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7 12/8 16-18页
  • 法语圣经挣扎求存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法语圣经挣扎求存
  • 警醒!1997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掀起战幕
  • 捍卫圣经
  • 惊险的斗争
  • 反击
  • 最后一击
  • 勒菲弗尔·戴塔普尔——他希望人人都明白上帝的话语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16年(公众版)
  • 意大利语圣经面世荆棘载途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05年
  • 他们阻止平民阅读上帝的话语
    警醒!2011年
  • 奥利韦唐——“微不足道的小小翻译员”翻译法语圣经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11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7年
《警》97 12/8 16-18页

法语圣经挣扎求存

《儆醒!》驻法国通讯员报道

世上有一亿多人说法语。即使你不是操法语的人,你仍会发现,法语圣经挣扎求存的经过荡气回肠,感人至深。在一定程度上,这项记载跟宗教自由也是息息相关的。许多世纪以来,曾有不少法语圣经在无情的仇敌和假朋友手中化为灰烬。虽然险阻重重,翻译和印制圣经的人仍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力求保存这部圣经。

12世纪期间,部分圣经已被译成多种通用语言,包括法语。虽然天主教会视某些团体为异端分子,但这些团体仍向人大力推介圣经,可是法语圣经要到19世纪才广泛地分发出去。从这段长达多个世纪的过渡期看来,法语圣经必然经历不少灾劫才得以留存下来。

最早期的法语书刊包括一部约莫在公元900年出版的圣经辞典。这部辞典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天主教会所使用的拉丁语圣经。当时一般平民都不懂拉丁语,不同地区的人操不同的方言。因此他们无法读到上帝的话语,阅读圣经仅是那些通晓拉丁语的教士的特权。

公元842年,第一份法语官方文献面世。官方无形中默认,大部分人已经不再说拉丁语了。公元880年左右,许多以宗教为题材,用日常用语写成的诗在法国出现;但法语圣经译本则要两个世纪后才得以面世。这批最早期译本包括了12世纪初译成诺曼法语的部分圣经译本。

掀起战幕

彼得·瓦尔多是12世纪法国中部里昂的商人。他率先不遗余力地推动,把圣经译成法国人能够看得懂的译本。瓦尔多大力资助,把部分圣经翻译成法国东南部所说的方言——普罗旺斯语。1179年,他在第三轮拉特兰会议中把完成的部分圣经译本呈交教宗亚历山大三世。

后来,教会谴责瓦尔多,指他和跟从者都是异端分子,教士把瓦尔多资助翻译的圣经付之一炬。从那时起,教会竭尽全力不让上帝的话语落在平民手中。

1211年,教会在法国东部的梅斯市公开焚烧圣经,此举更明确地把教会的立场表明出来。1229年,图卢兹会议宣告,不准平民使用日常用语圣经。接着1234年在西班牙举行的塔拉戈纳会议甚至禁止教士拥有罗曼语(由拉丁语发展出来的)圣经。

虽然遭受这样激烈的反对,第一部法语圣经译本仍在13世纪后半叶面世。这部译本的译者姓名保密,但分发量十分有限。直到当时为止,平民根本没有机会读到圣经;因为圣经都是用手抄的,价格昂贵,数量有限,几乎只有贵族和教士才能拥有圣经。

捍卫圣经

谷登堡(古腾堡)约在1450年发明印刷机和活字印刷。法国大受欧洲的印刷革命所影响。当时有三个法国城市——巴黎、里昂和鲁昂——成为印刷圣经的中枢,捍卫圣经的堡垒。a

直至当时为止,翻译法语圣经所用的母本是拉丁语《通俗译本》。但经过千多年辗转传抄,这部拉丁语文本已有许多手民之误,可是教会照旧沿用《通俗译本》。不管怎样,法国天主教徒勒菲弗尔·戴塔普尔决心让人人都读到圣经。于是他根据希伯来语和希腊语的手抄本,着手把《通俗译本》的一些手民之误更正过来,并在1530年把《通俗译本》译成法语。此外,他还把教会加插在《通俗译本》的教义注释通通删去。

不久,勒菲弗尔的译本就遭受抨击。这批圣经部分要在法国以外的地方印制。教会把这部译本列为禁书。有一段时期,勒菲弗尔要跑到斯特拉斯堡躲避,当时斯特拉斯堡是法国东部的自由帝国直辖市。虽然这样,勒菲弗尔的译本仍不失为一部杰作。

第一部根据原语翻译的法语圣经于1535年出版。译者是法国基督新教徒皮埃尔-罗贝尔·奥利韦唐。他是宗教改革家约翰·加尔文的表亲。由于教会剧烈反对,这部译本不能在法国付印,而要改在瑞士纳沙泰尔这个崭露头角的新教社区印制。奥利韦唐的法语圣经译本就成了许多后来翻译的法语和其他语文圣经的范本。

惊险的斗争

1546年,法国有些勇敢的印刷匠跟多雷一样,因印制圣经而被人捆在柱上活活烧死。尽管《通俗译本》有不少手民之误,1546年召开的特伦托会议重新确认这部译本的“可靠性”;从那时起,教会更坚决反对日常用语的圣经译本。1612年,西班牙异端裁判所更展开狂热运动,消灭坊间的圣经译本。

有时迫害促使人想出一些别出心裁的主意来。“发髻”——他们印制一些小得可以藏在女子发髻里的圣经。1754年,部分希伯来语圣经和希腊语圣经被印成一部大小只有3厘米×5厘米的书。

反击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情势改变了。圣经遭受多个世纪猛烈攻击之后,现在情势开始变得对它有利。法国革命之后,法国人拥护新的理念和崇拜自由,教会要反对人翻译圣经就不那么容易了。因此,1803年,一部基督新教新约圣经在法国印制,这是125年来第一部面世的基督新教圣经。

多个圣经公会也联手鼎力帮忙。1792年,法国圣经公会在英国伦敦成立,它的宗旨是“尽力使所有无法读到圣经的法国人都能用自己明白的语文读到这部神圣珍宝”。其他圣经公会也加入为法语圣经作战到底。他们终于达到目标,成功印制和分发法语圣经。

最后一击

天主教会不肯改变立场,它已无法“力挽狂澜”。在整个19世纪,教宗发出一连串教令,不留情面地严禁坊间圣经译本。最迟到1897年,教宗利奥十三世重新“严禁一切非天主教译者所翻译的任何语文圣经译本,至于罗马教宗多次谴责、圣经公会出版的圣经更不用说了”。

可是,由于圣经公会出版的基督新教圣经价格廉宜,天主教会不得不让天主教学者把圣经译成法语。1894年出版的奥古斯丁·克朗蓬的译本初版共有七册,后来(1904年)合成一册。这是第一部根据原语翻译的法语圣经。值得留意的是,这部译本加插了许多学术上的注脚,此外,克朗蓬广泛地使用法语形式的上帝名字,耶和华。

最后,教廷作出一百八十度的转变。1943年,梵蒂冈终于发出《凭着圣灵之助》通谕,定出把圣经译成当地语文的守则。自那时以来,许多天主教译本陆续面世,包括通行的《耶路撒冷圣经》在内,这些译本先译成法语,然后再译成其他语文,包括英语。

一部曾帮助全球说法语人士的圣经是法语版的《圣经新世界译本》。这部法语译本全书于1974年初次发行,然后在1995年印行修订版。迄今,《圣经新世界译本》已经译成许多种文字。在所有不同文字的版本中,但凡上帝名字耶和华在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圣经出现过的地方,《圣经新世界译本》都把这个名字通通恢复过来,借此把一切功劳归于圣经的作者。《新世界译本》的法语版已经印制了五百多万本。无可置疑,在这场挣扎求存的斗争中,法语圣经的确赢得了辉煌胜利。

[脚注]

a 1552年,西班牙异端裁判所下令搜集外国圣经;塞维利亚仲裁法庭报道,百分之90被充公的圣经都是法国印制的,由此可见,法国的印刷术多么了不起!

[第16页的图片]

1530年出版的勒菲弗尔·戴塔普尔译本

[第16页的图片]

1535年出版的奥利韦唐译本

[第17页的图片]

一部罕有的“十三世纪圣经”

[第17页的图片鸣谢]

Bibles: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