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74 8/8 20-23页
  • 台湾——具有大特色的小岛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台湾——具有大特色的小岛
  • 警醒!1974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早期居民
  • 后来的居民
  • 中国的岛屿
  • 日本的统治
  • 中国统治下的发展
  • 旅游业发达
  • 物质繁荣能够保证人快乐吗?
    警醒!1994年
  • 我们学会永远都不要拒绝耶和华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21年(研读版)
  • 甘心舍己:台湾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14年
  • 在台湾的水稻田中宣扬好消息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00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4
《警》74 8/8 20-23页

台湾——具有大特色的小岛

《儆醒!》杂志驻台湾通讯员报导

台湾是个草木青葱的岛屿,离中国大陆约一百哩(160公里)。它的面积有240哩(390公里)长,90哩(140公里)阔,约等于美国维珍尼亚州三份之一的大小。它的幅员虽然不大,却在多方面具有巨大的特色。

其中之一是,它有庞大的人口数字。一千五百万人,差不多达维珍尼亚州全部人口的四倍!这使它成为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每平方哩平均1,080人(每平方公里平均422人)。

台湾也具有天然的巨大特色。10,000尺(3,000公尺)以上的山崖超过三十个,有些甚至高耸13,000尺(3,900公尺)——矗立空中差不多两哩半!大部分土地既由陡峭的山地构成,可耕之地仅有百分之25。但粮食生产量却大得惊人。

台湾的粮食差不多可以自给自足,仅有几种粮食需要输入。岛上约有745,000个农庄,平均每户占地约三亩。在1971年台湾屠了四百四十万头猪!这些猪大都是农民所畜养的。每户农民所养的猪数目不多,每家平均祇有几头,而且还是副业。

早期居民

台湾现在的原住民约有190,000人。他们是岛上为人所知的最早居民的子孙。其中包括阿美、布农、排湾、鲁凯、卑南、泰雅鲁、西锡、曹和雅眉等族人。这些人是从那里来的呢?

大多数人类学家都承认其中最低限度有阿美族是马来-印度尼西亚系的民族。他们的言语和几种菲律宾方言极其类似。阿美和雅眉族本来是平原居民。据阿美族的口传历史所述,他们曾是种米民族。同时,他们早在十七世纪由于荷兰人传入水牛,遂饲育水牛作为食用。

其他部族的来源更难有正确的考据。不少人认为他们虽非全部,但最低限度有一部分是从亚洲大陆的远处经由马来半岛移民过来。有几个部族如泰雅鲁、曹、布农和排湾都曾是以凶恶闻名的猎头族。

各部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言语和文化。阿美族以歌舞驰誉东方。他们的舞蹈团在各地表演的舞蹈充分表现古代的文化特色。

后来的居民

在原住民居住的初期,台湾在西方国家中未曾为人所知。葡萄牙人在1590年首先发现该岛。鉴于岛上草木青翠的热带景色,他们遂名之为‘福慕沙’,意即“美丽”。他们曾在北部定居,但不久便离去。

1622年荷兰人抵达。他们占据了原住民和上世纪移居台湾的中国人的土地。荷兰人建造了安平市和滋兰地亚堡。

由于在菲律宾的西班牙人虎视眈眈,荷兰人遂在台湾北端(即今日基隆港)建筑防御工事。不久他们又在西北海岸建筑另一堡垒。几度交兵之后,荷兰人终于将西班牙人逐出台湾。

在荷兰人的鼓励下,大约有十万中国人移居台湾。荷兰人征求熟练的农夫从事种蔗,这正是他们传来岛上的生产事业。从1624至1661年荷兰人以提倡农业和贸易(以鹿皮为主)为目的来治理台湾,以期从税收中获利。

荷兰人也有兴趣传播他们的基督新教。海外传教士兼任收税吏。马太和约翰福音被译成土语。他们努力教人说荷兰语,作为各种语言部族之间的沟通工具。

可是,荷兰人的统治并不长久。中国的郑成功将军想利用台湾作为基地以抵抗侵华的满州人。在1661年,他借中国侨民之助战胜了荷兰人。

中国的岛屿

早在十二世纪部有少数中国人在台湾定居,大量移民则在十七世纪开始。十九世纪初期大约有2,500,000中国人从种建省渡海移居台湾,占全岛人口百分之82。此外还有400,000人来自广东省,150,000人来自中国其他省份。

既然中国各省均有自己的方言,一省之内也有数种方言,台湾于是成为中国方言交杂之区。此外还有九种或以上的土语。

今日原住民的人口比率尚不及百分之2。但台湾的1,100多名耶和华见证人大部分均属于这些部族,特别以阿美族人为然。

日本的统治

日本人占领台湾是1894-1895年日-清战争的结果。日本寄望于台湾的目标是:(1)以农产品供应日本帝国,(2)作为日本增加工业制品的输出市场,(3)作为日本移植过多人口的地方。

警察被授予广泛的权力去推进这几项目标。直至1912年,以农业为主的台湾每580人便有一名警察,而工业化的日本却要每1,052人才有一名。警方对当地民众十分残暴,但日本却用此法来控制台湾,并收到镇压犯罪与贪污的效果。

在日本统治的五十年期间,政府在组织台湾以达成这些目标方面有长足的进步。以日本为主的对外输出大量增加。岛上敷设了2,800哩(4,500公里)的铁路网,其中一条干线驰名于铁路世界。那便是攀登岛之中央高达9,800尺(3000公尺)的阿里山运送木材的铁路。这条铁路长达45哩(70公里),花了12年时间才敷设完成。

另一项主要计划是建筑586哩(945公里)的‘低车’铁路线。‘低车’是简单的平顶车,用一两个人在极狭窄的路轨上推动。在1938年这些低车运送了三百万乘客和五亿五千三百吨的货物!

直至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而结束对台湾的统治为止,庞大的灌溉系统使荒脊的嘉南平原变为生产丰富的农田。嘉南平原面积达67,000亩以上,占台湾平原百分之60,都由这个系统灌溉。同时,日语已成为台湾各种语言部落的桥梁。

一般人之通晓日文颇有助于耶和华见证人宣扬王国的好消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有两位全部时间的传道员从日本来台,在村中遇见一位姓林的阿美族妇女,她接受了圣经真理,并在1939年受凌。她解释说:

“我是村中受过日本教育的少数妇女之一,因此我能读日文圣经和较深的圣经刊物。我的了解虽然不多,却认识到耶和华是真正的上帝。我知道要获得生命必需尽忠于他。当我拒绝向神道的神社下拜,并拒绝说日本天皇高于耶和华时,我被警察脱光衣服殴打。”

她被人用尖竹插戮私处。虽然饱受磨难及在狱中受尽种种苦楚,这位阿美族见证人都始终保持忠贞。这种信心是阿美族和其他部族见证人的特色。

中国统治下的发展

随着第二次大战结束,台湾再次成为中国三十五个行省之一。1949年初有1,500,000名中国人从大陆随同国民政府迁来台湾。新的道路继续兴建,其中最著名的是从花莲通至台中的横贯公路。这条公路经过太鲁阁峡谷和其他风景名胜区,使肥沃的东部海岸地带与岛的西部更加接近。

前年更见到一条向南伸展的新公路工程完成。新的水坝陆续兴建。土地改革计划的成功使大多数农民更易谋生。

耶和华见证人的传道工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进步。例如,来自中国大陆的王先生解释他成为见证人的经过说:

“当我出外工作时有两位海外传道员来我家探访。我的妻子试图将之遣走,但我的女儿告诉传道员到周末再来,因为她以为我会感兴趣。他们开始与我研究圣经,使我改变了整个生活。我的家庭生活改善了,我的妻子也深受感动而终于接受圣经真理。我曾亲眼见到台北小组从五、六个人参加聚会增至每周有百人以上前来王国聚会所”。

旅游业发达

当台湾在物质上逐渐繁荣之际,游客随之而来。在1961年只有42,000人前来观光,但1971年却增至差不多540,000人!到台湾旅游的确是赏心乐事。

例如,故宫博物馆是收藏中国工艺品的世界大博物馆。虽然有些物品长期展出,各部门的物品却每三个月更换一次。虽然如此,也要十年才能展览得完每一件物品!展出的玉器和陶器如此美不胜收,以致有些人仅在这两个部门就要流连几小时。

可是,许多游客所最欣赏的是曾经使葡萄牙人呼之为‘艾哈·福慕沙’[美丽的岛]的台湾风景。其中最引人入胜的是接近东岸花莲的太鲁阁峡谷。那高耸入云的大理石峭壁和溪涧奔流的深谷其幽美雄奇之处绝非仅以“大”字所能形容。

可是,未必要去这么远才欣赏得到这个小岛的美景。离台北不远的乌来便可使游客看到典型的台湾特有的山岳景色。在乌来还有残余下来的少数‘低车’可坐。同时访者可以欣赏泰雅鲁族人表演的舞蹈。老妇纹身也是特色之一。

有兴趣参观各种在东方流行的宗教的人士则有许多庙宇和崇拜中心可看。典型的佛教崇拜场所是龙山寺,是特别用来崇拜慈悲女神观音的一间庙宇。这间庙宇的建筑方法很引人入胜,有各种复杂的雕刻描画许多中国传奇。

守望台社的台湾分社办事处为台湾所有的耶和华见证人服务,它位于云和街99巷5号,在国立台湾大学附近。昨年有数百人前来参加八月五日至八日耶和华见证人在台北举行的国际大会。这种国际大会在十年前曾在台北举行过一次。一位中国女子当时曾在旅馆任管账之职。她解释大会代表们对她所产生的效果说:

“我不久便感觉到他们的礼貌并非虚有其表。旅馆员工为了职业之故而保持礼貌。但这些人却比我们更有礼貌和仁慈!他们使人留下多么良好的印象!我在感动之下和他们攀谈,其中一位给我王国聚会所的地址。结果有人开始为我主持圣经研究。

“我的家人全是佛教徒,要打破习惯和迷信自然引起了许多难题。见证人需要很有耐心才能帮助我这样行。可是与一群和我初次遇到的外来见证人有同样爱心的基督徒一同事奉上帝的喜乐使我感觉到所花的努力是值得的。”

十年前的游客们为昨年探访台湾的代表立下良好的行为榜样。台湾虽是个小岛,甚至有些人对之还未熟悉,但它所具有的许多巨大特色却是会令参观者深感兴趣的。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