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再来!”
破碎的残骸触目皆是。受伤的虫尽力向四处爬走。壮硕的则伏在树上——数以千计。但它们亦已寿缘将尽了。它们是1987年代的蝉。
这种定期飞回的蝉是每隔17年便出现在美国东部的昆虫。每年出现的种类虽然不同,但17年的周期却是相同的。我们现在观察的是科学家所谓第十号的幼虫。在其他地方,它的同类从卵子至后期的交尾、成年期,所享的寿命周期较短。据一项资料来源透露,蝉的种类达1500种之多。
昆虫世界中的玛土撒拉
它们上次出现是在1970年,那时美军正在越南作战,尼日利亚内战方终,艾伦迪行将成为智利总统,法国前任总统戴高乐正在那年逝世。自那时以来,蝉一直在地里潜伏。
这种特异的生物体长从一至二寸不等,身体呈深褐色,羽翼作半透明状。它有两只红眼,实际是复眼,两眼之间还有三只单眼。
我们的居停地方是美国马利兰州的巴尔的摩,那里到处都有蝉——在灌木丛中、树间、篱笆和门上。它们偶尔飞落在我的衬衣或我太太的衬衣之上,使她大吃一惊!但不必担心。它们是对人无害的。它们既不咬人,也不螫人。
我们所观察的那一种蝉已经过了大半生才出现在朋友家的苹果树上。它们的一生从卵子时期开始,母蝉在灌木和树木的大小枝子上切开裂缝,把卵下在裂缝里。卵子变成细小的若虫时落在地面,向树根钻去,通常钻入地下两尺的深处。它们开始在那里作17年的等待——不是冬眠,而是吸取树液为食。它们在地下经过五次蜕皮或改变阶段,逐渐趋向成熟。它们是人类已知的生活周期最长的昆虫。他们是昆虫界的玛土撒拉。
“生物界惊人的复杂性的一个实例”
令科学家大惑不解的步骤于是来到了——究竟什么促使它们准时无误地从地下钻出来呢?一位生物学家声称:“这是生物界惊人的复杂性的一个实例。”这个实例使我不禁想到它们乃是造物主的杰作何等多样化和复杂的明证。——罗马书1:19,20。
科学家臆测荷尔蒙也许有分发挥作用。在马利兰州,1987年的蝉在5月和6月的时候出现。在朋友家的后院树干下面,开始出现数以百计的隧道出口,有些出口的形状很像烟囱。摇摇晃晃地出来的蝉已属于生命的次末级,是长约一寸、浅棕色的无翼昆虫。它们现在怎样行呢?我们观察到,它们吃力地爬上树干,争取停泊地作最后的变形。
它们在树上等待不久,于是奇迹发生了。它们破开自己背上的外壳,脱颖而出,首先出来的是新的头和肩,样子像只白蝉。几小时之内就现出颜色。这时它不再是浅棕色而只能在地上爬行的昆虫了——它已经能飞。树上布满了它们数以千计的空壳。四周到处都是蝉,在树枝和树叶之间飞来飞去。
昆虫噪音冠军
在炎热的白昼,我们不只看到,而且听到它们!无数的雄蝉以每秒120至600次的速率振动腹部的鼓膜。我们捕捉一只蝉入屋里,它以刺耳的哇啦哇啦声音吵个不停。可是,数千只蝉一齐鸣叫的声音就像大风通过遥远风洞的吼声。事实上,蝉被人认为是昆虫世界的噪音冠军。
幸而,雌蝉静默无声,这使我不禁想起古代希腊的一句笑谈;“雄蝉的一生有福了,因为它们有个沉默的妻子。”但有一件事可令人引人为慰——雄蝉在夜间保持缄默,让邻人得以安睡。
我们所看到的是它们生活周期最终部分的开始。它们的交尾季节是炎热、潮湿的5月和6月。雌蝉已为产卵作好准备。不久,成年的蝉完结了它们三星期的地上生活而死去。数周之后,卵子孵出成为细小的若虫,开始钻向地下树根吸食树液。但它们会留下一句隐约的无声信息:“我们会在2004年再来!”——《儆醒!》写作员。
[第15页的图片]
蝉从直径约半寸(1.5公分)的穴里钻出来
破壳而出的蝉
刚蜕壳的白蝉
等待交尾的成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