之26.3,日本人佔百分之23.5,夏威夷人或夏威夷混血兒佔百分之18.9,菲律賓人佔百分之11.2。此外還有其他種族的人,例如中國人、韓國人、撒摩亞人、波多黎各人、黑人,最近入境的還有越南人、高棉人和寮國人等。
見證人作出特别安排,向各種不同語言的人宣揚好消息。日文、韓文、西班牙文和撒摩亞文小組已經建立,此外也有8個使用伊魯高文的菲律賓人小組。當不諳英語的人對好消息感覺興趣時,就介紹他們到適當的小組。甚至當地電話簿也被用來找尋説外國語的人的所在。這樣就沒有甚麽種族的人聽不到王國真理對“各種人”的宣揚了。——提摩太前書2:4,《新世》。
近年來,分租樓宇盛行和高層大廈紛紛興建以應付住宅的日增需求。各小組曾使用多種方法使那些“外出”的人獲得一個見證。方法之一是街上的雜誌工作。在週日某個清晨6時,傳道員站在分租樓宇外面,當房客出外工作時,向之介紹《守望台》和《儆醒!》雜誌!這種活動的結果令人滿意。一位先驅傳道員姊妹叙述怎樣在簡短的晨早見證工作中獲得一個家庭聖經研究,説:
“一對帶着嬰孩的夫婦步出樓宇走向他們的汽車。我上前對那位作丈夫的表明來意,他對雜誌頗為熟悉,而且對我們在這麽早就介紹雜誌表示詫異。他很高興獲得雜誌,因為沒有看到這些雜誌已頗久了。……我趁機向這對夫婦提議建立家庭聖經研究,他們立即接受,並以住宅單位號碼相告。在6次探訪不遇之後,我終於能够和他們開始聖經研究。現在,我和丈夫每個星期日都能與這對夫婦一起研讀《導至永生的真理》書。”
大多數分租樓宇都設有對講機,讓訪客和屋内的人對話。有些傳道員利用這種安排,向任何應答的人作簡短的傳道講話。
一位弟兄決定試用這種方法。他按第一家的鈴時發現無人在家。按第二家的鈴時有一位男子應答,那位弟兄説:“早安。我此來是將聖經所載的希望信息與人分享,我正在找尋對上帝和聖經仍然感興趣的人。”男子邀請那位弟兄進入他的住宅單位,逗留1小時以上,回答了他的許多問題。
當那位弟兄在下週再去探訪時,男子的妻子也在場,並且提出她自己的問題。在同意建立家庭聖經研究之前,這對夫婦決定先去觀察王國聚會所的聚會。他們在星期日參加公衆演講和《守望台》研讀。結果不但對聚會深感興趣,而且對見證人的熱誠和友善留下深刻印象,於是同意建立家庭聖經研究。他們進步得很快,並且改變自己的生活。他們後來雖然遷回美國本土,但研究卻繼續不斷,1年之後他們受了浸。這位青年如今已是助理僕人,他的妻子成為經常先驅傳道員。
諸如此類的富於獎賞的經驗使弟兄們非常鼓舞,他們堅毅地使用各種可行方法作徹底的見證。這樣行有助於將地區徹底做遍。各小組平均在4至6星期就將委派地區重做一次,有些小組甚至在兩星期後就加以重做。
“先驅精神”的增長
多年以來,先驅傳道員曾對小組有很大幫助。儘管生活程度高漲和其他經濟困難,很多來自不同背境和不同年齡的人都自願從事全時間服務。1982年報告顯示夏威夷平均有百分之20的傳道員從事經常或輔助先驅工作,在該州的59個小組服務。
其中一個小組有95位傳道員和29位先驅傳道員。小組中一位曾經作過20年先驅(其中有17年作特别先驅)的長老叙述關於他怎樣幫助别人從事先驅工作,説:
“作為先驅傳道員兼長老的優點是,我能够每天與其他傳道員一起從事組外傳道工作,熟悉他們和他們的環境。……可是在與别人一起工作和鼓勵他們成為先驅之前,我往往先行祈求耶和華的指示和引導我説合宜的話,並且祈求他的靈運行在傳道員身上,開導他的心。藉着耶和華的幫助,我試圖打動那人的心,用聖經向他解釋時候的緊急、傳道工作的重要性、亟需先驅傳道員的原因以及先驅工作對他有甚麽幫助。
“他若認為無法每月以90小時用在傳道工作上,我就和他計劃一個切合實際的時間表,指出怎樣達到90小時的目標和利用剩下的時間去完成其他應該做的事務。
“他若由於經濟環境而缺乏自信,我就從社方刊物指出若干經驗,有些環境與他相若的人現正從事先驅工作。此外,我引用經文幫助他親近耶和華,給予他所需的鼓勵,使他採取積極的看法。
“當他感到在交通方面或缺乏其他協助時,我向他保證小組的弟兄姊妹會在任何方面幫助他喜樂地從事先驅工作。消極的想法被實際的解決方法取而代之。”
受這位長老鼓勵而參加先驅工作的90位弟兄姊妹當中有些現今已在美國布洛克林伯特利工廠服務以及在日本和密克羅尼西亞作海外傳道員。這位長老作出結論説:“主要之點是與不同的人一起傳道以及在小組灌輸‘先驅精神。’”
進步令人鼓舞
自1915年在檀香山開始第一個聚會以來,當地已有不少成就。去年3月29日,在耶穌受難紀念儀式中,夏威夷群島參加人數共達14,151人,比1982年增加了百分之9。1983年7月,王國傳道員達到4,937人的新高峰,他們都忙於從事組外傳道工作。每年在基督徒傳道工作方面用去超過百萬小時。夏威夷分社現時報導,該州的傳道員數目與居民的比率是1比200,這種增長使人想起68年來耶和華對傳道活動的祝福。
在這些美麗的島嶼上還有許多工作要做。田地依然富於生産力。夏威夷群島的王國宣揚者懷着喜樂心情邀請别人説:“來吧,……我們登耶和華的山。……[他]必將他的道教訓我們。”(以賽亞書2:3)希望有更多人響應這項邀請,使他們不但在夏威夷,而且在全地轉變成樂園時享有永生的權利。
[第9頁的地圖或圖片]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考納島
利伊豪島
利荷亞島
考艾島
歐胡島
毛洛開島
拉那伊島
茂伊島
加奧羅維島
夏威夷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