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邻的精神变成怎样了?
为什么许多住在我们隔邻的人不再行事像邻人了呢?研究者提及好几个原因,大部分与现代的生活方式有关。
流动性是原因之一。许多人时常改变住址。因此他们很少有时间认识他们的邻人和养成睦邻的精神。
研究者也提及鬼墟。在这些地区中,日间整家人均出外工作或上学。晚上他们再次出外或沉默地坐在电视机之前。在这种家庭里,家人时常不但对邻人说来是陌生人,在家里也是一样。
房屋的建筑和城市设计也难辞其咎。多层的楼宇被设计成许多自给自足的单位。住在这些单位中的家庭与邻人很少有实际的接触。
对私生活的重视也要负一部分责任。在有些地区人们极为重视私生活。一个住在市郊的人说,“你不能未经邀请就上门探朋友。”有一天,一个妇人出乎意外地有一位住在邻近的寡妇上门探访她,后者说她感觉寂寞。妇人冷漠地将寡妇打发走,因为她不高兴后者侵犯她的私生活。当晚寂寞的寡妇邻人竟然轻生自尽。
研究者也提及罪行是另一个因素。对罪行的恐惧使有些地区在晚间变成有如监狱一般。各个家庭天一入黑便战战兢兢地将门锁上,很少人敢出外。
所有这些因素无疑有分促成了睦邻精神的衰退。但是有些发生的事必然有更深一层的理由。在一个住宅区,一个夜出的少妇被一个男子尾随了半小时。男子三次袭击她,最后将她刺死。有三十八个邻人听见女子尖叫或见到她受袭击,但他们却视若无睹。只有一个邻人召警——但是却太迟了。对邻人的这种冷漠绝非罕见。
这种冷酷无情显示当事人的品格有严重的不妥。研读圣经的人记得使徒保罗论及我们今日的一个预言:“那时,人会专爱自己、贪爱钱财、……没有亲情、不肯和解、……不能自律、……不爱良善、……爱享乐过于爱上帝。”——提摩太后书3:2-4,《新译》。
这个预言的应验意味到我们正生活在非常危险的时代,在你居住的地区中一般人很可能反映出这种态度。可是,我们却没有理由不对我们四周的人表现睦邻的精神。这可能引起亲切的反应。在今日,什么是作好邻人的明智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