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4 7/22 28-29页
  • 世闻点滴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世闻点滴
  • 警醒!1994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高达百分之一百万的通胀率
  • 宗教活动的参与
  • 水源短缺
  • 堵塞难民潮涌入
  • 教皇赞成逐户传道
  • 俄罗斯的生态灾难
  • 儿童暴力
  • 与婴儿同睡
  • 以色列与梵蒂冈签署协议
  • 生态条约成为法例
  • 难民涌现
    警醒!1996年
  • 帮助“侨居的外人”喜乐地事奉耶和华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17年(研读版)
  • 婴儿的睡姿怎样才算合适?
    警醒!1999年
  • 何处是吾家
    警醒!2002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4年
《警》94 7/22 28-29页

世闻点滴

高达百分之一百万的通胀率

据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联邦统计局透露,在1993年12月,该国的通胀率竟然高达百分之一百万。该月的生活指数为上月的2839倍,比年初时的指数高6兆倍。由于这缘故,印好的钞票在发钞之日不久便随即失去了它的价值。为了应付这个情势,中央银行只好把第纳尔钞票上的零数值减去。在短短三个月内,面值5兆的第纳尔贬值到只有5第纳尔。

宗教活动的参与

据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有超过九成的美国人相信有上帝,而四成以上的人则声称他们每周都上教堂做礼拜。1992年的一项盖洛普民意测验透露,在任何一周里,有百分之45的基督新教徒和百分之51的天主教徒有上教堂。可是,一些最新的研究显示,声称信奉宗教或经常做礼拜的人其实比实际参与的人为多。一队调查人员发觉,只有百分之20的基督新教徒和百分之28的天主教徒实际上每周有上教堂。另一队调查人员则发现,美国只有3600万成年人——占人口百分之19——经常参与宗教活动,有差不多三分之一年逾18岁的美国人并没有怀具什么宗教思想。“即使美国人表面上虔信宗教,但怀有认真态度的人仅属少数,”《新闻周刊》说,“在半数声称信奉宗教的美国人中,信仰并没有实际改善他们的行为态度。”

水源短缺

“由于雨雪的降下量不会骤然增加,因此,能够循环再用食水的供应就变得非常有限了,”《科学》周刊说,“到2025年,生活在食水短缺地区的人口将会达到30亿大关,”“到2000年,非洲及中东的国家所受的打击会最为严重。”据国际人口行动(PAI)的一份报告指出,许多国家的地下水源已差不多耗尽,有些国家曾定下长远计划把可循环再用水和非循环再用水分别处理,可惜计划已告失败。尽管人们在改善食水供应方面付出了不少努力,到目前为止,这一切努力均被人口的迅速增长所抵消。

堵塞难民潮涌入

联合国难民事务署高级专员绪方贞子说,普世难民的人数在过去二十年间增加了八倍有余,结果造成了“敌对及仇外情绪不断高涨,情况令人忧虑”。去年年底,全球一共有1970万名难民在异地栖身,另外再有2400万人被迫逃离家园。普世各地,每125人当中便有一人因暴乱,内战或迫害的缘故而被迫放弃在自己的家园过正常的生活。《华盛顿邮报》在评论首份研究全球难民问题的报告时指出,这个问题令“世界不知所措,也破坏了人类雪中送炭这个传统美德”。有些国家显然受困于这个日益严重、令人厌烦、看来无法解决的冲突,纷纷采取行动限制难民潮的涌入。研究报告呼吁国际间要制订一些措施终止内战的爆发,并说:“1993年,世上所有造成难民潮出现的地区几乎均发生在本国之内,而非因国与国之间的冲突所造成。”目前,看来难民将要面临一个“愈来愈困难的环境”了。

教皇赞成逐户传道

在教皇若望保禄二世的敦促下,一群天主教新入教行动组织的成员同意在罗马市街头及附近市郊进行逐家逐户的传教。据《共和国报》报道,作为“耶和华见证人能言善辩的对手”,他们会向人“谈论耶稣的生平事迹”。首批成员由15个家庭所组成,而教皇希望这个计划能够“到处开花结果”。何以他们会有这项新尝试呢?因为教廷意识到它“已失去了宗教吸引力”,社会学家玛丽亚·马乔蒂这样表示。她亦指出,教皇冀欲这项活动“透过浓厚的感情魅力吸引别人归信”。天主教作家塞尔焦·昆齐奥补充说:“看来教皇不欲放弃任何可行机会,找着一些有用的方法传教。”

俄罗斯的生态灾难

“俄罗斯环境部长维克托·达尼洛维-丹尼尔扬公布该国百分之15的面积为生态上的灾区,”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报道说。据报,俄罗斯有一半的农地被视为不适宜于耕作之用。超过10万多人正生活在辐射含量极高的地区。此外,有数以万计的人据称曾在一些以往用作制造化学武器的工厂里工作,结果不幸中毒身亡。化学安全联会主席卢·菲约德诺夫评论说:“从医学角度来看,我们为化学战而制造的大量军备,看来已为我们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

儿童暴力

儿童涉及谋杀、抢劫、强奸及伤人的事随处可见,而这种暴力和残暴的行为正日益增加。在过去五年,美国18岁以下的青少年犯谋杀罪的案件上升了百分之85。同时令人忧虑的是,许多少年罪犯往往对所做的错事表现得满不在乎。情况何以会变成这个样子呢?“我们这个充满侵略性的社会道德日益低落,而且大众已将暴力视为一件可以宽容的事,”德国的《明镜》周刊说,“对于是与非、正与邪的明确分野……已经荡然无存了。”周刊补充说:“这些年轻罪犯本身其实也是受害人。他们不过是这个他们在其中长大的成人世界里的一面镜子而已。……行为暴戾的儿童耳濡目染,深受罄竹难书的暴力行为所荼毒。”儿童从电视上目睹到“全球各地的暴行”。他们受到充满暴力的录像带、电脑游戏和歌颂暴力仇杀的歌曲所影响。电视节目的内容标榜暴力作为解决难题和纷争的正当手法。汉堡市的心理学教授斯蒂芬·施米特兴说:“我们的社会正变得越来越不人道,而我们的下一代也有样学样、亦步亦趋。”

与婴儿同睡

“母亲只需做以下这件事,就不但能够减低婴儿猝死综合症的出现,而且还有助于促进婴儿的健康和快乐,那便是:在婴孩满周岁前,要与他们一起同眠,而非把他们独自留在婴儿床上睡觉,”加州波莫纳大学詹姆斯·麦克纳教授说。与父母同睡“有助于调理婴儿晚间的生理机能”,《达拉斯晨报》报道。试验结果证明,婴儿若睡在母亲身旁,他们的“呼吸规律、心跳以及睡眠状态,便会与母亲的更为相近”。既然母子正面相对,在有需要时,母亲以人乳哺育也较为容易。“独自睡在婴儿床上的婴孩会有一种被忽视的感觉,”麦克纳先生说,“我们相信这会严重妨碍他们心智上的正常发展,并可能会诱发出婴儿猝死综合症的风险。”统计数字显示,在母婴有同睡习惯的国家里,婴儿猝死的情况也较为少见。

以色列与梵蒂冈签署协议

经过17个月的洽商后,梵蒂冈终于捐弃前嫌,与以色列签署外交协议。双方谈判代表均戴上圆顶便帽,协议由以色列的副外长约西·贝林和梵蒂冈的副国务卿克劳迪奥·切利共同签署。切利说:“教廷相信天主教与犹太人的对话以及彼此间的尊重和合作将有助于促进以色列,甚至全世界,的和平。”原则协议的内容包括:梵蒂冈反对一切形式的反犹太主义;以色列承认教廷在以色列有发表意见及推行种种社会计划的权利。可是,有些问题仍然尚待解决,例如:征收教廷在以色列所拥有物业的赋税;自由进出圣地等。协议并没有触及耶路撒冷的地位问题,然而教廷今后将可针对这城的未来地位问题表示意见。

生态条约成为法例

1992年6月,有167个国家在巴西共同签署一项条约。条约于今年年初成为国际法。这个条约称为生态多样化条约,各条约签署国同意订定计划保全境内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需的生存环境。签署国需要制定法例保护濒临绝种的生物,并且提高公众对正当使用、保护生态资源的关注。条约唤起了世人注意:物种消失的速度已达到非常危险的程度;到2050年,恐怕有半数现存的物种到时会完全消失。签署国会在今年稍后时间举行会议,决定怎样把条约的细则执行出来。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