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自己的宗教很满意!’
耶和华见证人上门探访你时,你曾经说过上述这番话吗?你也许补充说:‘我父母和祖父母对我们的宗教很满意。因此我何必改信别的宗教呢?’
诚然,我们从父母的智慧和经验获益良多。但这是否意味到跟从他们归信同一的宗教必然是明智的选择?我们无疑不会仿效父母或祖父母的每一项行动。为何不然呢?因为知识和了解是日新月异的。
举个例说:40多年前,病人可能仅因医药设备不足而死去。自从抗生素在1943年面世后,它曾救回无数生命。我们会仅因为祖父母对抗生素一无所知,就贸然拒绝使用抗生素吗?不然,我们保持头脑开明,客观地衡量各种新发明的可取之处。在宗教方面采纳同一的态度也是明智的。
使徒保罗的经验进一步表明祖宗所拣选的崇拜并不一定是蒙上帝悦纳的宗教。在保罗未归信基督教之前,他对基督的“道”反应极端暴烈,因为他曾“极力逼迫残害上帝的教会。”但何以如此呢?因为他‘对祖宗的传统十分热心。’他虔信以前的宗教,但这却阻碍他认识有关耶稣基督的真理——此举绝不会蒙上帝嘉许。——使徒行传9:1,2;加拉太书1:13,14。
你的宗教——凭拣选抑或凭机会?
就大多数的情况而论,人的确凭着机会归信某种宗教。这话是什么意思?你可能生下来便成为天主教徒、基督新教徒、印度教徒、道教徒或佛教徒,因为这是你父母所信奉的宗教。假设你生于别的国家或别的家庭里,你现在便也许热心信奉另一个宗教了。故此,你若认为你生下来即已隶属的宗教便自动成为纯真的宗教,这种想法合乎逻辑吗?
不论你是否一生下来便属于现在的宗教,你可能仍然对自己的宗教很满意。可是,纯真的宗教是否仅凭个人的见解或品味去决定呢?这种方针正确可靠吗?
也许我们可以用食物为例加以说明。让孩子告诉你他喜欢哪一样——一块蛋糕抑或一碟菠菜。他很可能挑选蛋糕。但这个选择最富营养吗?同样地,符合你个人品味的宗教未必能够为你带来最大的属灵裨益。——请参阅罗马书10:2,3。
宗教是不能仅凭主观作决定的。宗教关系到对上帝的崇拜,因此必须蒙上帝悦纳才行。所以,关键不在于我是否很满意自己的宗教。反之关键是,我的宗教真的蒙上帝悦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