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怀着理想的人
他在1856年12月28日出生于美国维吉尼亚州的史登顿市。他虽然到九岁才开始正式入学,却能够在普林斯顿大学从事教育工作。后来他转而从政。这项决定使他获得莫大的光荣,也带来了莫大的苦恼。
他所怀的理想是要为人类带来和平。威尔逊(Woodrow Wilson)的和平使者形像在我们这个饱受战争蹂躏的世间依然存在。他的和平计划仍然是若干政治家和外交家谋求世界和平的根据。
威尔逊的理想变成怎样了?他有为仇恨、战争和流血等难题寻得解决方法吗?
威尔逊在1913年获选为美国第28届总统。翌年在欧洲爆发大战。随着惊心动魄的大炮、机关枪和毒气战的发明,这场战争使无数的人辗转于泥泞的战壕中而死亡枕藉。它是一场大规模的屠杀。
起初,美国一般人强烈反对介入欧洲的战争。美国人希望对欧洲列强的冲突置身事外。中立乃是该国的宗旨。
隶属于长老会的美国总统威尔逊是个虔信宗教和怀有理想的人,他恳切希望美国保持中立和实行孤立主义。但当时所发生的事件却不是他所能控制的。在1915年,德国潜艇击沉了美国轮船路斯坦尼亚号,事件中有128名美国人丧生。但威尔逊却不肯对德国宣战。他在1916年再度获选连任,所用的助选口号是“他使我们不用打仗”。
“为了民主政体,必须使世界安全”
德国在翌年宣布,所有船运,不论属于交战国或中立国,都可能成为德国潜艇的攻击对象。这意味到美国轮船在海上不再安全了。看来此举使威尔逊没有选择余地。他无可奈何地唯有对德国宣战,说:“使这个爱好和平的民族投入战争,投入这场在所有战争中最恐怖和最富于破坏力的战争,是一件可怕的事。文明本身看来已岌岌可危了。”
威尔逊在国会的演词中声称美国要为“世界的最终和平和世人的解放”而战。然后他说出他的一句名言,“为了民主政体,必须使世界安全。”国会在1917年4月6日批准他的决策。首都的同僚和外间的民众都对他欢呼。可是他并不感到喜悦。他后来对一位助手说,“请想想他们所欢呼的什么事。我今日所宣布的信息是我们的青年人死亡的信息。有人为此而欢呼是多么奇怪的事。”几分钟之后,他“抹去眼中所含的泪,埋头于他的书桌上,像小孩子般呜咽啜泣。”——《威尔逊先生的战争》,帕苏斯(John Dos Passos)着。
中立已成为过去。他的国家当时已被卷入人类前所未知的最大战争中。
[第3页的图片鸣谢]
美国国家档案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