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希罗族的印第安人对真理有良好反应
一个老妇坐在一棵巨树的荫下。她身穿黑色长袍,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似的。她操着一种我们从未听过的方言,热诚地说:“请再回来。”她指着坐在周围的50个族人,补充说:“我们所有人都想你们再次回来。你们每周都来吧!”
这些人是谁?何以他们虽与我们素不相识,却如此渴望我们再次回去?我们曾花了一天的时间向瓜希罗族的印第安人传道。这些印第安人居住在哥伦比亚东北部与委内瑞拉西北部接壤的瓜希拉半岛。现在,就让我们把当天的经过告诉你们吧。
起初的印象
我们从委内瑞拉的首都加拉加斯出发,第一站是马拉开波镇。我们驾车入镇时看见三个身穿彩色长袍的少妇在路上行走。她们的外貌跟普通一般委内瑞拉人不同——双颊隆起、皮肤深褐、头发直而乌黑。我们看见她们那轻快、优美的步伐,不禁对我们首次遇见的这些瓜希罗族印第安人产生了好奇心。
我们前往瓜希拉半岛的早上,天色晴朗,一片恬静。我们一行50人,在阳光尚未太热之前便登上公共汽车。我们正参与一项全国性的特别运动,将圣经的信息带到委内瑞拉境内的僻远地区。享有这项特权令我们十分兴奋。我们向着哥伦比亚边境的帕拉瓜昌镇进发。
离开马拉开波镇之后,我们经过许多细小的城镇和乡村,每个城镇都有一个市场和若干摊子,售卖织成的草鞋和色彩鲜艳的长袍(称为曼塔)。每条村落都有一个整洁的中央广场和一所色调柔和的教堂,使村落显得风光如画。当地所有人都具有印第安人的面貌特色。虽然他们跟我们的外貌有很大差别,我们却必须记得,他们其实是委内瑞拉最早的居民。
找寻住宅
最后我们抵达目的地。司机将我们所乘坐的公共汽车驶往路边,停泊在一棵巨树荫下的矮墙旁。墙的另一边是乡村学校——由于是星期天,所以没有开课。
我们分成两队,朝着相反方向去找寻住宅。我们邀请所有人出席当日下午三时在校园内以瓜希罗语举行的公众演讲。我们的同伴伊芙琳达是一位瓜希罗族的印第安人。我们希望她在场会使我们较易受人接纳,因我们虽懂得西班牙语,却对瓜希罗语一窍不通。
我们一旦离开乡村,往往要走很长的路才到达另一所房子。我们沿着一条又长又直、两旁有茂密树丛的路前行之际,有一个大约十岁的男孩在我们旁边跟着走,并且以好奇的眼光望着我们。伊芙琳达微笑地用瓜希罗语向他解释我们探访当地的目的。男孩名叫奥马,我们邀请他出席演讲之后,他便跳蹦蹦地跑开了。
我们转入岔路,沿着一条因不久之前下过雨而仍然潮湿的泥路前行。我们后来获悉,原来这是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之间的走私小径。沿途充满青葱植物的芳香。尽管潮湿、高温的天气使我们感到有点闷热,却绝没有令我们热心冷却下来。无论如何,我们沿小径经过茂密的热带树林之后,忽然眼前呈现了一大片空地——典型的瓜希罗族家宅。这顿时使我们把一切不舒适的感觉都忘掉了。
与瓜希罗族人面对面交谈
大约有十多头身上有美丽的白、黑、棕色斑纹的山羊卧在树荫下,尽情地咀嚼着。一个妇人躺在悬于两棵树之间的吊床上,正给她的婴孩喂奶,两个幼童则在附近玩耍。附近有一间用泥和竹搭成的房子,屋顶用茅草覆盖,四面有用竹杆和铁线筑成的篱笆围住。那里有几间棚屋。其中一间显然是厨房,棚里有柴烧着,周围放着一些大锅。附近挂着一些正在晾晒的山羊皮。
一个男子站在闸口,看见我们行近,便跑上前把两张凳放在吊床上的妇人附近给我们坐。伊芙琳达于是用他们的方言跟男子和妇人打招呼,并用《永远在地上享受生命!》的图画册子向他们解释圣经所提出的未来希望。鉴于这地方弥漫着一片和平气氛,我们意识到诸如国际危机和贫民区内劫案猖獗一类的话题对这地方的人并不适合。我们当中有一位见证人解释,由于瓜希罗族印第安人的性格比较害羞,我们必须起头便对他们表现亲切和个人的关注。她说:“我们时常问及对方家人的健康;若最近下过雨,则问问他们的收成如何和诸如此类的事。这为我们打开话题,对他们谈论上帝的王国,告诉他们耶和华不久便会将所有痛苦和他们特别害怕的魔鬼撒但消灭。”
伊芙琳达一边讲,她的听者一边表示同意,后来更有另一个妇人和几个孩子也加入讨论。我们在较早时候获悉,瓜希罗族的法律容许男子多妻。这个家庭的情形莫非正是如此?这使我们不禁想起依妮。她是个21岁的瓜希罗族漂亮少女,住在马拉开波。一位富有的瓜希罗族男子想以重金娶她为妻,但她的父母——他们不是耶和华见证人——却对这件事意见分歧。尽管依妮的母亲同意这头亲事,她的父亲却不赞成。原来求亲者已经跟依妮的姐姐结了婚!
伊芙琳达讲完传道演讲之后,男子留下了一本册子。站在他后面的妇人也想要一本,我们很乐意满足她的需求。这时其他的传道员已经越过我们继续前行,于是我们邀请这家人出席下午的演讲,然后便向他们告辞了,因为我们不想在人地生疏的郊区与其他人失散。
我们当中的一位见证人向我们叙述他的经历。一位躺在吊床上的男子非常留心聆听他说话;男子的妻子更奉上饮品招待——两杯以磨碎的粟米制成的饮品,称为芝查。弟兄礼貌地将饮品接过来喝下。后来他那瓜希罗族的同伴玛加莉向他解释饮品是怎样制成的,他顿时变了脸色。玛加莉看见禁不住笑起来。原来当地人通常是用牙齿将粟米嚼碎的!
另一位印第安男子显然对弟兄们亲自上门将圣经的信息传给他一事十分体会。他从吊床上下来,穿上衬衣,亲自带领他们前往一个他们没有留意到的村落。
我们经过另一片住宅空地时,有些见证人正在与那个家庭的成年人交谈。我们看见一群赤裸的孩童静静地站在树荫下。他们都腹胀如鼓,后来我们获悉原来这是由营养不良和寄生虫病所促成的。这里有许多家庭均没有自来水和电力。当然,这意味到没有冰箱、风扇或电灯。
意想不到的结果
早上的时间过得很快,不久我们便回到公共汽车上用午膳了。我们不禁纳罕,我们邀请了很多人前来聆听下午的圣经演讲,到时会有多少人出席呢?
一位瓜希罗族的弟兄以当地方言预备了一个45分钟的演讲。但是到下午2时45分,我们仍然纳罕听众是否仅限于我们这些乘公共汽车前来的人。但是绝不然!首先有一个小家庭羞答答地走进校园。我们人人都上前欢迎他们,这必然令他们大感惊讶。在接着的几分钟有更多人陆续抵步,有些显然行了颇远的路而来。住在我们所探访的空地上,养了十多头山羊的家庭也在场!当时躺在吊床上的妇人,现在穿上漂亮的黑色曼塔,看来简直判若两人!连我们在路上遇到的奥马也在场,而且看来是独自一个人来的。其他人也陆续抵步,他们把校园内混凝土的梯阶当作座位坐满了。至此友善的公共汽车司机开始从车上搬出一些座位来,让到场的人可以安坐聆听演讲。
埃华特发表圣经演讲时,总共有55个瓜希罗族的印第安人在座聆听。可是,他们并非总是安静地坐着。如果他们同意讲者所提出的一个论点,通常就会咕咕噜噜地表示同意。当讲者指出罪恶行将被铲除时,本文起头所提及的老妇插咀说:“不错,这里真的有许多罪恶。”她的声音响亮到全场的人都可以听见。“事实上,如今也有些恶人在座。我希望他们留心听清楚!”埃华特弟兄机巧地表示他已听见她的评论,然后便继续讲下去。
演讲完毕之后,一位弟兄准备拍照留念。瓜希罗族人很喜欢拍照,并且问拍下一张相片时他们是否应当举起《享受生命》这本册子。之后,有些人逐渐离去,但仍有大约一半人留下来送我们登上公共汽车。他们要求我们答应再次回来,然后站着向我们挥手,直至不再看见汽车为止。
我们乘车离去时,不禁想到我们能够将上帝王国的好消息带给这些人实在是一项特权。有许多人是首次听见好消息的。马拉开波的见证人已在谈及下次的探访了。这个故事还有进一步的发展吗?
成功的结果
弟兄们在两个星期后回去,分发了大量圣经书刊,回去探访了多位对圣经感兴趣的人,同时也建立了好些圣经研究。再者,总共有79位印第安人出席第二次在户外举行的公众聚会。当日,弟兄们告诉在场的人,他们会在三星期而非两星期后才回来,因为他们要出席一个环务大会。这令印第安人大吃一惊,其中一个说:“你们还未回来,我们可能已经死了!”他们询问什么是环务大会。令人欣慰的是,他们竟然也想出席大会!我们作了安排,使他们当中有34个人得以出席马拉开波的大会,并且由操瓜希罗语的弟兄协助他们了解西班牙语的节目。
耶和华的旨意“是要各式各样的人得救,并且对真理获得确切的认识。”(提摩太前书2:3,4,《新世》)见到瓜希拉半岛上渴慕真理的印第安人有如此优良的反应实在令人鼓舞!
[第26页的附栏]
圣经真理使生活更丰富
两位瓜希罗族少年,爱丽斯和玛格丽特,很高兴见到《永远在地上享受生命!》这本册子。但她们有一个难题,原来她们不识字。但探访她们的见证人主动提出帮助,借着题名为《学习读书写字》的册子教她们识字。不久之后,两个女孩很高兴能够写字了,并且学会了准确地读出耶和华的名字。
随着她们不断进步,她们对圣经所提出的奇妙希望大感兴奋。她们尤其受全人类都会得享自由的应许所感动。她们解释说:“对我们这些十余岁的少女来说,这里的生活是十分可悲的,我们通常很年幼便要嫁出去,同时也经常面对遭人强奸的危险。”
对爱丽斯和玛格丽特来说,一件令她们兴奋的大事便是出席在马拉开波举行的环务大会。她们的面部表情充分反映出她们内心的喜乐,尤其在唱诗歌的时候。每逢见证人上门与她们读圣经,她们总是在门外热切等候;她们也从没有错过在村内举行的公众演讲。这两个少女觉得,借着认识耶和华上帝和他的旨意,她们的生活的确比以前丰富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