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96 10/1 24-28页
  • 整家人团结地事奉耶和华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整家人团结地事奉耶和华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6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认识真理
  • 喜乐的全时服务
  • 环境改变,依然喜乐
  • 孩子的决定
  • 成功的秘诀
  • 这会是你的最佳事业吗?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01年
  • 你能献出自己吗?
    王国传道月报-2001年
  • 伯特利服务——需要更多志愿工人
    王国传道月报-1995年
  • 欢迎参观!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10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6年
《守》96 10/1 24-28页

整家人团结地事奉耶和华

安东尼奥·圣莱里自述

爸爸在1919年离开意大利,当时他17岁。为了追求较好的生活,他迁到巴西去。后来,爸爸在圣保罗州中部一个小镇经营理发店。

1938年某天,一个男子来理发店,留下了一本《巴西利拉译本圣经》给爸爸,当时我七岁。两年后,妈妈患了重病,一直缠绵病榻。妈妈染病之后,爸爸也病倒了。于是爸爸带着妈妈,姊姊安娜和我,举家迁到圣保罗市,住在一个亲戚家里。

我在圣保罗市念书。求学时期,我很喜欢看书,特别是以历史为题材的书籍。历史题材的作品有时会提及圣经,这引起了我对圣经的兴趣。有一次,我在圣保罗市公共图书馆借了一部小说,书里好几次提到登山宝训,于是我决定直接从圣经读读耶稣的这个演讲。我记得爸爸以前有一本圣经,于是翻箱倒箧、四处寻找,终于在一个大皮箱底找到那本搁了七年的圣经。

我们整家人都是天主教徒,所以从来没有人鼓励我阅读圣经。我只好自己学习查阅章节。我不但喜欢阅读登山宝训,连马太福音和圣经的其他小书也爱不释手。耶稣的教训和他所施行的奇迹令我印象难忘。

我渐渐发觉,天主教的信仰跟我在圣经里读到的教训大为不同,于是我转而加入长老会,安娜也跟我共同进退。可是我始终无法摆脱内心的空虚。17年来,我一直热切地寻求上帝。(使徒行传17:27)一天晚上,我望见繁星密布的天空,心里闷闷不乐,反复地想:“为什么我会活在世上?人生到底有什么目的?”我在后院一个清静的地方跪下祷告,说:“主上帝!你是谁呢?我怎么能够认识你呢?”我的问题不久就得到解答了。

认识真理

1949年某天,爸爸刚下车,一个年轻女子迎面而来,向他介绍《守望台》和《儆醒!》杂志。爸爸订阅了《守望台》,还请她来我家探访。他告诉这位女子,家里的两个孩子正参加长老会的聚会。后来,这位女子来探访我们,留下了《儿童》这本书给安娜,并开始跟她研读圣经。后来我也加入她们的讨论。

1950年11月,我们首次出席耶和华见证人的大会。大会发行了《“以上帝为真实”》这本书,于是我们用这本书作为研究圣经的课本。不久我们就看出自己所学到的确是真理。1951年4月,我们以水浸礼表明自己献身给耶和华。爸爸在几年后也献身事奉耶和华。爸爸在1982年去世,至死保持忠心。

喜乐的全时服务

1954年1月,社方接纳我的申请,派我到耶和华见证人的分社办事处(称为伯特利)服务,当时我只有22岁。我抵达分社办事处,发觉分社监督查理德·马查不过比我大两岁,令我大感意外。1955年,巴西需要更多环务仆人(当时周游监督的称呼),我跟另外四个弟兄应邀从事环务工作。

我奉派前往南里奥格兰德州,当时那里只有8群耶和华见证人的会众。可是,仅18个月内,就有两群新会众和20个孤立的小组建立起来。目前耶和华见证人在当地已有15个环,每个环大约有20群会众!1956年尾,社方建议把我负责探访的环分为四个较小的环,分别由另外四位环务仆人负责探访。然后,社方指示我返回伯特利接受新的委派。

令我喜出望外的是,社方派我到巴西北部担任区务仆人。区务仆人的工作是周游探访若干个环。当时巴西有1万2000个耶和华见证人,全国有两个区。查理德·伍特克负责探访巴西南部,我就负责探访巴西北部的地区。我们在伯特利接受训练,学会怎样用放映机播放耶和华见证人制作的两部影片:《新世界社会的活动》和《新世界社会的快乐》。

在以往,我们乘搭的交通工具跟现在的大为不同。当时没有见证人有汽车,我得利用各种不同的交通工具,包括划独木舟、划艇、骑牛车、骑马、乘篷车或货车。有一次我要乘飞机,飞越亚马逊森林前往圣塔伦,这次旅程相当刺激。圣塔伦位于亚马逊河口的贝伦和亚马逊州的首府马瑙斯之间。区务仆人需要统筹区务大会的工作,但由于区务大会的数目不多,我花了不少时间放映社方的影片。在大城市里,前来观看影片的人数目多达几百人。

在巴西北部,最令我难忘的经验是探访亚马逊河沿岸的地区。1957年4月,亚马逊河的主流和支流泛滥,堤坝给淹没了。该年我正探访亚马逊河一带,有荣幸在森林里放映社方的影片。我在两棵树之间架起一幅临时银幕,放映机的电力来自一艘泊在附近河上的摩托艇。对当时大部分观众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看电影。

不久之后,我返回伯特利服务。次年,即1958年,我有荣幸出席耶和华见证人在纽约市举行的“上帝的旨意”国际大会。这个大会深具历史意义。大会为期八天,来自123个国家的代表云集杨基运动场和附近的马球场。大会最后一天的出席人数高达25万3922人。

环境改变,依然喜乐

返回伯特利之后不久,我结识了克拉拉·伯恩洪,我们在1959年3月结为夫妇。社方派我们到巴伊亚州从事环务工作,我们在那里服务了一年左右。当地的弟兄谦虚好客、热心为善,充满弟兄温情,我和克拉拉一想起他们就十分欣慰。他们虽然在物质上很贫乏,在王国工作上却果实累累。后来社方调我们到圣保罗州工作。1960年,我们正在圣保罗州服务,克拉拉怀了孕,于是我们不得不停止全时服务。

我们决定迁往克拉拉的家乡圣卡塔琳娜州定居。我们总共生了五个儿女。大儿子名叫格尔松。次子在1962年出生,名叫吉尔松。三女塔妮泰在1965年出生。四子塔尔乔在1969年出生。五女贾尼丝在1974年出生。凭着耶和华和他所提供的优良劝告,我们得以排除万难,“用耶和华的管教和思想规正”把孩子抚养成人。——以弗所书6:4。

每个孩子都是我们的心肝宝贝。诗篇执笔者的话正是我们的心声:“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诗篇127:3)不管我们遇到什么难题,我们都把儿女视为‘耶和华的产业’,把上帝话语的训示铭记于心。这为我们带来了丰盛的酬报。我们五个儿女全部都自愿献身事奉耶和华。见到孩子一个接一个表示要受浸,我们所感到的喜乐实在非笔墨所能形容。——传道书12:1。

孩子的决定

格尔松完成了一项电脑课程之后,告诉我们他打算加入伯特利服务。他决定投身全时服事职务而不是追求世俗的事业,我们高兴极了!可是起初格尔松不大适应伯特利的生活。他到伯特利服务四个月之后,我们前往探望他。告别的时候,他满面愁容,令我心如刀割。我从车上的后视镜看到他一直依依不舍地望着我们,直至我们驶过第一个拐弯为止。我泪如泉涌,不得不把车子停在路旁,待情绪平复下来后才继续上路,走700公里回家。

可是,格尔松终于学会喜欢伯特利的生活。他在伯特利服务了差不多六年后,跟海迪·贝塞尔结为夫妇。婚后两人继续留在伯特利服务。两年后,由于海迪怀了孕,他们离开伯特利。他们的女儿名叫钦蒂亚,现在已六岁了。钦蒂亚经常跟父母一起参加王国工作。

我们往伯特利探访格尔松之后不久,吉尔松告诉我们他也想到伯特利服务。当时他刚完成第一年的企业管理课程。他打算在伯特利服务一年,然后才继续攻读余下的课程。可是,一年后他的计划改变了,他决定继续留在伯特利。1988年,吉尔松跟慧维安·贡萨尔维斯结婚。慧维安是个先驱,即全时的传道员。婚后,他们一直在伯特利服务。

不过,我们的喜乐并非到此为止。1986年,三女塔妮泰完成绘图课程,决定加入先驱的行列。这令我们大感欣慰。三年后,塔妮泰应邀前往伯特利服务。1991年,塔妮泰跟在伯特利服务了十年的若泽·科齐结为夫妇。婚后两人继续在伯特利服务。

一天,塔尔乔对我说:“爸爸,我想到伯特利服务。”虽然这句话我和克拉拉已听过三次,我们仍然大感兴奋。社方接受了塔尔乔的申请,他在1991至1995年在伯特利服务。我们很高兴塔尔乔运用超过三年的时间参与伯特利服务。他以这个方式在年轻的日子把全副精力用来推广耶和华的王国。

幼女贾尼丝立志要事奉耶和华,她在13岁那年受了浸。有一年的时间,贾尼丝一面求学,一面做辅助先驱。后来,她在1993年9月1日成为我们加斯帕市会众的正规先驱。

成功的秘诀

有什么秘诀使整家人团结一致地敬拜耶和华呢?我认为并没有什么万灵的良方。耶和华在他的话语里提出健全的训示,让基督徒父母应用在家庭生活上。所以,我们所享的一切美好福分,功劳都该归给上帝。我们不过是尽量跟从他的指示罢了。(箴言22:6)我们的儿女都从我继承了拉丁民族感情丰富的特色,同时从母亲遗传了德国人实事求是的性格。但最重要的是,他们从我们获得一份丰富的产业。

王国事务是我们家庭生活的重心,但这样做有时并不容易。例如,在保持一个经常的家人研读方面,我们曾遇到不少困难。可是我们永不罢休。从孩子的婴儿时期开始,我们就带他们参加聚会,也参加大会。除非患病或有紧急事故,否则我们绝不会错过聚会。孩子年幼的时候,我们就带他们跟我们一起从事传道工作。

我们的儿女十岁左右就开始在神治传道训练班发表演讲。我们会协助他们准备第一次演讲,鼓励他们运用大纲而不是讲稿。第一次演讲之后,他们要自行准备。此外,每个孩子在10至12岁左右就开始经常参与服事职务。他们深知这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妻子克拉拉在抚养孩子方面功不可没。年幼的孩子脑袋像海绵一样,最易吸收新事物。因此,克拉拉在这段期间,每晚给孩子读圣经故事,然后逐个跟他们祷告。她善用社方的刊物,例如《从乐园的失落到乐园的复得》、《聆听伟大的导师》,以及《我的圣经故事书》。a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我们也运用耶和华见证人提供的录音带和录像带。

为人父母,我们从经验看出,要天天 留意自己的儿女。儿女需要父母的爱和关怀,也需要父母拨出时间跟他们一起。我们尽力满足儿女在这几方面的需要。我们觉得教养儿女责无旁贷,但也为我们带来很大的喜乐。

不错,父母要是亲身体验到诗篇127:3-5的话,就必然会感到心满意足:“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他所给的赏赐。少年时所生的儿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箭袋充满的人便为有福”。整家人团结一致地事奉耶和华的确令我们心满意足,其乐陶陶!

[脚注]

a 全部都是由守望台圣经书社出版。

[第26页的图片]

安东尼奥·圣莱里与他的直系亲属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