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2 8/8 14-15页
  • 一眨眼间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一眨眼间
  • 警醒!1992年
  • 相似资料
  • 白内障如何处理?
    警醒!1978
  • 光学——使人能看见肉眼看不见的东西
    警醒!1992年
  • 我们何以会有眼泪?
    警醒!1993年
  • 眼的形状——不是仅为了好看而已
    警醒!1982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2年
《警》92 8/8 14-15页

一眨眼间

你刚才又重复了这个动作。昨天你大约重复了这个动作达1万5000多次。你也许甚少留意这个动作,但由于你不时这样做而保护了你身上的两个宝物。在这样做的同时,你也许已不经意地显示了脑子的活动情况。怎么可能?借着眨眼。

你的一双眼睛若是健全正常的话,那么,它们便是你所拥有的最精巧、最灵敏的感应器材了。众所周知,人眼在设计上堪称奇迹,因为人眼就像一部全自动、立体传真、自动对焦、持续摄录、彩色摄影机。在不拍照的时候,我们会用镜头盖把照相机精致的镜头盖上。在这方面,眼睛则更胜一筹。

眼球大部分均藏于眼窝内而受其保护。但其余百分之10的面积则是外露的,因此,眼睛很易接触到空中飞扬的尘埃和危险的零星碎片。为了保护眼睛避免经常受袭和受伤害,身体为眼睛提供了一项十分精密、开闭自如的“镜头盖”设计——眼睑。眼睑是由身体中最薄的皮肤构成的,一股股细微的纤维有助于使它更坚韧,而且能在眼球前张闭自如。人在一分钟内大约眨眼15次,每次只需十分之一秒。

然而,这个微小、不大受人注意的眨眼动作却有很多好处。在眼睑闭合的瞬间,有一层薄薄的液体会渗出遍及眼球表面,从而把眼球表面冲洗。眼球表面也随即受到揩拭。因此,眼睑就像一个镜头盖、镜头清洁液和镜头抹拭纸的组合一样。设计得真奇妙!对吗?

然而,科学家多年来一直有个疑惑:鉴于泪水在眼球表面溶化的速度,我们在一分钟内只需眨眼一两次便足以清洁和抹亮眼睛了。那么,为何眨眼的次数这么频密呢?看来答案与脑子有关。

研究者发现眨眼和思想是互相关连的。例如,在你感到忧虑时,你会更频常地眨眼。你若正在驾驶直升机;或受到一位充满敌意的律师盘问;或精神大受困扰时,你眨眼的次数也会增加。假若你是个电视新闻广播员,你可能会受到提醒不要频常眨眼,这样,听众遂不致误以为你在播出新闻时过度惊恐。

另一方面,假如你正凝视一些东西,例如在迷宫图画上找出路、在闹市街道上驾驶车辆或阅读一本小说,你眨眼的次数也相应减少。由于飞机师比副机师更需要聚精会神,所以他们也较少眨眼。人若面临危险,眼珠儿会在视野范围内徘徊转动,那时,眨眼的活动更会大受抑制。

此外,脑子与眨眼活动之间还有另一种关连,根据加拿大《医学邮报》报道,研究者发现“每个关键性的时刻都会引起一次眨眼,这时,我们会暂停观看而开始思想。”例如,人在读到一些他认为值得紧记的资料时,他会随即眨一眨眼睛。实验证明人在作决定时,“脑子若有足够的资料供作决定之用时,它也会发出眨眼的讯号。”该《邮报》继续补充,“实验证明眨眼带有一种思想上的标点作用。”

一位睿智的人在大约三千年前受感示写道:“因我受造,奇妙可畏。”(诗篇139:14)今日医学只是再次证实这个观点而已。试想想:擦亮和滋润一个精密的眼部镜头、标示出脑子聚精会神或担当忧虑的程度、对透过视觉而涌进的资料加以标点——这一切事情都只在一眨眼间完成!

[第14页的图片]

眼球只有百分之10的部分是外露的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