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朋友——何以如此难寻?
“我要有百万良朋。”巴西的一首流行歌曲这样说。但朋友究竟是什么?有时“朋友”一词被人用得如此随便,以致可以指任何相识而不怀有敌意的人。可是,真正的朋友并非仅是泛泛之交而已。论到友谊,培根(Francis Bacon)写道:“友谊使喜乐加倍,使忧伤减半。”
不错,真正的朋友可以增加你的快乐,在有需要时则帮助你应付忧伤。因此,没有朋友的人就无法完全快乐。可是,今日世上有千百万人埋怨很难寻得真正的朋友。
何以真正的朋友如此难寻
圣经预言今日一般人会“专爱自己、……自夸、高傲、……忘恩负义、不[忠]、没有亲情、不肯和解、恶言中伤、不能自律、横蛮凶暴、不爱良善、卖主卖友、容易冲动、傲慢自大。”(提摩太后书3:1-4,《新译》)因此,难怪忠贞的朋友如此难寻!一般人的环境妨碍他们养成作真正的朋友所需的各种品德。
但还有其他的因素。有些人很肤浅,他们所关心的只是生活上外表的事物。其他的人则不愿意作出友谊所要求的牺牲。现今我们时常听见的劝告是“不要惹麻烦!”世人对物质的重视也使友谊大受影响。人们时常宁愿拥有东西——甚至猫和狗——过于与人交往。他们对人所表现的爱意时常是浮面的。正如一位年长的妇人评论说:“他们的爱是保持相当距离的。”甚至在人们惯于拥抱和接吻的文化中,人在有真正需要时也可能发觉缺乏来自朋友的真诚支持。
缺乏时间也是友谊时常遭遇的另一个障碍。在忙碌的生活中,人们时常忙到没有时间或精神去培养友谊。或者有些人觉得朋友必须受到隆重的款待,因此认为自己没有经济能力去培养友谊!
肤浅的友谊
可是有些人声称他们的确有朋友。但这种关系究竟有多深呢?人们对别人发生兴趣时常是因为对方能够提供的东西而非由于对方的为人。这样的友谊可能颇为短暂,因为“朋友”一旦不再有用,就随即被人抛弃了。
甚至具有共同的兴趣亦不一定足以维持长久的友谊。《巴西先驱报》有一次报道两个“密友”喜欢一同上酒吧买醉及在周末开怀痛饮。可是有一次他们为了两人中谁更具有男子气概的问题发生争执。为了证明自己的声称,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连发数枪。杀人者后来说他杀了自己“最好的朋友”。
可是,虽然友谊遭遇这么多困难和障碍,事实仍然是:人人都生来便需要有朋友。那么,我们可以从何处及如何寻得真正的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