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85 8/8 10-14页
  • “我的孩子活动过度吗?”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我的孩子活动过度吗?”
  • 警醒!1985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病征是怎样的?
  • 活动过度症?抑或缺乏管教?
  • 饮食能改变情况吗?
  • 糖分有影响吗?
  • 环境染污——另一个原因?
  • 胎儿期和出生时的经验可以导致活动过度症吗?
  • 残缺儿童治疗有望
    警醒!1977
  • “坐好!留心听!”
    警醒!1997年
  • 凭着爱心施行管教的好处
    使你的家庭生活美满幸福
  • 父母可以怎样帮助儿女?
    警醒!1982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5年
《警》85 8/8 10-14页

“我的孩子活动过度吗?”

《儆醒!》杂志驻澳洲通讯员报道

“她出生以来就只睡几小时,睡得不熟;她常发恶梦,在梦中大叫,时常把头撞向墙壁。她不能安静地站着或被人搂抱。她在晚上会又叫又踢达数小时之久。医生给她服混合安眠剂,但全无功效。”迪恩的母亲叹息说,她有个孩子被诊断患了活动过度症。a

她继续说:“这个孩子显然与其他孩子不同。她入学之后学生和教师们不断投诉。她肆意捣乱和富于侵略性,一有点不对就大惊小怪,行路时遇见什么都乱搅,时常撕破其他孩子的图画,破坏物件,乱抓或乱拿东西。教师们投诉她不能集中精神几分钟以上。她情绪不安时仿佛有些东西在她体内使她疯狂起来,使她对自己又抓又扯。”

以楷书列出的行为型式与活动过度症候群有关,该种症候群包括MBD(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微小脑机能障碍),H-LD(Hyperkinesis-Learning Disability,运动机能亢进学习困难症),SLD(Specific Learning Disability,特殊学习困难症),ADD(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注意力欠缺障碍)等。运动机能亢进(Hyperkinesis)一词出自近代拉丁文和希腊文的hyper(意即“过度”或“额外”)和kinesis(意思是“运动”或“移动”。)据说学龄儿童约有百分之5受到这病影响。估计在有些地方,患病率高达百分之35。因此,不少担心的父母发生疑问,我的孩子是否活动过度?

病征是怎样的?

在评定孩子是否具有这种难题时,留意活动过度的若干典型病征也许有所帮助。(可参看附表。)要考虑一下:孩子是否长时间烦躁不安,把头乱摇乱撞或无法安静下来?他是否惯常情绪不安、冲动或异常笨拙,完全不感到危险,或看来无缘无故不断骚扰其他儿童?他在睡眠、表示爱意或完成委派的工作方面有难题吗?他无法集中精神几分钟以上吗?他在学习方面有特别难题吗?他是否具有普通以上的智能,但学校成绩却很低劣?

孩子若出现一种或多种这样的病征,他或她就可能患了活动过度症。可是请记得,每个孩子是不同的。活动过度症的程度也有高低之分——有些难以察觉,有些严重到十分明显。

活动过度症?抑或缺乏管教?

在断定孩子是否患了活动过度症之前应该留意之点是:父母们要审察儿女的顽皮和作恶是否由于父母本身没有施行首尾一贯、坚定但却慈爱的管教之故。有些儿童在不获独断独行时会变成暴躁、易怒、顽梗和故意捣乱。研究人类行为的最大权威之一说:“儿童本性接近愚昧,用责打可以叫他们就范。”——箴言22:15,《现译》。

可是,对于患了活动过度症的孩子,责打也许不是解决方法,反而可能使他的脾气越加暴躁,正如一位医生说:“他们的行为是自己不能控制的。”因此,孩子对惩罚的反应可能提供显示儿童实况的另一线索。一个顽劣孩子的母亲解释说:“有人来对我说,‘你的儿子这样行,’‘你的儿子那样行。’朋友们的意见大致上认为他需要的是严厉的责打。这实在可笑!那可怜的小子,他受过这么多的责打,还能活着才是奇事。”

看来活动过度的儿童对管教的反应与普通孩子不同,不论管教是属于推理、剥夺权利抑或杖责。他们在受到管教之后随即故态复萌。父母若有几个儿女,一律施行同样的管教便很易察觉出来。因此对于活动过度症的孩子,责打未必是解决方法。

有助于决定独生子女究竟患了活动过度症抑或仅是需要管教的一项提议是:让孩子在一位有几个子女的朋友家里过一天,请朋友在后来作忠实的评估。有时孩子在家里和母亲一起时十分顽皮,但在一位坚定却慈爱的朋友家里却表现出奇的合作与服从。若是如此,看来你的孩子就不是患上活动过度症了。也许他所需要的只是坚定而慈爱的管教而已。

饮食能改变情况吗?

在管教方面作过忠实的评估之后,倘若你依然感觉孩子患上活动过度症,有些医生建议也许改变孩子的食谱会有所帮助。已故的范高特(Ben Feingold)博士所计划的食谱是基于一项理论,即活动过度乃是吃某些食物——天然的和人工的——所导致的结果;据称这些食物影响到百分之50的活动过度病患者。大致说来,这些物质对有些人有毒,扰乱了若干影响行为的脑机能。

据范高特博士研究所得,某些水果和蔬菜在天然状况中便含有致病因素,加上人工着色和调味品的食物则影响更大。因此推荐给活动过度病患者的食物被设计成除去一些可能产生活动过度行为的潜在有害化合物。报告表明有些采用此法的父母认为有良好效果。但范高特博士声称改变食谱只对百分之50左右的活动过度病患者生效。

本文起头所提及的迪恩便是采用改变食谱方法的例子之一。在叙述医生诊出迪恩的活动过度病情之后,迪恩的母亲继续说:“大约四年之前,我们获悉范高特的食物疗法。我们发觉虽然很难控制,但却看出情况的确有转机。自去年以来,她已作出很大改变。她沉静得多,能够坐下来阅读或工作一小时左右。她和别的孩子玩得很好,可以集中精神,在恼怒时的反应也不像以前那么恶劣。她比前较有耐性。”

糖分有影响吗?

和饮食有关的一点是,据研究所得,儿童若出现怠惰、紧张、神经过敏、疲乏、易怒、情绪不稳和桀骜不驯等行为时,很可能是患低血糖症或血液中糖分太少所致,即使轻微的低血糖症b也会有此情形。葡萄糖不足通常是由于胰岛素过多之故;胰岛素从血中取去葡萄糖的速度比补充的速度较快,而脑的机能却是依靠血液不断供应葡萄糖去维持的。低血糖症促成脑机能迟钝,因而产生行为错乱的后果。嗜吃淀粉质的东西或甜食可能显示血中含糖过低。

低血糖的食物疗法不但要禁戒人工着色和调味的食物,而且要戒吃多种糖分,特别以蔗糖为然。糖分对低血糖的人是危险的。因为它使血中的糖分突然增高,以致促使身体分泌大量胰岛素来将之抵消。科特(Allan Cott)博士在《学习困难症的疗法》一文中论及这件事说:“评估儿童营养情况的研究家们一致认为,儿童的食物很多是含糖量丰富的东西、糖果、甜品和糖制食物。禁戒这些食物对减缓活动过度症产生了显著效果。”因此有些医学界权威人士主张活动过度的儿童不宜摄取以糖为本的食物和饮品。

且以四岁大的柏姬为例——她缺乏耐性,暴躁易怒,在黄昏时候更加显著。她的母亲遵嘱给她免糖的饮食,后来报告说:“在这方面,父母比孩子更加需要自制。但为了得回一个快乐、沉静的女儿,这样的努力是值得的。全家都因此而得益!禁戒吃糖使我女儿的行为大为改善。”

环境染污——另一个原因?

英国的医学杂志《柳叶刀》声称:“看来有理由推断……人体的含铅水平增加(未必达到有毒程度)延续了一段长时期之后可以导致轻微的脑损害,进而出现活动过度症候群。”后来的研究结果证实了此说的正确。

因此,环境染污,尤其是空气中含有从交通繁忙的汽车废气所放出的大量的铅,很可能是城市中儿童活动过度症增多的成因。

胎儿期和出生时的经验可以导致活动过度症吗?

饮食疗法对有些儿童并不发生效用。医学界曾经讨论这点以期找出其他致病原因。《出生前的生命》(Life Before Birth)一书的作者蒙塔古(Ashley Montagu)论及在胚胎形成时的一个重要阶段,说:“生命不是开始于出生而是开始于受孕的时候。这意味到发育中的胎儿是活的,不但由于胎儿是由活的体素所形成,同时也鉴于从受孕的刹那开始便有各种事情发生在胎儿身上。……在出生之前发生在胎儿身上的事以及胎儿对各事的反应都会影响到胎儿后来的生活。”胎儿在成孕后的头三个月,主要器官开始形成,这时母亲的情绪,例如恐惧或异乎寻常的紧张和忧虑,都能影响到胎儿的身体发育。

婴儿出生时的最初经历也被视为活动过度的重要因素。一位研究调查员写道:“胎儿所面对的危险在分娩的数小时内达到最高峰。出生乃是大多数人最危险的经验。”复杂和危险的出生过程,加上氧的供应不足,可能对神经发生微妙的影响,这种影响也许会在后来生活遭遇紧张时表现出来。

那么,对于出生前的紧张或出生时氧气过少所造成的轻微脑损害,药物是解决方法吗?不错,对于活动过度的严重病例,医生运用兴奋剂来加以控制。关于使用药物去治疗活动过度症,由15位专家组成的一个咨询委员会“一致认为药物并不能‘医治’这种情况,但孩子也许会对教育和训导有较佳反应。”可是,他们也认为“兴奋药剂对于认可使用药物的患者只有半数至三分之二的病例生效。”另一方面,心理学家斯璜森(James Swanson)警告说,运动机能亢进症的患者有百分之40不应接受药物治疗。因此,父母们在这件事上必须小心,意识到药物其实并不是治疗活动过度症的方法。在儿子接受过药物治疗六个月之后才加以饮食限制的一位家长说:“我们如今意识到,药物在改善理查的学习能力方面并没有发生魔术般的奇迹。他所需要的是我们个人牺牲时间去帮助他。”

在协助运动机能亢进病患的儿童方面,行为疗法——着重鼓励,在孩子达到合理目标时予以称赞和奖赏——也许是一种较缓慢但却更有效和恒久的方法。有建设性的家庭气氛和父母的首尾一贯是必需的。对患病孩子的挚爱也十分重要;若没有爱,任何疗法都注定会失败。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解决方法呢?你的孩子活动过度吗?很可能是。可是,首先要肯定他看来的活动过度并不是由于缺乏管教的缘故。试在充满爱心和团结的气氛中予以坚定、一致的管教。进而肯定你的孩子不是靠无益食物,人工着色、人工调味和含糖量高的食物为生。这些方法若都无效,也许需要进一步用医学试验去决定孩子患上活动过度症的真正原因。

[脚注]

a 关于活动过度和学习困难症的详细资料,可参阅《儆醒!》杂志(英文)1983年5月8日刊,3-13页。

b 欲知关于低血糖症的详细资料,可参阅《儆醒!》1979年7月8日刊8-11页。

[第11页的精选语句]

你的孩子患了活动过度症抑或其实需要管教?

[第13页的附栏]

活动过度症的若干病征

(1)不断移动和坐立不安;在婴儿期不断摇动小床及以头碰撞。

(2)行为突然;暴躁易怒;要这要那。

(3)难于入睡;睡得不熟;常发恶梦。

(4)对任何活动都很难集中精神。

(5)喜欢闹事和骚扰别人;对什么人和什么东西都喜欢触摸。

(6)甚至对自己有害的行动都继续去做;管教之后又故态复萌。

(7)啮咬指甲;撕扯皮肤;抓伤自己。

(8)表现各种反社会的倾向——说谎、偷盗、打架、忤逆、内向、骂人。

(9)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模式。

(资料基于《范高特手册》The Feingold Handbook)

[第12页的图片]

怀孕和分娩时的紧张可以导致小儿活动过度。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