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使学习成为乐事
“除了搂抱你的孩子之外,要给你的孩子一点点心思和一点点时间。”《朗诵手册》作者特里斯利(Jim Trelease)如此说。
方法如何?特里斯利建议在孩子幼小时候多点对他朗声诵读。你和孩子所得的经验和裨益将会留存很久。在什么方面呢?原来朗诵不但使孩子在长大之后记得这段宝贵的时刻,而且帮助孩子养成较佳的阅读和学习能力。孩子也同时养成视觉技术,因为他会学懂集中精神在图画之上。例如,18个月大的幼儿已能在图画中辨认小狗,并且在识字之前已明白字义。此外,孩子不但会在读书、写字、讲话、聆听和想象等技术上进步,而且会改善态度,成为优良的读者而以读书为乐。
“我哪里有时间或精神对儿女朗诵呀?”步调匆促的父母们时常会这样嚷道。
特里斯利评论说:“声称过度疲倦而不肯向儿女朗诵的父亲用同一双眼睛去看许多电视节目。”
为了促使父母们改变态度,作家特里斯利与未来的父母兼诵读者分享以下的心得:
1.要读适当的书。大多数幼儿都不爱读对他们说教的书。但他们却喜欢有变化或有难题可以克服的故事书。可是,你自己先要阅读一下,以肯定书的内容是孩子在感情上能够接受的。
2.拣选最佳的时间。在早晨时候,孩子头脑尚未清醒,也许不是最佳的时刻。有些人对孩子朗诵是在孩子坐在高椅上或吃着零食的时候。就寝之前自然是适当的。那时孩子能够集中精神较久。
3.接受挑战。朗诵的书若含有孩子尚未明白的词汇,这并不碍事。父母可以简单解释字义或干脆略去困难的部分。
4.活用诵读技巧。朗诵需要均匀呼吸和均匀快慢。你若怀疑自己的技巧有问题,可以诵读一个故事,录下来之后播出听听,然后评估自己的诵读技巧。
5.留意孩子集中精神的久暂。诚然,好听的故事会吸引孩子的兴趣,但要意识到他未必会全神贯注地听。即使如此,他仍可以学到一些东西。
6.要忍耐。像有些大人把同一出影片看了又看,孩子可以对喜爱的故事百听不厌;因为他们每次都发现新的意义。因此不必转换他所喜爱的故事书,只要加添新故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