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8 7/22 30页
  • 读者之声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读者之声
  • 警醒!1998年
  • 相似资料
  • 把世界版图启露出来的人
    警醒!1997年
  • 读者之声
    警醒!1998年
  • 噪声——有什么对策
    警醒!1997年
  • 噪声——现代生活的烦恼
    警醒!1997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8年
《警》98 7/22 30页

读者之声

战乱儿童 我怀着沉重而悲愤的心情阅读“战争祸及儿童”(1997年10月22日刊)这系列的文章。我的童年是在战火中度过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被囚在牙威和万隆的日本集中营达四年半之久。我十岁那年被迫跟家人分离,在烈日下干苦工,一星期工作七天,最后不但营养不良,还染上脚气病和痢疾。不过,跟现今数以百万计遭遇非人道待遇的儿童相比,我过去的遭遇还算不错呢!千万不要气馁,因为耶和华容许全世界的人,包括战乱中的儿童,都有机会认识他那教人安慰的应许!

R.B., 美国

一坛油脂 我曾经为自己的遭遇感到伤心难过。一年前,丈夫因为我成为基督徒而决定跟我离婚。他把我和儿子逐出家门;我们原本所住的房子十分舒适,他曾说他是为了我才把它买下来的。自此之后,我变得一贫如洗、前途茫茫,惟有祷告向耶和华求助。“一坛油脂的启示”(1997年10月22日刊)一文叫我茅塞顿开,文章提醒我,要为自己所拥有的衣食和物质感到知足,并把王国的事务置于生活的首位。

K.P., 美国

兄弟阋墙 就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儆醒!》刊登了“青年人问……为什么他们偏爱哥哥不爱我?”(1997年10月22日刊)一文。文章帮助我们明白,爸妈没有以同样方式看待所有儿女,不一定表示他们是不公不正的。我们现在看出,爸妈特别照顾某些弟妹是有合理原因的。我们十分同意文章的见解。

B.K., H.K.,和G.U.O., 尼日利亚

噪声污染 我在一间大型工厂工作了多年,许多同事和我都是噪声的受害者。我把1997年11月8日刊的《儆醒!》(杂志的封面文章是“噪声污染——为害最烈吗?”)带回工厂给同事传阅。结果,管理部门决定采取若干措施,以保障员工的健康。

R.P., 意大利

我的邻居是做生意的,每晚都工作至深夜。多年来,我们一直要抵受这些噪声,有时真的十分气愤。不过,知道原来许多基督徒弟兄姊妹也受着噪声困扰,但依然能够表现自制的品质,这给我很大激励。

T.O., 日本

我的邻居老是喜欢大清早打电话跟别人聊天,简直扰人清梦。不过,这篇文章教导我,该怎样以友善的基督徒态度去处理这样的情势。

J.R., 英国

麦哲伦 我很喜欢“把世界版图启露出来的人”(1997年11月8日刊)这篇有关麦哲伦的文章。这篇文章出版的时候,我刚在五年级的课上学到有关他的事迹。不过,文章的内容比社会科课本解释得更详尽。我把杂志借给老师看,她也赞不绝口!两三天后,她把杂志还给我,里面附有一张便条,再三表示赏识这篇文章的内容。

B.V., 美国

麦哲伦为人果敢坚毅,一想到他怎样克敌制胜,排除万难,实现了历史上一大伟举,实在教人神往。谢谢贵社出版这类引人入胜的文章。

M.E., 意大利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