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问……
维持友谊何以这么困难?
一个女孩不再跟萨比娜交谈,只因为她在学校棒球比赛作全垒打失败了。另一个女孩和她断绝交谊,因为萨比娜不肯在考试中帮她作弊。第三个女孩不断在别人面前批评和侮辱萨比娜。因此萨比娜获知一项恼人的事实:维持友谊并不是易事。
‘她没有替我保守秘密!’‘他不理睬我!’‘她在我背后把我当作笑料!’‘我觉得透不过气来!’诸如此类的诉苦往往使坚固的友情抵受不住而破碎。
脆弱的友谊
何以友谊往往十分脆弱?圣经说:“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罗马书3:23)由于人的不完美,我们不但具有犯错的倾向,而且与上帝和同胞都不协调。我们时常感到罪咎、不安,暴躁易怒,敏于觉得受威胁。既然我们也有发怒、小气、不耐、嫉妒——不完美的其他标志——的倾向,我们就很易于“情薄似纸”而非设法保全友谊的关系。——箴言18:24,《现译》。
因此少年人的友情可以相当脆弱。原因之一是,此类友情(尤其是在少女当中)往往极之亲密。与密友分享自己的一切思想和感受也许有其优点,但同时也有不利之处。请留意苏联研究家科恩(Kon)和洛辛哥夫(Losenkov)的评论:“与人分享心腹密事的强烈欲求同时可能是误解和冲突的来源。”
少年时期所经历的感情成长也可以对友情有所妨碍。正如一个作家说,在青春期之前,“我们的性格没有那么明显,兴趣和目标也不十分明确;我们还没有十分强烈的意识,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不过,到了将近二十岁,“我们就开始变成更像成年人,怀有自己的目标、理想和兴趣。这样……就可能难于和发展成彼此不同的幼年旧友保持亲密关系。因此成长造成若干疏远是在所难免的。”
最后,有些友谊建于自私关系而非彼此相爱之上;双方关心自己得益过于甘心施与。(本文开头所述的)萨比娜的经验足以说明这种所谓友谊在所求不遂时多么容易消失。那末,你所珍贵的友谊若一旦触礁,你应该怎样行呢?
要忠诚
乔安娜把秘密告诉她所信任的一位朋友,特别叮嘱她别把这件私人密事告诉任何人。几日之后,她发现有好几个人已经知道事件的详情。乔安娜意识到她的朋友泄漏了她的秘密。她说:“我宽恕她,但却无法再信任她。我们的友谊已今非昔比了。”忠诚的确是维持友谊的重要条件。圣经告诉我们,大卫和约拿单甚至起誓要彼此保持忠诚!(撒母耳记上20:15-17)可是,如果朋友泄漏了密事,友谊便就此告终吗?
未必尽然。不错,泄漏别人信托的密事是无法宽容的。但老实说,你把密事告诉朋友是否明智之举呢?箴言警告说:“往来传舌的,泄漏密事;大张嘴的,不可与他结交。”(箴言20:19)少年人往往尚未成熟到可以保守秘密的程度。青春期精神科医生安德森(Jane Anderson)进一步提醒我们:“甚至好友有时也会受到诱惑去泄漏密事,如果这样行可以赢得别人注意或提高自己地位的话。这并不意味到他[或她]便是坏人——只是未成熟而已。”解决方法可能是,你若有严重难题,不妨找个成熟的成年人商量。
别人若向你透露私人的密事又如何?要持守忠诚,“不可泄漏人的密事,恐怕听见的人骂你,你的臭名就难以脱离。”——箴言25:9,10。
‘我感到窒息’
每当乔尔想和别人一起——或者只是想独处——乔尔的朋友就表示不高兴。结果,乔尔开始感到大受压力和挫折。
人若对待朋友好像对方是自己独占的私有物一般,就可能把友谊扼杀了。诚然,密友若开始与别人来往,感到伤心和不安是自然的事。可是,表现强烈的占有欲能够改善事态吗?不能,正如箴言25:17说:“你的脚要少进邻舍的家,恐怕他厌烦你,恨恶你。”
耶稣与他的使徒约翰特别亲近。(约翰福音13:23)不过,耶稣并没有疏远其他的人,反之他宣布说他的所有门徒都‘是他的朋友’。(约翰福音15:14)同样,即使是最亲密的友谊也应该为别的友谊留些余地。不错,圣经鼓励基督徒要‘扩宽’自己的友谊范围。——哥林多后书6:13。
一个占有欲强的朋友若令你感到窒息,那又如何?若然,你就“应当直接跟他理论”,让对方知道你的感受。(箴言25:9,《当代圣经》)你对别人和其他的事表示兴趣也许使你的朋友颇感痛苦。对方也许担心你们的友谊会就此结束。你可以对朋友保证事实并非如此,你只是希望扩大友谊的范围而已。
缺乏尊重
研究家扬尼斯(Youniss)和斯莫拉(Smollar)发现,“缺乏尊重”乃是青少年朋友发生冲突的最普通原因。‘他用坏话骂我!’或‘她当着大家丢我的面子!’都是常见的诉苦。当然,被所爱的人以不敬的态度对待是令人伤心的事。可是,我们所受的待遇往往反映出我们怎样对待别人。耶稣说:“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你需要在友谊方面更努力把金规实践出来吗?——马太福音7:2,12。
也许你要考虑的另一个问题是,你是否由于说话喋喋不休或信口开河而成为别人嘲笑的目标。(箴言15:2)若然,你就要改弦易辙才行。耶稣在地上时甚至受仇敌所尊重。但这并非因为耶稣到处要求人这样待他。不,这完全是由于他的行事方式赢得别人尊敬的缘故。你若在“言语、行为”上立下成熟基督徒的榜样,就能赢得同样的尊重。——提摩太前书4:12。
不过,对方的不敬若完全是无理的,那又如何?再次,这是鼓勇发言的时候。‘转过脸来’未必意味到默然逆来顺受。(马太福音5:39;可参看哥林多后书11:20。)何不对你的朋友“说实话”,让对方知道自己的行动对你有什么影响呢?(以弗所书4:25)讨论事情时要保持冷静,动机在乎恢复友谊而非存心报复。
《青少年》杂志有一篇文章提议要“努力避免说:‘你把我看得一钱不值’一类的话。相反,要把话题集中在自己的感受之上:‘你在其他女孩子面前对我揶揄或不瞅不睬,使我感到伤心难过。你好像对我不再关心了。我们可以谈谈这件事吗?’”
萨曼蒂曾经不得不和一位朋友作过这样的严肃交谈。她发现朋友在她背后说她坏话。她回忆说:“我初时感到很紧张,但这样行是值得的。”萨曼蒂获知原来其中有些误会,朋友的批评也不像她听说的那么刻薄。(箴言15:22)萨曼蒂声称,“如今我们的感情比以前更好。”
无可否认,朋友间的冲突并非全都有这么令人欣慰的解决方法。你的朋友若不愿改变,或者事实证明他为人自私、缺乏体贴或漠视你的感受,可能就是你向别处寻求友谊的时候了。(箴言17:17)可是,凭着决心和双方的努力,友谊通常是可以挽救的。鉴于良好友谊所带来的深切喜乐和满足,这样行岂不值得吗?——箴言27:9。
[第20页的图片]
占有欲强的人把朋友看作私人所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