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9
改善音质
一段话的影响力不但在于内容,也在于说话的方式。你自己不也是喜欢别人用悦耳、亲切、友善、和蔼的声音跟你说话,而不喜欢听到刺耳、冷漠的嗓音吗?
声音动听不动听,不光是发音器官的问题,也跟人的品格有关。一个人不断加深对圣经的认识,实践真理,渐渐地,他说话的态度就会不一样,声音也会洋溢着爱心、喜乐、仁慈等敬虔的特质。(加拉太书5:22,23)要是他真心关怀别人,声音就会流露出关切之情。要是他心怀感激,而不是终日抱怨,他说话的内容和语气就会流露出感恩之心。(耶利米哀歌3:39-42;提摩太前书1:12;犹大书16)就算你不懂别人所用的语言,但一个人说话傲慢、横蛮、尖刻,另一个人说话谦和、耐心、仁爱,两者的区别是不难分辨的。
人可能因为患了伤害喉咙的疾病,或者生来有发音器官的缺陷,所以音质不理想。这种问题也许十分严重,在目前的制度根本不能完全解决。可是,学会正确地使用发音器官通常能改善音质。
首先,要知道每个人的声音都各有特点。你的目标不该是模仿别人的声音,而是要好好发挥自己声音的潜质,善用自己声音的长处。有什么方法呢?主要有以下两种:
适当地控制呼吸 要善用自己的声音,就要让肺部有足够的空气,并要适当地控制呼吸。如果供气不足、呼吸不当,声音就会微弱,说起话来上气不接下气。
肺的大部分不在胸膛的上半部。胸膛看来较大,只是肩骨造成的错觉而已。其实肺最大的部分是在横膈膜上方。横膈膜跟胸膛下半部的肋骨相连,把胸腔和腹腔分隔开来。
你吸气的时候,空气要是只充满肺尖(肺的顶部),气很快就会用完,令你说起话来不够响亮,而且容易疲累。要正确地呼吸,或站或坐都要挺着腰板,挺起胸膛。吸气的时候,要刻意避免单单扩张肺尖。要先让空气充满肺底。肺底充满后,两旁的肋骨就会向外移,同时横膈膜会向下移,轻轻地挤压胃和肠,所以你会感到腰带或裤腰紧了。当然,肺并没有扩张到腹腔,仍然在肋骨后面。现在试试深呼吸。要是你的呼吸方法正确,腹部就不会收缩,肩头也不会抬起。你应该会感到肋骨稍微向外和向上移动。
接着我们练习吐气。要好好利用吸进肺里的空气,不要把气一下子呼出来,要慢慢吐气。不要靠收紧喉咙去减慢吐气速度,不然你的声音就会变得紧绷绷或高得不自然。其实,是腹部的肌肉和肋骨之间的肌肉造成压力,把肺里的气挤出来,而吐气的速度就由横膈膜来调节。
运动员要为赛跑练气。讲者也要练习,才能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要站直身子,挺起胸膛。吸气时要让空气充满肺底,吐气要慢。尝试在吐气的时候不间断地慢慢读数目字,尽量在一口气内多读一些。然后尝试用同样的呼吸方法练习讲话。
放松 良好音质的另一个要素是:放松。你只要学会说话的时候放松自己,就能大大改善音质。无论身心都要放松,因为心情紧张,肌肉也会紧张。
你只要用正确的眼光看待听众,就能放松心情。如果你所面对的是传道对象,不用紧张。不要忘记,就算你学习圣经的时间只有几个月,你也已经对耶和华的旨意有了若干认识,能告诉人宝贵的真理。你探访他们,是因为他们都需要帮助,虽然他们可能并不知道这一点。另一方面,假如你在王国聚会所演讲,听众多半是耶和华的子民,是你的朋友,都希望你的演讲成功。我们是世上最有福的讲者,因为我们常常面对的听众既友善又有爱心。
要放松喉咙的肌肉。你可以集中精神想着喉咙,刻意放松这部分的肌肉。要记住,气流通过声带的时候,声带就会振动。说话的音调受喉咙肌肉的松紧影响,就像吉他或小提琴的音调靠弦线的松紧来控制。声带放松了,音调就会降低。放松喉咙的肌肉还有助于鼻腔畅通,使音质大大改善。
要放松全身,例如膝盖、手部、肩膀、颈部等等。这样,身体才能发挥共鸣作用,你的声音才会响亮,才能传得远。声音在喉咙里产生后,不但在鼻腔里回荡,还引起胸骨、牙齿、上膛、鼻窦的振动。这些部位振动得好,才能有好的共鸣效果。假如你把一些重物放在吉他的共鸣板上,吉他的声音就不响亮了。共鸣板的振动必须不受阻碍,才能发挥理想的共鸣作用。同样道理,被肌肉包裹住的骨架也是这样。全身要像一块共鸣板,共鸣作用才能产生,但紧张会妨碍这种作用。有了共鸣,你就能更好地调节声音,表达微妙的感情变化。你不用喊破嗓子,也能让一大群听众听见你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