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美好生活
“20世纪不断推进,许多人的日常生活……都因为科学和科技的进步而受到影响。”——《牛津20世纪历史》
本世纪的其中一场遽变跟人口有关,从来没有其他世纪的世界人口增长得这么迅速。19世纪初的世界人口约有10亿,1900年约达16亿。可是到了1999年,世界人口竟然增加至60亿!在这日益膨胀的人口中,越来越多人追求所谓的美好生活。
医药进步和卫生护理普及化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在澳大利亚、德国、日本和美国等地,人类平均寿命增加了,由本世纪初不及50岁增至现在平均超过70岁。但是,这个正面的趋势在其他地方却不是那么明显——起码有25个国家的平均人口寿命仍然未超越50岁。
“你们过去……是怎么样生活的?”
有时候年轻人无法了解他们的祖宗在没有飞机、电脑和电视的世界里是如何生活的,这些在今天是最平常不过的东西,富裕国家的人民甚至视之为生活的必需品。举个例子,请考虑一下汽车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汽车在19世纪还没出现,但《时代》杂志指出:“汽车是其中一个从头到尾模铸整个20世纪生活的发明。”
1975年有人推想,如果当时突然没有汽车,欧洲会有十分之一的人失业。除了汽车工业本身明显受影响外,许多银行、大型商场、“免下车”餐馆和其他行业恐怕要关门大吉。农民无法将粮食运往市场,粮食分销系统将逐渐停顿。住在市郊而在市内工作的人会掉了工作。四处穿梭的高速公路从此荒废。
为了促进汽车生产,节省成本,人们在本世纪初引进了装配线这种生产模式,而现在大部分工业都广泛应用这套模式。(装配线也使其他产品——例如厨房用品——得以大量生产。)在本世纪初,无马之车只是一小撮国家的豪门玩意,现在却是世界大部分地区平民的代步工具。一位作家有以下的感想:“我们几乎无法想象没有汽车的20世纪末会是怎么样的。”
追求享乐
过去的人说要出门远行,是指有事要 到某个地方去。但时至20世纪,情况已经不一样了——尤其在发达国家。由于高薪职位越来越多,一周的上班时间减少至40小时或以下,现在人们有钱,又有时间,就可以出门旅行了。所以现在的人谈出门远行,说的只是他们想 到某个地方去。有了汽车、公共汽车和飞机,到远方消闲散心的活动变得更容易了。大规模的旅行团也就变成一门大生意了。
根据《时代周刊20世纪图文集》,旅游事业“不论对接待旅客的国家,还是对旅客自己的国家,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有些影响是负面的,例如旅客往往要对破坏旅游胜地一事负责。
现代人也有越来越多时间运动。许多人选择参与体育活动,做运动员;也有人选择坐下来做运动迷,热烈地——有时疯狂地——拥护心爱的球队或运动员。自引进电视以来,体育比赛几乎变得俯拾即是。本地或国际体育盛事吸引了数以亿计的观众,聚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观看。
《时代周刊20世纪图文集》说:“体育和电影建立了大众消闲事业的轮廓,这门事业现在是世界上其中一门雇员最多,赚钱最多的生意。”人们每年花掉数以亿计的金钱来追求娱乐,其中有许多人最喜欢的消遣是赌博。例如,在1991年进行的研究将赌博列为欧洲共同体第十二大工业,每年营业额至少570亿美元。
以上的娱乐变得平平无奇,人们就转而追求新刺激。吸毒的人数不断增加,到90年代中期,贩毒的金钱估计每年高达5000亿美元。一份资料来源甚至说,毒品“是全世界营利最高的单一‘生意’”。
“快乐得要命”
科技令世界缩小成一个地球村。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动几乎迅即影响全球人类。早在1970年《未来冲击》的作者阿尔夫·特夫勒教授已经说:“显然在其他年代也有一些划时代的动荡局面,但是这些令人震惊的事件和动荡的局面往往只影响某一个,或某一组社群,影响力不会即时跨越国界。要过几代,甚至是几百年,影响力才能扩展到疆界以外的地方。……今天的社会网络异常紧密,当代事件掀起的风波转眼就蔓延全世界。”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络也在影响世人方面举足轻重。
有人说电视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一位作家如此评论说:“虽然有人非议电视的内容,却没有人能够质疑电视的威力。”但既然电视节目制作人也不过是人,电视也就好不了多少。电视有力量能导人向善,也有力量导人行恶。内容肤浅,充满暴力色情的节目虽然能满足某些人,却不能改善人际关系,反而时常破坏人际关系。
尼尔·波斯曼在其著作《快乐得要命》中提及另外一种危险,他说:“问题不在于电视上放映的娱乐题材,而是一切题材都给包装成娱乐节目;……无论画面上刻画的是什么,无论带着什么观点刻画,大家首先的想法就是:这是娱乐,逗我们开心罢了。”
人类越重视娱乐,灵性和道德就越低落。《时代周刊20世纪图文集》说:“在20世纪,有组织的宗教在世界许多地方都失势。”人们不再注重灵性,转而过度追求享乐,对享乐的重视程度已远超享乐应有的价值。
“闪闪发光物,不尽是黄金”
20世纪的特色是正面的变迁特别多,但西方俗语有云:“闪闪发光物,不尽是黄金。”虽然若干人能享受较长的寿命,但世界人口的增加,也产生了大量新问题。《全国地理杂志》最近指出:“当我们进入新的一千年之际,人口膨胀也许会是最急切要处理的问题。”
汽车方便舒适,却也危害生命,证据见于每年全世界交通意外死亡人数估计达到25万。汽车也是污染的主要来源。《5000日挽救地球》的作者说污染“正蔓延全球,从北极到南极,毁灭或损害生态系统的生命力”。他们解释说:“我们正在破坏的不只是生态系统,我们正在侵害的,是令地球继续宜于高等生物居住的机制。”
在过去各世纪,人们几乎不知道什么叫污染,但时至20世纪,污染已成为大患。《全国地理杂志》说:“以前从来没有人想过,人类能够以全球的规模来影响世界。现在有些科学家相信,在有纪录的历史以来,这是首次发生这么大的变动。”杂志然后警告说:“由人类引起的整体冲击这么巨大,以致在一代之内,大规模的生物绝种即将爆发。”
真的,20世纪真的是独一无二的。人类享受了前所未有的美好生活,现在却发现自己的生命竟是危在旦夕!
[第8,9页的附栏或图片]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1901
马可尼发出第一个跨越大西洋的无线电波
1905
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
1913
福特开发T型号汽车的装配线
1941
商业电视面世
1969
人类在月球上漫步
旅游业成为一大生意
互联网络大受欢迎
1999
世界人口高达6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