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0 1/8 22-25页
  • 印度的神圣恒河——何以受千百万人崇拜?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印度的神圣恒河——何以受千百万人崇拜?
  • 警醒!1990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神圣的仪式与无畏的奉献
  • “在母亲怀中吮乳”
  • 从天而降——原因何在?
  • 医治万民的时候近了
  • 双河记
    警醒!2000年
  • 印度教——寻求解脱的宗教
    人类寻求真神
  • 生命之河,死亡之河
    警醒!1983年
  • 第7部分:约公元前1500年以降——印度教——你的名字是宽容
    警醒!1990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0年
《警》90 1/8 22-25页

印度的神圣恒河——何以受千百万人崇拜?

《儆醒!》杂志驻印度通讯员报道

恒河(在印度称为恒加河)由古至今都被印度教徒尊之为世界最神圣的河流。多个世纪以来,无数的人群集在恒河两岸从事崇拜。他们为了什么而来?他们所求的是什么?本文对这条河流所作的简略评述会有助于解答这些问题。

在喜马拉雅山麓附近的圣城赫尔德瓦尔,一辆闪闪生光的银白色平治房车在狭窄的街道上转弯抹角地行驶。它小心翼翼地越过路上的脚踏人力车、小型二轮马车、踏板车和行人。汽车最后在接近城界的一处地方停下来,在该处可以俯视恒河。

恒河下游的水虽然受到严重污染,但在赫尔德瓦尔,刚从高山溪涧奔流下来的青绿色河水却清澈可喜,非常悦目。不过,来自远道的汽车却不仅是为了观光而来。

车门打开,一家人从车里出来,他们显然是个受过优良教育的现代印度家庭。作母亲的整顿一下她的莎丽服,金手镯和项链在阳光之下灿然生辉。父亲把车门锁好,召集儿女在一起,孩子们所穿的都是流行的运动装。从外表看来,这个家庭显然属于富裕阶级,绝不会有穷人所担负的忧伤烦恼。可是,他们也像背景远较卑微的人一样,前来敬拜恒河女神,希望神恩庇佑。

行近哈利·基普利的神圣沐浴场时,他们脱去鞋子,赤足拾级下到河里。这时,他们的身影消失在无数莎丽服和其他地方服装的缤纷彩色之中。在这里的任何一日都有印度各阶层的人物,包括富人和穷人,来到恒河岸边。他们受到灵性上的需要所吸引,与世界各地的人并无二致。

神圣的仪式与无畏的奉献

在沐浴场所,有许多祭司热心等候着,要协助朝圣者举行对恒河之神的崇拜。朝圣者献上鲜花和赞美祷文。祭司于是用红色或黄色的糊状物在崇拜者的额上画个记号或标志。接着崇拜者作出一项无畏的奉献举动。

在十一月时分,寒冷、急激的河水并不能阻止朝圣者采取行动。他们不分老幼,一律无畏地下到冰冷的河中。他们也许在一生中只有一次朝圣的机会,让恒河的水把身体冻至麻木。甚至幼小的孩子也在小心翼翼的父母臂弯里浸入水中。沐浴者虽然冷到颤抖,却感到满足;他们出水后就在太阳神苏利耶之前取暖。随后,他们会前往探访赫尔德瓦尔的无数庙宇,或者到上游16哩外的利斯基斯。那里有十余间灵修院排列在恒河两岸,有不少外国人在灵修院里静思或学习瑜珈。

入夜之后,朝圣者回到沐浴场地作特别崇拜。许多家庭和夫妇们都带着用绿叶造成的坚硬小船前来。小船上载满颜色美丽的金盏草、芳香的玫瑰花瓣和附有灯心的小泥杯。一对青年夫妇脱去鞋袜,一起祈祷,然后点燃灯心,轻轻把小船放入急激的河水里。他们像其他许多新婚夫妇一样祈求恒加赐福早获麟儿。其他的人也在祈祷之后把小船放入水中。不久之后,在水面幌动的许多小船就被急流冲往下游去了。

突然,庙宇钟声大鸣,冲破了黄昏的宁静。钟声继续了几分钟,当其时祭司们在河畔挥着灯火,唱歌赞美恒加。于是一日的崇拜和奉献就此结束。

“在母亲怀中吮乳”

毫无疑问,在世上的许多河流中,恒河居于独特的地位,但却不是由于它在物质方面的特色。世上有差不多30条河流比恒河更长;就在印度本土,布拉马普特拉河和印度河都比它大得多。可是,恒河从微小的冰河起源,奔流而下,直趋孟加拉湾,在1678哩的沿河两岸均受着无数人的崇拜。在印度的8亿人口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居住在恒河流域,在物质上有赖恒河供应,例如粮食、水和灌溉等。恒河比任何其他河流更能象征印度。

因此在印度教信徒看来,恒河乃是他们的母亲。恒河被认为是个慈母,在灵性上和物质上喂养和洁净她的儿女。是故,印度诗人屠尔西达斯(Tulsidas)描述恒河为救恩与物质享受的赐予者。一个虔诚的信徒说,吸饮恒河的水好像“从母亲怀中吮乳”一般。这样的感觉反映出恒河与其崇拜者的亲密关系。这种关系如此坚强,以往有些朝圣者甚至毫不犹豫地“以生命为祭”而故意自溺于河水中。

这种理想化的情况今日已加上了新的特征和色彩。恒河在蜿蜒流过多个繁荣都市时,吸收了巨量倾入河中的污水和化学物质。这种情况令一位土木工程师嗟叹说:“穷人在河上排便,富人以河流为带走工业废物的下水道,宗教家则把死尸投入河里。”据估计每日至少有一万死尸投入河中。可是,在瓦拉纳西市,兴高采烈的沐浴者举行宗教仪式时浸入那混浊、暗褐色的水里;水上浮着的废物显然是来自附近火葬场的,他们却对之视若无睹。他们充满信心地举行‘阿卡曼’(achaman)礼,喝下小量恒河的水作为崇拜太阳仪式的一部分。

住在恒河岸边的一个科学家说:“我会继续浸入圣水里,至死为止。但每次我奉行‘阿卡曼’礼时,……内心总是发生猛烈的冲突。”印度的一本杂志评论科学家的这番话说:“作为科学家,米什拉教授深知他所喝下的水是饱受污染的。不过,米什拉却不得不啜饮恒河的圣水。关于印度教徒对恒河的感情,最佳例证莫过于此。”

何以印度教徒对恒加这么虔敬呢?人若对于恒河的传奇起源以及河水据称具有的神奇力量未有所知,就可能对这种虔敬大感困惑。其实这便是恒河何以对印度人民具有如此魅力的原因。

从天而降——原因何在?

恒加的传奇好像印度教男女神祇的故事一样错综复杂。传说的细节各有不同,故事的内容大致如下:

萨加拉王有6万个儿子,都被圣人卡佩拉杀了。他们的灵魂被判永远在地上漂泊,除非恒加女神从天降下,才能使他们洁净和脱离咒诅。由于另一位王比芝拉提的修行,恒加来到地上,但受到湿婆神的头发——喜马拉雅的雪盖山峰——所阻。她从那里奔到海上,她的河水洁净了萨加拉王6万个儿子的灵魂,使他们得以复归极乐世界。

这个故事可以解答何以多个世纪以来,有无数的人前来崇拜恒加。据女神的崇拜者说,恒加具有舒解、净化、清洁、医治的力量。古代印度教的作品声称:“敬虔地在恒河的净水里沐浴一次的人,女神会保护他的部族脱离千百种危险。世代累积的罪孽也为之消除。人只需在恒河里沐浴就可立即受到净化。”此外,据称人喝过恒河的水便可得到不死性。人若死在恒河,尸体在河畔焚化,把灰投入河里,就被认为可获永福。据称灵魂——许多人认为它是不死的——可以就此从投生的轮回释放出来,获得最后的安息而与神的本体融合。

医治万民的时候近了

看来普世各地的人都渴望获得灵性上的洁净及脱离苦难。在世上其他地方,人们以别的方法寻求拯救或解脱(mukti, 相当于佛教的涅槃)。有些人向代求者——例如祭司——忏悔以求赦罪,然后以苦行赎罪。有些人认为借着祷告、诵念圣书、献上祭物、周济穷人或苦修,就可除净罪孽,死后获得幸福。既然众说纷纭,人有肯确的方法可以从罪与死亡获致解救吗?

令人感兴趣的是,有一本古老的神圣写作——圣经——也论及与一条河有关的属灵洁净和医治。预言者兼圣经执笔者约翰在异象中看见“一道生命水的河”从上帝的宝座流出来。河的两岸不是充满沐浴者而是充满果树,“乃为医治万民”。——启示录22:1,2。

圣经在这里以象征性的文字论及创造者的奇妙安排,使人类脱离罪与死的束缚而享有永远的生命。在这项安排之下,大群曾在恒河沐浴的人——以及从未见过恒河的千百万人——都会享有洗净罪孽的机会,在不久的将来从死亡获得释放。a

[脚注]

a 请参看题名为《战胜死亡——对你有可能吗?》(英文)的册子,可从本刊的出版者取得。

[第23页的图片]

在许多庙宇和寺院当中,各种各色的人前来恒河沐浴

[第23页的图片]

祭司在恒边协助一个妇人作崇拜

[第24页的图片]

赫尔德瓦尔的许多庙宇均设有印度教男女神祇的万神殿

[第25页的图片]

少妇准备把用树叶制的小船放入恒河里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