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51
时间分配恰当,准时结束
教导的素质固然至为重要,但演讲和进行课堂练习的时限也不容忽视。会众聚会应该在指定的时间开始和结束,因此负责聚会各个环节的人都必须通力合作,使聚会能准时开始,准时结束。
在圣经时代,人们的时间观念跟今天很多地方的人大不相同。他们提到时间,每每只用概数,例如“上午九点钟左右”或“约莫是下午四点钟”。(马太福音20:3-6;约翰福音1:39)日常活动也很少定下确实的时限。世上有些地方,人们也有类似的时间观念。
有些人可能出于风俗习惯或个人喜好,对时间有点随便。可是,我们适当地留意时间是好的。奉派负责聚会不同环节的人,都必须注意时限。在这方面,“凡事都要规规矩矩,按着安排去做”这个原则十分适用。——哥林多前书14:40。
好好掌握时间 关键在于准备。讲话过时,往往是由于讲者准备不足。也许他们过度自信;或者一直耽延,最后才弄个急就章。时间要掌握得好,先决条件是重视你所接获的委派和乐于做好准备。
你要在课堂上练习朗读吗?要是这样,就要先温习课本第4至7课的建议。这几课论述了有关说话流利、停顿、强调适当字眼和重点语句的要诀。温习完了,就试读指定的材料,把课本的建议应用出来。要计算一下时间。你需要读得快一点,以便在时限前完成朗读吗?那么,读到次要的部分时,不妨读得快一点;至于重要的部分, 仍然要有适当的停顿, 速度也要放慢一点,好突出要点。要再三练习。你读得越流利,就越容易掌握时间。
你要根据讲稿发表演讲吗?你无须为了掌握演讲的时间,就拟定一个非常详尽的讲稿,几乎把演讲全文由引言到结语一字不漏地写下来。当你练习第25课时,你会学会一个事半功倍的方法。要谨记以下五点:(1)资料要充实,却不要太多;(2)要点要了然于心,但切勿死记硬背;(3)在大纲各部分注明你预计的时限,或者注明你讲到某个论点时,应当用了多少时间;(4)准备资料时,要想想如果过了预计的时限,可以略去演讲余下部分的哪些细节;(5)要多练习。
练习是不可少的。要一边练习,一边留意演讲每部分所花的时间。要再三练习,直至能够在指定时间内完成演讲。不要加插太多资料。你练习时要预留点儿时间,因为实际发表演讲时所用的时间,可能比私下练习时为长。
时间分配 好好掌握时间,跟讲话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恰当,有密切关系。讲话的正文,也就是讲话的主要内容,应当占大部分时间。引言不应当太长,只要达成第38课所论述的那三个目的就行了。正文也不应当过长,否则你就可能没有足够时间像第39课所建议的一样,说出一个有推动力的结语了。
你努力学会掌握时间,不但使你的讲话更加有效,也表明你尊重其他有分负责聚会节目的人,以至全会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