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规模的崩溃
1987年10月19日是我们这颗行星上一个奇怪的日子。那日有一股风暴横扫全球,蹂躏了几十个国家。不过,这场风暴既没有风,也没有倾盆大雨;既没有吹塌房屋,也没有杀死人。那日的风暴震撼世界,霎时之间,一只狂奔的牛变成了一只脱羁的熊。
没有风的风暴?牛变成熊?如你所知,这场风暴与地球的天气无关,反之,它是一场经济风暴。10月19日那天乃是1987年股票大跌的日子,华尔街的股票市场遭遇到它有史以来最深、最快的跌势,弄到举世为之惊惶。股市停止上升(“牛市”)的趋势,转而下跌至不可收拾(“熊市”)的程度。
虽然暴跌本身没有发出实际的声音,熊也没有实际的利爪,受害者可是真实的。苏黎世的一个记者从旁听到有个男子大叫,“我破产了,完全破产了”,并且留意到住在金融区的人阅读报纸好像阅读自己的讣闻一样。在香港,人心如此惶恐,以致股票市场停止交易四天。它的跌势比其他市场更糟,价值下跌达百分之33。香港仅是一位商人就损失了1亿2400万美元。在纽约,一个63岁的寡妇发现这次暴跌不但使她失去全部股票的价值,而且欠下经纪人40万美元以上的债务!
千百万人遭受损失
前西德总理舒密特(Helmut Schmidt)在西德的《时代周刊》,说:“普世股市暴跌,损失超过1万亿美元,已使西方的1亿至2亿个家庭比股市暴跌之前较穷。”可是,股市暴跌并不仅限于西方。世界各地的市场均像骨牌一般摇摇欲坠,包括香港、东京、新加坡、台湾、澳洲、南非、拉丁美洲以及欧洲和南美各地的市场在内。
《巴黎日报》刊出头条新闻说:“崩溃”。秘鲁利马的《变革报》声称“纽约、东京和伦敦一片恐慌!”《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断言华尔街股市“暴跌得好像一只死牛被抛出帝国大厦一般。”可是,正如舒密特总理指出,股市暴跌不仅意味到庞大的损失数字和新闻的大声疾呼而已;对许多不得不以低价抛售股票的人来说,暴跌带来了实际的损失。他们的一生积蓄、养老金、打算作退休之用的储备金、买屋和养育儿女的计划——都因经济风暴而变成岌岌可危。
暴跌之前,人们由于股市急升而一片乐观,这使事情更加恶化。在美国的股票市场,直接投资者的数目在1975至1985年间几乎增加一倍。通过养老金、保险公司和银行而间接拥有股票的人数在同期增加到将近3500万。上升的牛市吸引投资者有如蜜糖吸引苍蝇一般。许多人因为投资得太迟,付出的太多,然后不能迅速脱身而遭受重大损失。
另一次大萧条?
随着股市从华尔街开始暴跌以至蔓延到全世界,不少人想起经济史上声名狼藉的一年:1929年。在那一年,同样的股市暴跌导致全球经济大萧条。世人想起当时的排队买面包、施食处、大批人失业和贫穷,依然谈虎色变。新的跌势会造成同样的大萧条吗?毕竟,1929年股市暴跌得最甚的那一天(黑色星期二),市场下跌了百分之12.8,但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却下跌了百分之22.6。1987年10月20日《纽约时报》的头条新闻问道,“1987年是否相当于1929年?”
答案使许多人大大舒了一口气,因为答案是“不然。”黑色星期一过了将近两年之后,专家们检讨这场风暴的持续损失,发现它的持久性并不大。美国经济仍然蓬勃;失业率并不高。毕竟,甚至在黑色星期一之后,股市比一年前只低落了百分之4;年终甚至升到比前一年稍高。
许多专家把黑色星期一视为只是泡沫的爆炸,是过度上升的股市价格所需的纠正。这次暴跌若有任何持久的后遗症的话,那只是有数目空前的人脱离股市。他们誓言‘不再尝试了’,而且看来有言出必行之势。
这是否意味到黑色星期一并不重要呢?绝不然!有些专家认为应把这次暴跌视为一项警告,显示华尔街以至世界的金融有若干深入的严重缺陷存在。不过,一般世人会留意警告吗?不会,一位经济学教授告诉《时代》杂志说:“情况好像一班喝醉了酒的青少年驾车前行,以为过了一个急弯就必然过得第二个。”
那末,华尔街究竟出了什么毛病?股市会再度暴跌吗?其中有任何情况会影响到你个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