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福音
第16章注釋
安息日 安息日(尼散月十五日)在日落時結束。四卷福音書都包含關於耶穌復活的記載。(太28:1-10;可16:1-8;路24:1-12;約20:1-29)
末大拉人馬利亞 見太27:56的注釋。
雅各 指的是小雅各。(另見可15:40的注釋)
撒羅米 見可15:40的注釋。
買了香料……抹耶穌的遺體 耶穌的遺體之前已經「按照猶太人安葬死者的習俗」處理過了。(約19:39,40)不過,由於猶太人不能在安息日期間做這類事情,而耶穌死去的時候距離安息日開始只有大約三個小時,所以處理遺體的事可能是倉促完成的。現在是安息日過後的第一天,也是耶穌被處死後的第三天,這些婦女帶了更多香料和馨香油過來進一步處理遺體,可能是為了讓遺體能保存更長時間。(路23:50-24:1)看來,她們會把香料和馨香油塗抹在已經包裹起來的遺體上。
接著那週的頭一天 見太28:1的注釋。
墓穴 見可27:60的注釋。
石頭 看來這是一塊圓形的石頭,因為本節經文的腳注說,那些婦女問誰可以為她們「滾開」墓穴門口的石頭,而且第4節的腳注也說,石頭已經「被滾開了」。這塊石頭的重量也許超過1噸。馬太的記載說,這是「一塊大石頭」。(太27:60)
告訴他的門徒 見太28:7的注釋。
和彼得 在福音書的執筆者中,只有馬可記載天使指名提到了彼得。(參看平行記載太28:7)約翰福音20:2說,末大拉人馬利亞把耶穌復活的消息告訴了「西門·彼得和另外那個門徒[也就是約翰]」。看來,耶穌在向一群門徒顯現前的某個時間,曾經單獨向彼得顯現。(路24:34;林前15:5)耶穌特別關心彼得,天使也指名提到彼得,這肯定讓彼得感到很安慰,因為他知道自己雖然曾三次不認耶穌,現在卻已經得到了這個朋友的寬恕。(太26:73-75)
因為她們實在害怕 根據馬可福音最後部分現存最古老的抄本,這卷福音書是以第8節作為結尾的。有些人覺得這樣的結尾太突兀,不像是本來的結尾。不過,馬可的寫作風格一貫簡練,因此那樣的說法不一定成立。另外,公元4世紀的兩位學者哲羅姆和優西比烏斯都認為,馬可福音的原文確實以「她們實在害怕」這句話為結語。
有些希臘語抄本和其他語言的譯本在第8節後面加了結語,有的是長結語,有的是短結語。長結語(有12節額外的經文)出現在5世紀的《亞歷山大抄本》、《以法蓮重疊抄本》和《劍橋伯撒抄本》。另外,《通俗拉丁文本聖經》、《敘利亞語庫熱頓抄本》和敘利亞語《伯西托本聖經》也有這個長結語。不過,這個長結語沒有出現在更早期的一些希臘語抄本裡,例如4世紀的《西奈抄本》和《梵蒂岡抄本》。此外,4或5世紀的《敘利亞語西奈抄本》,以及5世紀的馬可福音最早期的塞伊得語(科普特語的方言)抄本也沒有這個長結語。同樣,馬可福音最古老的亞美尼亞語和格魯吉亞語抄本都是以第8節作為結尾的。
有些後期的希臘語抄本和其他語言的譯本加了短結語(只有幾句話)。8世紀的《理久抄本》既有長結語也有短結語,短結語排在前面。這部抄本在每個結語前都附有注釋,說明該結語在當時受到某些權威的接納,但這部抄本顯然不認為這兩個結語有充分根據。
短結語
馬可福音16:8之後的短結語並不是上帝指引人寫下的聖經的一部分。短結語這樣說:
可是,凡吩咐她們的,她們都對彼得身邊的人簡述了。這些事以後,耶穌通過門徒,從東到西,傳揚聖潔不朽的信息,宣講永世的救恩。
長結語
馬可福音16:8之後的長結語並不是上帝指引人寫下的聖經的一部分。長結語這樣說:
9 接著那週的頭一天清早,耶穌復活以後,先向末大拉人馬利亞顯現,耶穌曾經從她身上驅逐了七個邪靈。10 她去告訴跟隨耶穌的人。當時他們正在哀痛哭泣。11 他們聽到耶穌已經活過來讓馬利亞看見,卻不肯相信。 12 這些事以後,他們有兩個人到鄉下去。走路的時候,耶穌用別的形貌向他們顯現,13 他們就回去告訴其他人。那些人也不相信。14 後來那十一個人坐席,耶穌向他們顯現,責備他們不信,心地剛硬,因為他們不相信那些看見他從死裡復活的人。15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要到全世界去,向受造眾生傳揚好消息。16 信而受浸的,必定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17 信的人必有神跡相隨:能奉我的名驅逐邪靈,說外語,18 用手拿蛇,喝了致命毒物也不受傷害,按手在病人身上就使病人痊癒。」
19 主耶穌對他們說了這些話,就被接到天上去,坐在上帝的右邊。20 他們出去到處傳道,主跟他們一起工作,使他們有神跡相隨,支持他們傳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