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劳五十载
“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联合国宪章序言。
1995年10月24日是联合国成立50周年的纪念日。现时联合国共有185个会员国。全体会员国都承诺遵守这个组织最初在宪章所制定的原则和宗旨,就是要: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制止一切侵略及对和平造成威胁的行动;促进各国间的友好关系;摒除一切基于种族、性别、语言和宗教的成见,保障各国人民的基本自由;促成国际合作去解决经济、社会及文化等方面的难题。
为了图求世界和平安全,50年来联合国作出了很大努力。有不少人认为,没有联合国,第三次世界大战就可能无法避免,核子大毁灭恐怕已经再度发生。联合国曾为千千万万儿童供应粮食和医药。这个组织提高了许多国家的卫生水平,还为这些国家提供许多东西,例如清洁食水、预防致命疾病的疫苗等。数以百万计的难民也通过这个组织获得赈济。
为了表扬联合国在这些方面的成就,诺贝尔奖金评定委员会曾五度将和平奖颁发给联合国。然而,可悲的现实却是,我们仍未能生活在一个没有战争的世界里。
和平与安全——未能达至的目标
经过50年的努力,和平安全仍是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美国总统最近在联合国常会上发表演讲,他的话显示他对联合国已大失所望:“本世纪虽然洋溢着希望、机会和成就,但同时也经历到沉痛的毁灭和绝望。”
1994年尾,《纽约时报》评论说:“在接近150场仍在进行的战争和冲突事件中,成千上万的人丧失生命;估计在死难者中,平民的数目比兵士还要多。另外还有盈千累万的人沦为难民。”据联合国新闻部报道,自1945年以来,有超过2000万人死于武装冲突。美国驻联合国大使马德琳·奥尔布赖特说:“地区性的冲突现在比以前血腥得多。”新闻天天都报道关于违反人权及种族歧见的消息。许多国家看来只是彼此容忍而非彼此以友相待。
英国驻联合国大使戴维·汉内爵士承认:“直至1980年代,联合国大致上可说是光荣的失败。”目前各会员国对该组织执行的维持和平行动感到越来越厌倦,也越来越漠不关心,联合国秘书长加利为此深表惋惜。他认为在许多会员国看来,“联合国并非居于优先的地位”。
媒体的影响
尽管联合国看来势力强大,它的努力却时常受制于政治和媒体。如果没有会员国支持,联合国就无能为力;但如果没有大众认可,联合国的许多会员就不会支持联合国。举个例,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联合国在索马里和波斯尼亚的失败使不少美国人认为,这个组织不但劳民伤财,而且可以实际造成危险。”大众这种态度进一步使美国有些政客提议削减美国对联合国的经济支持。
在猛烈抨击联合国方面,新闻机构毫不留情。“完全无能”、“负累”、“无用”、“瘫痪”等都是新闻机构用来描述联合国各项行动的字眼。《华盛顿邮报周刊》最近评论说:“联合国仍然以缓慢的官僚作风企图适应一个瞬息万变的现实世界。”
另一份报章引述秘书长加利的一段评论。加利表示自己对卢旺达的屠杀感到灰心失望,说:“这不仅是联合国的失败,也是国际社会的失败。我们人人都要对这个失败负责。”1993年,一个颇受欢迎的电视新闻特辑说联合国“无法终止破坏和平的最大威胁——核子武器扩散”。该电视节目说,联合国“几十年来都是口惠而实不至”。
联合国官员为这种普遍的失望之感大为担忧,这种情形也令他们越感挫折。可是,尽管许多人感到失望,在联合国的50周年纪念日,不少人似乎重新怀着乐观的态度而希望有个新的开始。奥尔布赖特大使虽然承认联合国有不少缺点,她却道出许多人的感觉,说:“我们不要再谈及以往怎样,而是要谈及将来会怎样。”
不错,这个世界究竟何去何从呢?会有一天世上不再有战争吗?若然,联合国会担任什么角色?再者,如果你是个敬畏上帝的人,你应当问:‘在这件事上,上帝会担任什么角色?’
[第4页的附栏]
徒劳无功
只要一日仍有战争、贫穷、罪行和腐败存在,世上就不会有和平安全。联合国最近公布了以下的统计数字。
战争:“从1989年到1992年,世上发生过82宗武装冲突事件,其中79宗发生在国内,不少是种族间的冲突,百分之90的伤亡都是平民。”——联合国新闻部
武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估计,在48个国家中,有超过95个制造商每年生产500万至1000万个杀伤性的地雷。”——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难民专员办事处)
“在非洲,大约有3000万个地雷分布在超过18个国家里。”——难民专员办事处
贫穷:“普世各地,每五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总数达10亿以上——生活在贫穷线以下。每年大约有1300万至1800万人死于与贫穷有关的原因。”——联合国新闻部
罪行:“自1980年代以来,向警方举报的罪案每年在普世的增长率是百分之5。单在美国,每年就有3500万宗罪案发生。”——联合国新闻部
贪污:“公众贪污已成为十分平常的事。在有些国家,金钱欺诈案所涉及的款项高达国家全年生产总值的百分之10。”——联合国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