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7 11/8 3-5页
  • 噪声——现代生活的烦恼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噪声——现代生活的烦恼
  • 警醒!1997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问题由来已久
  • 到处弥漫的现代污染物质
  • 噪声——有什么对策
    警醒!1997年
  • 你所听见的声音可以伤害你
    警醒!1985年
  • 有一天人人都可以享有宁静宜人的环境吗?
    警醒!1997年
  • 读者之声
    警醒!1998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7年
《警》97 11/8 3-5页

噪声——现代生活的烦恼

《儆醒!》驻英国通讯员报道

“生活一大重压。”——马基斯·察波加斯,世界卫生组织顾问。

“弥漫美国全地的有害物质。”——美国《波士顿星期日环球报》。

“当今为害最烈的污染物质。”——英国伦敦《每日快报》。

噪声既看不见、又嗅不到。人不能品尝噪声的滋味,也不能伸手触摸。噪声一直是现代城市生活的一大苦恼,但如今连乡村居民也身受其害。

美国一个博物学家花了大约十六年的时间,录制自然界的声音。他觉得越来越难把天籁录下来。1984年,他在美国华盛顿州探寻录取天籁的胜地,找到21个宁静地点。这些地点间歇有15分钟或以上的时段,完全不受噪声干扰。五年后,这样的宁静地带只剩下三个。

世上有许多居民认为,要找出三个不受噪声污染的地方,实在很困难。1991年,在日本全国发表的一篇报道指出,投诉噪声的个案比其他类型污染的要多。伦敦《泰晤士报》形容噪声是“当代的头号祸害”,简直一语破的。狗汪汪狂吠,惹人厌烦。邻居的立体声唱机震天价响。汽车的防盗警报器发出刺耳的响声、收音机开足音量。由此可见,在大城市噪声污染是家常便饭。噪声污染其实由来已久,并不是现代社会独有的现象。

问题由来已久

尤利乌斯·凯撒下令,禁止轮式车辆在白昼驶入罗马市中心,以防交通堵塞。凯撒到头来却为自己和罗马人带来极大的不便。一到晚上,“装有木轮或铁轮的大车就辘辘地驶过铺石路面”,吵得居民不能安睡。(《城市发展史》,芒福德)一百多年后,诗人尤维纳利斯抱怨,噪声夜夜不停,把罗马人吵得痛苦难眠。

到16世纪,英格兰的首都伦敦成了熙攘热闹的大都会。艾莉森·普洛登在《伊丽莎白时代的英格兰》写道:“游客初访的印象,就是……市声喧闹:工场此起彼落地传出哐啷声;马车隆隆行进、嘎吱作响;牛群给赶上集市,发出哞哞叫声;流动小贩提高嗓门儿,用粗哑的声音叫卖。”

工业革命在18世纪萌芽。机器发出的响声损害了工人的听觉,噪声所造成的恶果渐渐变得明显。连远离工厂区的市民也抱怨,机器噪声越来越吵人。为了避开公鸡啼叫、邻居传来的琴声,以及行人车辆的嘈杂声,历史家托马斯·卡莱尔躲到伦敦住所屋顶的“隔音室”去。《泰晤士报》报道:“连这个法子也不中用。”为什么?“他遭到另一类噪声折磨,内河船和火车的汽笛声几乎把他逼疯了”!

到处弥漫的现代污染物质

今天,机场噪声成了人们抗议的焦点。航空公司却高唱反调,竭力阻止政府立法管制噪声污染。超音速协和式飞机每次起飞,英国曼彻斯特机场都照例处以罚款。这个措施有效吗?毫无效用。一个机长承认,协和式飞机的噪声度很高,少载燃油无疑可以消减噪声,但飞机就不能直飞多伦多或纽约了。

要减低车辆噪声的滋扰也同样棘手。且以德国为例。研究表明,该国有百分之64的人口受噪声吵扰。据报,噪声强度是社会交通工具机动化以前的一千倍,问题还有恶化的趋势。希腊一篇报告评论:“在欧洲,雅典是其中一个喧闹沸腾的城市。嘈杂声不绝于耳,妨害雅典人的健康。”类似地,日本的环境厅指出,车辆发出的噪声有增无已。当局认为,原因在于驾驶汽车的人越来越多。汽车要是以低速行驶,噪声主要来自发动机,但如果以每小时60公里以上的速度行驶,发出噪声的主要是轮胎。

在英国,投诉噪声的个案以家居噪声为主。1996年,英王特许环境卫生协会指出,投诉邻居喧闹的个案增加了百分之10。该协会的女发言人评论:“旁人很难明白个中原由。一个因素可能是,居民日间工作繁忙紧张,放工回家自然想清静地休息,所以对吵扰的邻居显得格外烦躁。”1994年,在英国的噪声投诉个案中,邻居深夜播放音乐、汽车发动机发出噪声、警报器响个不停、司机不耐烦地按汽车喇叭等事例占三分之二。据估计,有百分之70的受害人因为怕遭到报复,不敢向当局投诉,默然忍受噪声。他们又怎么样?噪音污染的确无所不在。

考虑到大众对噪声不胜厌烦,环保组织于是施加压力,迫使政府立法管制噪声。比方说,美国有些社区已通过地方条例,限制居民使用高噪声电动工具去美化庭院。英国也颁布新的噪声条例,专门对付喧闹的邻居。在晚上11时到清晨7时之间凡违例的,当局有权即时处以罚款。地方当局也有权充公发出噪声的立体声装置。尽管这样,噪声还是到处弥漫。

既然噪声污染日趋严重,你可能在想,受害人到底有什么方法应付呢。反过来,你又可以怎样避免发出噪声?持久的平静和安宁的环境,世人可以享有吗?你如果想知道答案,请读读以下的文章。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