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7 10/22 25-27页
  • 为什么他们偏爱哥哥不爱我?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为什么他们偏爱哥哥不爱我?
  • 警醒!1997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父母为什么偏心?
  • 不同待遇就是不公不正吗?
  • 要有辨识力
  • 父母偏心,我可以怎样做?
    警醒!1997年
  • 和兄弟姐妹相处何以这么困难?
    青年人所提出的问题——有实效的答案
  • 我怎样才能作弟妹的榜样?
    警醒!1991年
  • 和兄弟姊妹相处何以这么困难?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8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7年
《警》97 10/22 25-27页

青年人问……

为什么他们偏爱哥哥不爱我?

“我的弟妹越是顽皮,父母就越关心他们。我素来听话,反而被人视作理所当然。”——18岁的凯恩说。a

“爸妈对姐姐和弟弟宠爱有加,我则常要挨骂。如果姊弟们也不时受父母责罚,我就不会愤愤不平了。”——15岁的露芙说。

“哥哥姐姐很会讨爸妈的欢心,特权多多。”——13岁的比尔说。

我们人人自出娘胎,总望父母对自己关怀爱护。如果事与愿违,我们难免会感到愤懑和受挫。如果父母偏爱我们的兄弟姊妹,是因为他们是长兄幼子、是最守规矩的,甚至是最爱捣蛋的话,则更令人泄气。这时,你也许跟大卫有同感,他写道:“我被人忘记,如同死人,无人记念;我好像破碎的器皿。”——诗篇31:12。

同胞兄弟得宠,自己却备受冷落,固然很不是味儿。然而,这表示你的父母不爱你吗?绝不然。有时,家中某个成员特别受人赏识,也许是因为他才华出众、性格爽朗。11岁的肯尼特说:“我弟弟阿瑟读三年级,可是已被老师编进五年级的乐队去。他数学挺好,运动又棒,学科成绩全属甲等。我知道别人对他另眼相看,不过我没有嫉妒他。如果有的话,也只是一点点罢了。”

此外,长子和幼子也许在家里集宠爱于一身。圣经描述约瑟说:“以色列原来爱约瑟过于爱他的众子,因为约瑟是他年老生的。”(创世记37:3,4)18岁的托德认为哥哥因为是长子,所以处处受父母优待。他说:“有一次,我应学校课题研究所需,要找出自己最爱的婴儿照片。我找来找去,发觉自己的婴儿照片才得几帧,可是哥哥的照片却多不胜数;我心里好一阵迷惑不解。”

有时,父母花在我们身上的时间有限,也许是因为家中某成员正身处窘境,父母需要全力协助解困。现年22岁的卡桑德拉说:“我16岁那年,哥哥就事奉耶和华一事举棋不定,深感困扰,爸妈全副精神只集中在他身上。我当时不谅解父母的苦心,认为他们一点也不关心我。我又恼又怒,感觉被人遗弃。”

父母为什么偏心?

然而,问题关键也许干干脆脆就是父母确实对某些儿女有所偏爱。一个母亲承认说:“小女儿冰雪聪明,我和丈夫为她感到自豪,因而令儿子波勒郁郁不乐。有一次,他毫不讳言地对我们说:‘莉丝每次开口说话,你和爸爸就立即互换眼神。’起初我们还不知道波勒的意思,后来才明白他是说,每逢小女儿说些什么,我和丈夫就会流露出赞赏欣悦的眼神,四目交投。被他一言惊醒,我们自此也极力避免重蹈覆辙。”

可是,父母究竟为什么偏心呢?他们自己成长的历程也许是原因之一。举个例,为人母者本身若是幼女,跟家中的幼子幼女就特别有共鸣,不知不觉间对他有所偏爱。另一方面,孩子若跟父母一方性情相近,兴趣相同,两者感情自然特别亲密。请留意以撒和利百加对他们两个孪生儿子雅各和以扫看法怎样迥异,圣经报道说:“两个孩子渐渐长大,以扫善于打猎,常在田野;雅各为人安静,常住在帐棚里。以撒爱以扫,因为常吃他的野味;利百加却爱雅各。”——创世记25:27,28。

那么,父母若行事偏袒,你应该怎样做呢?b也许你应该平心静气,用不带指责的口吻说出自己的感受。(箴言15:22)要以尊重的态度听听父母的回应,也许你能学会从父母的角度去看事情;说不定有助你消解心中抑郁。(箴言19:11)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子说:“母亲疼爱哥哥,我心里总觉酸溜溜的。后来她告诉我,哥哥很像爸爸,所以她特别疼他。我和妈妈相似,爸爸也跟我特别亲密。同样,我和母亲因为性情相近,较易激怒对方。爸爸跟哥哥的情形也一样。妈妈这么一说,我仍然有点不开心,但接受现实就来得容易多了。”

不同待遇就是不公不正吗?

那么,父母为什么不能对所有儿女都大公无私,一视同仁呢?现年18岁的贝思说:“我13岁的时候,认为爸妈待我应该像待弟弟一样。可惜事与愿违,受责骂的总是我,受宠爱的总是他。他还可以常常跟爸爸一起修理汽车。简直太不公平了!”

可是,不同的待遇不一定就是不公不正。请想想耶稣对待使徒的方式。毫无疑问,他深爱十二使徒中的每一位,可是,只有其中三位使徒有特权目击耶稣复活崖鲁女儿及改变形貌的奇迹。(马太福音17:1;马可福音5:37)此外,耶稣跟使徒约翰的关系也特别密切。(约翰福音13:23;19:26;20:2;21:7,20)这样,耶稣对待使徒的方式有所不同吗?显然有。这有任何不公不正之处吗?绝没有。即使耶稣特别喜爱某几位使徒,他却没有漠视其他使徒的需要。——马可福音6:31-34。

同样,你的同胞兄弟也许因为某方面的才智、性格或需要而特别受父母爱护关怀。显然,这种情形也许令你感觉难受。然而,问题是:父母因此忽略你的需要吗?你若向父母寻求协助、忠告或扶持,他们乐于帮忙吗?若然,你能说他们行事有欠公允吗?圣经说我们应该“[按各人]需要”对待各人。(罗马书12:13)既然你和其他兄弟姊妹的需要各有不同,你的父母也显然无法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对待你们。

上文提及的贝思现在明白,相同待遇不就是公平,公平不一定就要待遇相同。她说:“弟弟和我既然是两个人,父母应该用不同方式对待我们才对。回想起来,我连这么一个简单道理也看不出来,真难以想象。也许这就是自己当时少不更事,观点不同的缘故吧!”

要有辨识力

不错,你对自己的处境有什么反应,大大在乎你的“观点与角度”。即如有色眼镜能改变物体原来的颜色,人的感情也能渲染事实的真相。由于我们对父母的关怀和赞许渴求殷切,所以特别容易感情用事。研究员史提芬·班克和米高·卡恩写道:“即使父母能人所不能,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对待性格不同的儿女,儿女仍然会埋怨父母有所偏爱。”

举个例,请重新考虑上文提及的三个青年人。光听他们的心声,你也许觉得他们的怨言不无理由;可是你知道吗,他们三个是亲生的兄弟姊妹哩!不错,他们不约而同认为父母偏爱家中某些成员,自己却备受忽略!这就是说,我们的观点是时有偏差的。箴言17:27说:“[有辨识力的]心平气和。”(《新译》)辨识力是指人懂得以现实、客观的眼光去权衡轻重,而非感情用事。你若有辨识力,就能看出父母对待你们的方式即使不一样,他们却总是以儿女福利为念的!明白这一点也许有助你消解心中的怨愤。

然而,你的父母若真的没有向你表现适当关注又怎样呢?你可以做些什么呢?《儆醒!》以后会发表文章探讨这个问题。

[脚注]

a 名字经过删改。

b 以后会有文章专题讨论偏爱孩子的问题。

[第26页的图片]

不同的待遇令人有不公不正的感觉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