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72 9/8 20页
  • 苏利南——哥多密斯之国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苏利南——哥多密斯之国
  • 警醒!1972
  • 相似资料
  • 东西方在苏利南和平共处
    警醒!1980年
  • 你的衣着能荣耀上帝吗?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16年(研读版)
  • 在衣着上端装得体
    警醒!1977
  • 卡巴——高雅大方的非洲服饰
    警醒!1997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2
《警》72 9/8 20页

苏利南——哥多密斯之国

《儆醒!》杂志驻苏利南通讯员报导

苏利南的居民种族复杂,其中包括欧裔人、印度人、印尼人、土著黑人、美国人、中国人、荷兰人等。在首都巴拉马利波你可见妇女们穿着现代服装,也见到印度妇女穿裹身长布,印尼妇女穿沙笼,土著黑人穿颜色鲜艳的宽袍,其他妇女则穿着“哥多积其”。我想和你谈谈此种服装。

你感到这个名字很陌生吗?它的起源是苏利南语,“哥多”意即衣服,“积其”意即上衣。当然,“密斯”便是小姐或女主人。因此穿着此种典型服装的妇女称为“哥多密斯”。

此种服装的故事追溯到一百多年前奴隶制度盛行的时代。那时从非洲运来的奴隶甚至出外也是差不多全裸的。其中有些少女十分美丽,以致许多时奴主被她们的美貌所迷而与之发生苟且关系。因此有人决定要加以防止。

据说奴主们的妻子叙集一起商议此事。她们决定设计一种服装,完全盖住女奴的身体而使其看来身材臃肿。“哥多积其”于焉产生!

妇女们设计一种宽大的衬裙。在臀部以上系着“高衣”,那是一幅垫着干草的布。然后将衬裙拉上盖着“高衣”,使其隆起而将臀部隐没。衬裙之外是颜色美丽的“哥多”或外袍。外袍上方是宽大的双襟“赞其”或上衣。上衣的长度刚好与“高衣”相接,衣袖过肘。衣料浆得很硬。穿起此种服装使一个苗条的少女看起来像个体重二百磅的胖妇!

她们又设计一种“安芝沙”或裹头布去衬托外衣。随后,妇女们开始将头巾裹成各种方式以表示不同的情绪,如爱情、嫉妒、愤怒等。

“安芝沙”的裹法除了表示情绪之外还含有其他意义。少女们也用它与男友安排约会,表示是否还爱他们。

女子所戴的“安芝沙”也可以表示职业或地位。例如,有一种是妓女所专用。看管奴主孩子的女奴穿着一种别致的“哥多积其”和阔大圆边的“安芝沙”,上面戴盖帽子,使人一望而知她们是具有特别地位的女奴。

有一种“麦克新利艾特,”或“办事”头巾,非常有趣。它以三块“安芝沙”缚在一起而组成,共有十二个角突出。要与头巾相称便得穿上三重的“哥多积其”,一重比一重短,因此三件都可以看见。此外双手各拿着一条未裹的“安芝沙”。此种服装是特别场合穿着的,例如欢迎外国的达官贵人前来访问苏利南等。

“哥多密斯”会行鞠躬礼欢迎贵宾,并致简短的欢迎词。然后面对客人,退步挥舞手中的“安芝沙”。有时她们把松开的“安芝沙”放在地上让贵宾行过。意思是:“我多么尊敬你,甚至让你行在我头上所戴的东西之上。”

一种新款的“安芝沙”裹法称为“奥图巴加”,意即汽车横挡。方法是将“安芝沙”两端在头后连结,仿佛横挡一般。

现在只有较年长的妇女才有时穿着“哥多积其”,但已不再垫上干草。通常仅是裹着简单的“安芝沙”。可是,若有特别场合,例如废除奴隶制度(1863年)的周年纪念日庆祝典礼,则有许多妇女,无论老劫,都穿着这种别饶趣味的古代服装在街上游行。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