惱人的甲殼動物
牠僅是微小的動物,在幼蟲時代游泳於水中,直徑只有半吋,可是每年卻使船主或艇主遭失億萬美元的損失。這便是甲殼動物的惱人記錄。
這些小動物在六個月至八個月的期間可以使一艘船的重量增加一百多噸,以致消耗的燃料增加百份之五十。何以至此呢?數目龐大而已。
甲殼動物的幼蟲在海洋中游來游去,直至將近長大的階段,這時牠便要找尋一處堅固的表面將身體附上去。當牠一旦附在船身、岩石、碼頭樁、龜甲甚或鯨魚身上時,牠便會用一種黏性的膠質將甲殼永久地黏在其上。這時牠經過一項變化而進至長成階段,並形成一個硬殼也黏牢在附著物之上。
牠的硬殼好像一個有蓋的盒子,可以關起來作為保護,在打開的時候,甲殼動物便伸出羽狀的肢體獲取微小的海中生物為食。附著的石若在潮退時將牠暴露出來,牠就會關上盒子的蓋等待潮水再來。
一位英國動物學家曾作過估計,曼島的甲殼動物在每半哩的海岸線中每年可以產卵1,000,000,000,000個。但牠們並非全部都活到變為成熟的甲殼動物,落在水裡的卵子僅有百份之一至十孵出來成為幼蟲及發育至長成的甲殼動物。
牠們之所以成為船隻所最討厭的東西是因為牠們黏附在船身上,舊的堆上新的,繼續愈積愈多。在六至八個月的時間內,船身所積的甲殼可達兩三吋厚。由於牠們阻撓水流沿著船身順滑而過,因此要更大的推力才可以將船移動;這便要消耗更多燃料了。一艘大船在正常的情況行駛時已須消耗大量的燃料,可是甲殼動物卻使消耗量更大為增加。
牠們一經附著船身,要將其鏟去並非易事。許多時牠們黏得這麼牢以致須要用電鏟機才能將其鏟除。既然船在水上時不能做這種工作,因此必須駛回船塢。船身經過徹底鏟洗之後必須重新髹漆。工作的費用加上停航的損失使美國的龐大郵船合眾國號每次損失75,000美元。每年商船公司大約要花費一億美元以除去這些黏牢船身的動物。
保護船隻免除甲殼之患的唯一已知方法是在船身鑲銅。這對牠們是有劇毒的。可是只有木船才能鑲銅作為永遠防止甲殼的措施,鐵的船身則無法如此行,因為鐵與銅之間會產生化學反應使船身腐蝕。所以此法的效用不大。
用含有氧化銅的漆油髹船身也有相當保護力。它可以使甲殼動物兩年不附船身,可是此後銅質會隨著漆油消失,於是這些小甲殼動物又開始黏在船身了。若想繼續予船保護便需每隔相當時間再髹漆一次。
因此這種幼時在水裡直徑僅有半吋的小動物成了船隻和船主一個昂貴的難題。可能將來有人會發現牠們黏合物的祕密而找出更佳的保護船隻方法。這也意味到人可以獲得一種黏性特別強的膠供人使用。若是如此,甲殼動物便可以藉著這小小的貢獻對牠所造成的惱人龐大損失稍作補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