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世界版图启露出来的人
《儆醒!》驻澳大利亚通讯员报道
人类首次要到月球的时候,他们既知道目的地在哪儿,也知道怎样抵达那里,分毫不爽。他们还可以跟地球联络。1519年,麦哲伦a从西班牙领着五艘木船出海,大部分木船长约21米,跟现代的半挂货车差不多。然而,麦哲伦和手下不但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而且也孤立无援。
麦哲伦的航海旅程是历史上有数的英勇航海伟举之一,是伟大的远征考察时代一个光辉的业绩。这远征考察时代既充满英勇的事迹,也满纸怯懦的故事;它展现令人鼓舞的大事,也揭露令人叹息的悲剧;在这时代里,有人笃信神灵,有人贪图财利。让我们追溯到1480年左右,麦哲伦就在同年于葡萄牙北部出生。这个杰出人物把世界版图启露出来,他的航海旅程出类拔萃。现在就让我们回顾一下他的过去吧。
侍从官摇身变作英勇的航海家
麦哲伦出身名门望族,自幼就按照传统被召入宫当侍从官。他在宫廷里接受教育,并且能够听见伟人伟事的第一手资料,包括哥伦布刚完成的航海伟举在内。哥伦布找着了西方的航道,通往著名的香料群岛(印度尼西亚),然后从美洲折返。麦哲伦虽然年纪尚轻,却向往有出海远航的一天,听听啪啪的船帆声,到还没有人勘探过的海洋上,让海水飞溅面庞。
可惜在1495年,一直爱护他的国王约翰二世遇刺,曼努埃尔亲王继位。然而,国王曼努埃尔视财如命,对于远征考察毫无兴趣。当时麦哲伦才15岁,曼努埃尔为了某些缘故而不喜欢他。虽然多年以来,麦哲伦屡次请求曼努埃尔让他出海,可是,曼努埃尔对他的请求一直充耳不闻。后来,伽马带着大量香料从印度回来,这为国王增添巨量财富。结果,曼努埃尔回心转意,在1505年御准麦哲伦出海。麦哲伦于是领着一队葡萄牙战舰,前往东非和印度跟阿拉伯人作战,以期控制香料贸易。在此以后,他向东继续航行,到马六甲执行另一个军事任务。
1513年,麦哲伦在摩洛哥一场小规模的战役里严重受伤,此后他一生都跛脚而行。他后来上奏国王曼努埃尔,要求增加俸禄。尽管麦哲伦在那几年来功绩彪炳,为国赴汤蹈火,不避艰险,曼努埃尔仍不为所动,敌意犹存。结果,他把麦哲伦罢免了,任由他做个穷贵族。
当麦哲伦穷困潦倒的时候,一个老朋友前来探访他。这个朋友名为若昂·德利斯博阿,是有名的航海家。他们商讨前往香料群岛的方法,路线就是从葡萄牙向西南方出发,通过埃尔帕索海峡——据闻这个海峡是越过南美洲的捷径,然后横过一个海洋,这个海洋是巴尔博亚不久前横越巴拿马地峡时发现的。他们认为,香料群岛就在这个海洋的远处。
哥伦布昔日没有办到的,如今麦哲伦跃跃欲试,一心要找着前往东方的西方路线,因为他相信西方路线比东方路线短。然而,他却需要经济上的支持。由于国王曼努埃尔对他仍存怒意,他于是仿照哥伦布几年前的做法,请求西班牙国王资助他,使他可以完成这个心愿。
西班牙国王愿意援手吗?
年轻的查理一世是当时西班牙的国王。麦哲伦手持航海地图,胸有成竹地把自己的计划启奏国王。查理一世获悉麦哲伦计划找寻前往香料群岛的西方航线后,他对这个计划深感兴趣,因为这有助于西班牙前往香料群岛,却用不着侵入葡萄牙的航线。此外,麦哲伦告诉国王,香料群岛也许可以实际归入西班牙的版图内,而不是归入葡萄牙。——请参看题名为“托德西利亚斯条约”的附栏。
查理一世终于被麦哲伦说服了,并赐他五艘旧船,让他把船重新整修,好完成远征大业。查理一世还把麦哲伦命为船队总司令,并答应要是他成功把香料带回西班牙,他也可以从其中的利润分一杯羹。麦哲伦于是立即动工,整修船只。然而,由于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从中作梗,麦哲伦要花一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整修工程,然后准备远征海外。
“空前的航海伟举”
1519年9月20日,四艘大帆船跟从麦哲伦的指挥船“特立尼达号”,浩浩荡荡地向着南美洲启航。这些船只从大至小排列如下:“圣安东尼奥号”、“特立尼达号”、“孔塞普西翁号”、“维多利亚号”,和“圣地亚哥号”。船队在12月13日抵达巴西,那里的宝塔糖山(又名塔糖峰)雄伟壮丽,他们就在附近的里约热内卢湾停泊,好进行整修、补给。这个海湾风光如画。接着,船队继续向南航行,后来到达了现今的阿根廷。他们不断寻找通往另一个海洋的埃尔帕索海峡,可惜它的踪影杳然。这其间,气候越来越寒冷,海面上冰山重重。到1520年3月31日,麦哲伦决定在寒冷的圣胡利安港过冬。
这次航程非常漫长,甚至是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航程的六倍时间,可是,他们仍然发现不到什么海峡!船员的士气非常低落,他们渴望早日回家,当中包括一些船长和高级船员在内。不足为奇的是,船员后来爆发叛乱。麦哲伦迅速采取果敢的行动,并处决了两名带头策动叛乱的船员,结果把叛乱平息。
这些来自外洋的船只不免引起当地居民的好奇。当地的居民身体粗壮、身量魁梧,相比之下,这些外来访者仿佛是“小矮人”一样。他们于是把那地方称为巴塔哥尼亚,西班牙语的意思是“大脚”,这个名字沿用至今。此外,他们看见“大小跟牛犊差不多的‘海狼’;还有黑白两色的‘鹅’,能够潜泳,吃鱼类,喙却像乌鸦”。你猜对了!是海豹和企鹅呢!
地极带时常突然刮起猛烈的风暴,冬天还没有过去,船队当中体积最小的“圣地亚哥号”就遇险了。幸好,船员却得庆生还。余下的四艘船只就像凛烈寒风中的小飞蛾一样,挣扎前进。他们奋力南下,进入了更寒冷的海域,直至10月21日为止。船队继续冒着寒雨破浪前进,后来他们所有人都紧紧盯着通往西方的一个出口。会是埃尔帕索海峡吗?正是!最后,船队改变航道,进入海峡。后来这个海峡更以麦哲伦的名字命名!然而,这个令人兴奋的时刻瞬息消逝。海峡的水道和岛屿错综复杂,“圣安东尼奥号”刻意离开船队,向西班牙改道回航。
余下的三艘船只在迂回曲折的海峡上奋力前进,旁边的峡湾寒气袭人,山峰白雪皑皑。他们看见南面星火点点——也许是印第安人的营火,于是把那个地方称为火地岛。
太平洋上的艰苦历程
经过五周艰苦的航程后,他们终于离开海峡,来到一个海洋上。这个海洋风平浪静,麦哲伦于是把它称为太平洋。全体船员有的祷告,有的高唱圣歌,他们还开炮庆祝这次航海取得的成就。然而,他们高兴不了多久。前头的困境是他们在整个航程上最艰苦的。这个海洋并不是他们想象中那么小,刚相反,大海茫茫,无涯无际,漫漫航程中天水一直相连。船上缺水缺粮,船员枯槁消瘦,羸弱不堪。
安东尼奥·皮加费塔是个身体粗壮的意大利人,他在日记里写道:“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来到太平洋,在随后3个月零20日的时间里,我们没有补添过任何粮食或用品。……我们可吃的就只有走味的饼干屑,但饼干屑却满是蛆虫,还沾了老鼠粪而发臭。……我们所渴的水又黄又臭。此外,我们也吃牛皮……,还有木屑和老鼠,每只老鼠需费半克朗。可是,这些‘食品’还是供不应求。”那时,清新的贸易风正盛,海水清澈,船员却因患上坏血病,以致健康大损。到1521年3月6日,他们抵达马里亚纳群岛,当时已有19名船员不幸丧生。
然而,岛上居民却对他们充满敌意。因此,他们所获得的新鲜食物非常有限,但也得继续扬帆。到3月16日,他们终于在菲律宾登陆。在那里,船员个个吃饱睡足,于是人人的健康和体力又得以恢复过来。
悲剧收场
麦哲伦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使不少菲律宾居民和统治者归信天主教。然而,他的宗教热忱倒为自己种下祸根。在菲律宾,麦哲伦牵涉在一场部族争论里,他依仗石弓、火枪,还有天主的保佑,贸然带着60名手下,攻击当地1500名原住民,满以为胜券在握。结果,他和不少手下因而丧生。麦哲伦终年41岁。忠心耿耿的皮加费塔哀叹道:“他们杀了我们的典范、启迪之光、安慰和真正的向导。”几天后,大约27名高级船员被一度对他们相当友善的酋长处决。在前几天的冲突里,这些船员只是在船上袖手旁观,不施以任何援手。
麦哲伦葬身之所就是他所熟悉的汪洋。菲律宾以南不远就是香料群岛,西面则是马六甲,也就是1511年他曾在那里作战的地方。有些历史家表示,假如麦哲伦在马六甲之役后就前往菲律宾,那么,他就实际环绕地球一周了——当然不是在一次航海旅程里成就,而是从东面及从西面抵达菲律宾。
归途灾祸重重
由于余下的人手十分寡少,他们无法同时驾驶三艘船。因此,他们把“孔塞普西翁号”弄沉,然后分别登上余下的两艘船,继续朝着最终的目的地香料群岛进发。后来两艘船都满载香料,然后分道扬镳。然而,“特立尼达号”的船员最后也摆脱不了葡萄牙人的追捕,结果被捕入狱。
在前叛变者埃尔卡诺的率领下,“维多利亚号”却得以逃脱。除了一个港口以外,船员避免在任何港口停泊,他们也冒险驶进了葡萄牙人的航线,绕过好望角。他们没有停下来补给粮食,但这个策略却代价高昂。自他们从西班牙启航后三年,也就是1522年9月6日,他们终于返回故土。生还归来的就只有18名体弱多病的船员。可是,他们的确是世上第一批环绕地球航行的人,这是不争的事实。自此以后,埃尔卡诺成了英雄人物。“维多利亚号”带来了26公吨香料,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香料的利润足以支付整个航海旅程的费用!
麦哲伦流芳百世
多年以来,人们一直贬低了麦哲伦在历史上的真正地位。西班牙人由于受到那些叛变船长的虚假报道所影响,以致贬损了麦哲伦的声誉,声称他待人苛刻、办事不力。葡萄牙人说他是个卖国贼。令人惋惜的是,在他死后,他的航海日记也不知所终,也许是被人毁去。幸而不屈不挠的皮加费塔——那18名环绕地球的航海家之一,以及另外5名有分参与旅程的船员都曾记下了一些事情,因此,关于这次可悲却不凡的航海旅程,我们至少也有若干有关的文字记录。
后来,历史家重新评估麦哲伦的成就。现今麦哲伦的名字备受尊崇。例如有一个海峡就以他的名字命名;还有麦哲伦云——南方两个模糊不清的星系,最初为麦哲伦的水手所发现;此外,也有探空航天器“麦哲伦号”。世上最大的海洋称为太平洋,功劳当然也非麦哲伦莫属。
理查德·亨布尔在《麦哲伦航海之旅》写道:“太空船‘阿波罗11号’在此以后447年登陆月球。然而,在此以前,麦哲伦的航海旅程是人类历史上意义最重大的远征旅程。”为什么呢?首先,这个旅程证明美洲既不是亚洲的一部分,也不是跟亚洲邻近,从而推翻了哥伦布的见解。另外,当旅程结束后,人们发觉船员日记上的日期跟陆上的日期有一日之差,从而后来制定了国际日期变更线。最后,正如科学作家阿西莫夫指出,麦哲伦的航海旅程证明地球是个球体。不错,关于这点,麦哲伦以实际的方式证明,圣经在他的航程结束前2250年的话所言不虚。(以赛亚书40:22;请参看约伯记26:7。)这个笃信天主、启露世界版图的人无疑会为此而高兴。
[脚注]
a 他的葡萄牙译名是费尔南·德马加良斯。
[第14页的附栏]
托德西利亚斯条约
葡萄牙和西班牙曾签订条约,好在这个广大的世界上,分清彼此对新发现陆地的贸易及管治权。在教宗亚历山大六世和尤利乌斯二世的指示下,两国从北极到南极划一条假想的分界线,经过现今的巴西。分界线以东的新发现陆地,专有权归葡萄牙;分界线以西的,则归西班牙所有。麦哲伦不智地告诉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假如分界线通过两极延至地球另一边,香料群岛也许会落在西班牙的手上。鉴于当时大多数人都认为,太平洋比实际的小得多,麦哲伦才会作出这样的见解。尽管他用意良好,却遭国王怒斥。然而,麦哲伦的航海旅程证明自己错了。尽管这样,这个见解却促使麦哲伦请求西班牙国王资助他完成旅程。
[第15页的附栏或图片]
早期水手的非人生活
为期较长的远征考察航程往往需时几年之久,这样的航海旅程对地位卑微的水手尤其艰苦。以下只是一个手水的典型苦况:
• 住房非常狭窄,缺乏隐私
• 处分往往相当残酷,视乎船长的心情而定
• 由于缺乏维生素丙,常常患上坏血病,甚至因而丧生
• 海难、饥饿、干渴、冻馁和遭原住民袭击,常常是水手的死因
• 由于喝了污浊的食水,以致患上痢疾或伤寒
• 由于吃了腐坏、受细菌感染的食物,以致食物中毒
• 被饿鼠咬伤而患上鼠咬热
• 肮脏的身体和衣服满是虱子,导致水手患上斑疹伤寒
• 水手通常有一半机会回不了家
[鸣谢]
Century Magazine
[第16,17页 的地图或图片]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麦哲伦的航海旅程,1519年-1522年
⇦•••航线□起点兼终点
麦哲伦海峡
麦哲伦在菲律宾被杀
埃尔卡诺最后的一段航程
[鸣谢]
Magellan: Giraudon/Art Resource, NY; world map: Mountain High Maps ® Copyright © 1995 Digital Wisdom, Inc.; astrolabe: Courtesy of Adler Planetarium
[第16页的图片]
麦哲伦
[第16页的图片]
“维多利亚号”——第一艘环绕地球一周的船只。“维多利亚号”在麦哲伦五艘船当中以体积计排行第四,船员45名。船身长约21米
[第17页的图片]
航海仪器:沙漏用来计时;星盘用来确定船只的所在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