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湖的羽毛小丑
《儆醒!》杂志驻肯尼亚通讯员报道
我们的小船在维多利亚湖平静的水面上航行。忽然,目标在望了。湖边有棵老树,树干的枝条上牢牢挂着一个巨大的巢。巢的直径逾1.8米。这个巢巨大到令人有点儿害怕,惟恐巢中栖息的必然是巨大得像翼手龙般的怪物。
虽然如此,我们仍决定上前细看究竟。我们将船绑在大树旁边一块巨石上,然后大伙儿一起攀上树上看个究竟,惟独船夫留在船上。湖岸上的居民对这种巢一律避之若浼。筑这种巢的鸟有个不大动听的名字,叫做锤头鹳!
我们走近鸟巢,发觉这个鸟巢跟我们以前看见过的完全不一样。雌、雄锤头鹳辛勤地工作三、四天,所筑好的只不过是鸟巢的“根基”而已——一个结构颇为松散、形状像茶碟的底台。所用的材料包括芦苇、枯枝以及稻草。鸟儿造好底台后,便在四边筑围墙,接着从后边开始建造巢顶。巢顶盖了一半之后,雌性的锤头鹳便会开始在巢中安居,而雄性的锤头鹳则继续搜寻可用的筑巢材料。
前门造好了,便用泥填满巢的四侧,巢的内部也是这样。在巢的四周和巢顶上再铺上不同的碎料,这样巢便不但能够防水,而且有保暖作用。最后,锤头鹳会将鸟巢“粉饰”一番。锡罐、蛇皮、碎布——雄鸟能够找着的任何东西都会放在巢顶上。整项工程要用上五至六个星期才能完成。
视察完毕之后,我们便攀下来回到船上守候。不久,一只雄锤头鹳翩然而至,降在巢顶上。可是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这只雄鸟身躯不算庞大,身长不过是56厘米左右,暗褐色,样子一般。特别之处在于它的头部,厚硬的喙和大的背冠,这一切使它看来像拔钉锤的头一样。就是因为这样,人便称它为锤头鹳。
不久,锤头鹳开始大显身手,它的谐趣表演为自己赢得了羽毛小丑的美誉。它发出咯咯的尖叫声,同时跳起舞来,在四周又蹦又跳。忽然,雌鸟来了,并且跳到雄鸟的背上,翩翩共舞,舞姿趣怪。但锤头鹳的精彩表演并非至此为止。这时雄鸟从湖边的鸟巢猛然俯冲,落在一只熟睡中的河马背上。河马从梦中惊醒,它移动身躯把湖底的淤泥翻起;几只青蛙慌忙游上水面,它们顿时给锤头鹳擒住。锤头鹳的餐单上也包括小鱼、蚯蚓、昆虫和甲壳类动物。
不管你称它为小丑或建筑师,锤头鹳的一举一动都令人入迷,它是表明创造主拥有无限想象力的又一明证。
[第26页的图片]
锤头鹳和它所造的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