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78 11/8 6-9页
  • 营养不良——隐伏的疾病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营养不良——隐伏的疾病
  • 警醒!1978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难题的处理
  • 对原因的处理
  • 教育所担当的角色
  • 个人能够做些什么
  • 问题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警醒!2003年
  • 营养不良——遍及全球的隐患
    警醒!2003年
  • 保护你儿女的健康
    警醒!1982年
  • 你所吃的食物营养有多丰富?
    警醒!1995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8
《警》78 11/8 6-9页

营养不良——隐伏的疾病

《儆醒!》杂志驻菲律宾通讯员报导

小浓内的母亲颇为他的儿子担心。论年龄小浓内是比其他的小孩子细小,而且,他又不像其他小孩喜欢跳跑游戏。反之,他是无精打采和昏昏欲睡。他是那么瘦小以致别人似乎都可以看出他有多少根骨头。但是他要食东西时他母亲时时都给他食到饱。他的头发是稀疏的,四肢带浮肿。最后,他的母亲带他去看医生,这个时候才发现他是患着世界上最普通的疾病之一——营养不良那种潜行着的疾病。

去年有一项估计指出,全人类中也许有八分之一的人正患着这种病。虽然最近联合国的报告说,有九千万像小浓内一样的小孩子正患着或深或浅的这种病。诚然,营养不良是二十世纪的一个伤脑筋的难题。

根据菲律宾营养中心最近的一本出版物,“营养不良是一种由于缺少或过多(如脂肪过多)人体所需的某些重要营养物所造成的不健康状态。”大多数人都知道食物是由各种元素,例如蛋白质、卡路里(热量)及维他命等所构成,它们都是人在健康和生长上所必需的。一个人如果在正确的数量上缺少这些元素,他们可能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特别是在生长中的小孩子。

在像小浓内一般的小孩子中,营养不良的症候,可能是发育不完全,体重的不断下降,智力低能,传染病抵抗力弱或者更导致肺炎及肺结核。至于成年人若是患营养不足的病便会损害他们身心的发展和生产力,缩短他们的工作年数和招致缺乏发明力和想象力的结果。此外,尚会有其他的症候如甲状腺肿(缺少碘),失明(缺少维他命A)和缺乏持续力(缺少铁质)等。

根据世界银行最近的一份农村经济报告估计,这个病每年耗费菲律宾大约四十亿菲元(约五亿四千万美元)。菲律宾大约共有九百万六个月至六岁大的小孩子,其中有大约超过二百万人是患着或深或浅的这种营养不良病。他们四个人中有三个人是患贫血症,有同样数字的人患维他命A缺少症。在菲律宾政府每年所登记的死亡人数中,有百分之五十是在五岁以下死亡的,而其中有一半则是死于营养不良。只有少过三分二的小孩子是达到被认为是“发育情形适宜”的。

难题的处理

有许多国家,包括菲律宾在内,正在致力于扑灭营养不良的工作。菲律宾现在已设立了一个特别的组织。他们正深入民间,到各城镇和乡村去,目的在寻出难题的症结和解决的方法。

在一个拥有四千二百万人口的国家中,你会怎样去找出谁正患着营养不良病呢?在菲律宾他们已经展开一个称为“添崩”的体重作战计划,集中全力在小孩子方面,尽量向未到学龄的小孩子着手,个别地找出他们的体重以及决定谁正患着营养不良病。在一个典型的村落里,七个月大的婴儿中有百分之五是患着第三级的营养不良;百分之二十二是患着第二级和百分之五十是患着第一级。按照这个标准,一个营养充足的小孩,他的体重应该是在他的理想体重的百分之九十一至一百一十之间。若是体重只及百分之七十六至九十之间便算是患第一级营养不良;百分之六十一至七十五就是第二级而百分之六十或以下的便是第三级。

他们会对患着严重的营养不良病的小孩施行食物的抑遏计划或紧急治疗法。此外,他们另外有一个一般性的计划,目的在消除营养不良的原因。例如,对一个像小浓内一般严重地患着营养不良症的小孩,他们会施行一个临时的食物辅助计划或者给他本地出产的食物或由外国捐助的食物。他们会教他的母亲怎样去喂养小孩使他们可以康复而不致复发。例如教他们的母亲怎样去使用米、玉蜀黍、马铃薯及糖、熟鱼、干鱼粉、扁豆或其他干豆以及煮食的油等去喂养小孩。若是可能,他们会将严重的患者送到医院中一间专为营养不良的小孩而设的病房以及使他迅速康复。不过,有时当政府插手去帮助一个小孩子时他们的父母便以为他们再不需负什么责任了。所以,帮助父母养成一种责任感亦是这个计划的一部分。

对原因的处理

大概这个计划的更远大目标便是要消除营养不良的原因。它的原因之一便是贫穷。可是如果所赚来的钱只够买食物又怎么办呢?

在菲律宾的碧高尔区,有一群研究员会使用一个称为“达尼亚尔的程序”去求教电脑,借此以检讨这个难题。他们将当地出产的所有食物都放入电脑的记录内。他们曾打算足以使一个六口之家有足够的营养的最平宜食谱。但是以当地的平均工资而论,即使他是一个购物的能手亦不能供给他一家所需的食物。根据电脑,他们最多只能够供给家人所需的百分之八十二的卡路里,百分之八十九的蛋白质和甚至更少的其他营养物。只有在维他命C和铁质方面他们能够得到足够的供应。

为了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难题,他们便鼓励乡村中的家庭和社团去善用他们现有的小块空地以便种植粮食使自己能够自给自足。他们更敦促各学校去实施园艺计划,致力于教育儿童和增加当地粮食的生产工作。此外,政府亦计划将大城市内贫民区中穷苦的家庭移到别的地方,协助他们去独资或合作经营生意使他们能够有较好的收入。

教育所担当的角色

此外,一个教育运动亦已在各学校展开。他们通过新闻媒介等向人民解释一个家庭需要些什么食物。大致上说,食物是分为三部分。(一)是助长发育的(二)是产生精力(能)的(三)是调节性的。调节性的食物是富于维他命和矿物质的。它们对于防止痛楚、夜盲、贫血、甲状腺肿和脚气症是有效的。以菲律宾来说,助长发育的典型食物是肉、鱼、奶,豆、硬壳果仁和鸡蛋。其次,产生精力的食物是包括米、玉蜀黍、面包,面条、椰子油、糖和马铃薯及甜薯等。至于调节性的食物就是青菜,南瓜和红萝卜以及各种水果如芒果、蕃石榴、西瓜、木瓜和香蕉等。

食物的适当处理也很重要,因此,他们就鼓励主妇们在剥开蔬菜之前要彻底用水洗净和立即加以煮食,否则便可能失去蔬菜中可以被水溶解的矿物质。

此外,年青的营养家并致力于教育老一辈的主妇们怎样去煮食。但是他们并不是时时受人欢迎。有一次,在一个烹调表演中,一位老婆婆大声说:“为什么我现在要在这个年龄去学习不同的煮食方法呢?我曾用我的方法去养大我的儿女,现在我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去养育他们的儿女。他们大家都欢喜我所煮食的东西。假如我现在要改变我的煮食方法,恐怕他们会不喜欢食。到时他们就会变成更瘦而你们的难题也便更大了。”

有些父母是不相信他们的儿女正患着营养不良症的。有一个地区,当我们在当地的未到学龄的小孩子中发现有百分之八十是患着营养不良病时,当地的父母们竟以为自己的儿女是正常。

还有,有些像小浓内的母亲一样的父母,是低估了小孩子对蛋白质的需要。事实上,称为“瓜司柯尔哥尔”这个极端缺少蛋白质的病名据说就是来自非洲。意思是指“当第二个婴孩出世时较大的孩子所生的病”,即是说,当孩子断奶时——好多时是由于新婴儿出世需要母亲喂奶之故——他能够得到的营养只是一些被水冲淡的牛奶和粥水而已。有时他要到满一岁之后始能得到硬粮。不错,当小孩子食饱肚时他不会叫饿,但是慈爱的母亲却不知道他的孩子是营养不足。

在某种情形下,一家人可能一齐同坐,共食有饭有鱼的家常便饭。(鱼是助长发育和产生精力的好食物)。但是大部分鱼通常是给家中的男子食去,因为他们要到田上工作而小孩子们只分得少许借以将饭食完而已。这些父母不明白小孩子是需要助长发育的食物以帮助他们有正当的生长和智力的发展。

虽然,除了私人团体的捐助和外国的援助外,菲律宾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已动用了数以百万计的菲元从事于扑灭营养不良的运动,但是问题仍然似乎愈来愈大。由于乡村中的人口出生率十分高,故此,家庭计划的教育和鼓励便成为这个扑灭营养不良运动的一部分。

个人能够做些什么

一个人若居住在有营养不良的地方他能够做什么呢?一个一般性的劝告就是要在凡事上平衡。一个人应该接受别人的劝告而不应该受人人均尊重的古老习惯所拘束以致失去接纳新观念的机会。一个人是需要食多种不同的食物,同时还记得,在生长中的小孩是特别需要助长发育的食物。因此,在家庭的食物供应上,不要忘记小孩子们是应该有他们的正当的一份。这点是特别适用于怀孕和育婴的妇女。

如果你有可耕的园地,便应该使用它来增加家庭食物的供应。或者你可以栽种一些蔬菜或果树或者养鸡。一个靠工资来维持生活的人应该好好善用他的金钱。若是可能,最好少买些米而多买些助长发育的食物。当然,你要极力避免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去买一部收音机或一部电视机,以免使儿女在家中只食白饭。

在菲律宾,这里的基督徒都大大地受到耶稣基督在马太福音6:33所作的应许的鼓励。他说:“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他们知道,借着将属灵的事务放在第一位,他们是会得到衣食的满足的。(提摩太前书6:6-8)圣经并且训示他们要避免浪费和勤于工作以免在生活必需品的供应——有缺乏之虞。此外,他们对前途亦十分乐观。他们将目光集中在前头,仰望上帝日子的来临,使地上不再有像营养不良这种隐伏的疾病存在。——以赛亚书25:6-8。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