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氣的難題
你知道疝氣是人類中最普遍的疾病之一嗎?最低限度對男性說來是如此,因為此種疾病有百份之75至80發生在男人身上。據說在美國和加拿大,每二十名男子中就有一名,也可說是有百份之5的男性,具有這項難題。英國的留醫病人中,百份之10至15是為了疝氣,而尼日利亞的比率甚至更高。
雖然一般人將疝氣稱為破裂(rupture)醫藥屆卻認為疝氣(hernia)一詞更加正確。疝氣的實際意思是逸出,而疝氣的確是這樣。可是這種病未必一定牽涉到組織的破裂,時常僅是膨脹或擴張而已。此種情形特別以女性患者為普遍。換句話說,破裂一定是疝氣,但疝氣卻未必是破裂。
描述疝氣的醫藥書籍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由古至今,人們用來治療疝氣的方法極多,巫術、藥物、和手術無不具備,其中有些使人非常痛苦。既然疝氣如此流行,我們考慮一下患病的原因。可能的防止方法以及各種治療方法自然不無益處。
疝氣的原因
疝氣的原因之多與種類之多無異。疝氣有患在腦裡的(通常是由於意外或瘤腫所致)也有發生在虹膜或眼裡的。吹奏管樂器的人有時會因為在吹奏時頸部肌肉過於緊張而患頸疝氣。
也有所謂「切口」疝氣,是由以前為了疝氣以外的原因施手術後組織突出所致。(在施過治療疝氣的手術后而起的疝氣稱為復發疝氣。)有些醫藥界人士認為倘若外科醫生在手術和縫合時較為小心,則差不多不會有切口疝氣發生或最低限度少一點。
再者,疝氣很容易由意外而致。跌一跤也可能招致疝氣。最普通的疝氣是在男人的腹股間,通常是由肌肉緊張,如大便時或以不自然的姿態舉重時所致。這稱為「腹股溝」疝氣。
可是,大部分醫藥界人士一致認為這僅是次要的原因而已。據權威人士的意見,最基本的原因是腹部或其他部分的肌肉具有遺傳性或先天性的軟弱。證據之一是有時一個家庭會有好幾個分子患疝氣。例如,喇叭手的頸部患疝氣無疑是由於吹奏時肌肉緊張所致;但他並不一定比不患此病的其他喇叭手更緊張。這僅是他喉部的肌肉結構不夠堅強而已。
預防
但是除了嬰兒和幼童之外,先天性或遺傳的衰弱可以有辦法補救嗎?抑或在有些病例中,不是由於生來的衰弱而是由於忽略健康所致?有些人以為若繼續過著不健康的生活,例如運動不足、暴食或縱慾,也可能促成此病。那些認為身體保養得當最低限度可以防止某幾種疝氣的人喜歡指出人體的奇妙構造。例如腹部有幾組肌肉以不同的角度彼此縱橫交錯——這種設計足以使腹壁具有最大的堅韌程度。這些肌肉稱為「橫行肌」,「腸內斜肌」和「腸外斜肌」。
若要強化和改善腹部肌肉,有效的辦法很多。較簡單的是培養良好的姿勢,行路、站立和坐下時挺直身體頗有幫助。既然,體重過度以及消化器官負擔過重可以造成疝氣,在飲食方面保持節制乃是明智之舉。顯然肌肉在肥胖和鬆軟時更易發生破裂或疝氣。
可是肌肉強健的運動員中也不乏患疝氣的,所以顯然由遺傳缺陷而來的疝氣並非隨便任何一種運動所能補救。所作的運動應該是能夠強化腹部肌肉的運動。這包括爬樓梯、急步、伏地舉身、乘馬等,特別是騎腳踏車。這些運動既可強化腹部肌肉,也可增進個人的全身健康。
不錯,預防勝於治療這句老話可以應用在疝氣的難題上。外科醫生若是較為留心,無疑會減少切口疝氣的數目。學習以適當姿勢抬舉重物也能防止其他疝氣的發生。在舉起重物時不要僅將身體屈曲以致腰部緊張,反之也應該屈膝以運用腿部的肌肉。做運動時不要僅強化臂和腿的肌肉,也要增強腹部的肌肉。
疝氣的處理方法
疝氣的治療也與人類的其他疾病一樣,對于什麼是最好的方法意見紛紜。不少人倚靠疝帶。疝帶的運用可以追溯到五世紀之前或更久。有些權威人士推薦它作為治標的方法以及治療嬰兒及幼童;對後者說來,疝氣很可能不藥而癒。有些醫生也推薦疝帶給年事已高的病人運用,雖然現在已不如往昔之多。有些人喜歡用疝帶是由於害怕手術或高昂的手術費,可是疝帶的不如理想之處是配戴起來很不方便(尤其是在熱天);他們很少能夠使病痊癒,有時反而使病狀惡化。
有些醫生為患者注射某種化學物質以引起纖維增殖。那便是,化學物質使身體產生大量纖維體素以閉塞疝氣孔口而使其痊癒。據說這種方法在某些病例上很有功效。
大多數醫生則推薦施手術,但是記錄卻並不足以使外科界感覺自豪。例如美國的一位疝氣權威官滋醫生在他所著的疝氣(1963)一書中將復發的比率透露出來。他認為有百份之10至30或更多復發,視手術的種類而定。a顯然並非所有的疝氣手術都在技術上合乎理想。他聲稱雖然情況有所改善,復發率仍然太高,並指出他自己施手術的復發率不及百份之0.5。他勸高割治疝氣的外科醫生說:「要使手術適應病人。不要使病人適應手術。」
此外華斯醫生在1968年蓋氏醫院第三號報告中說:「我們的工作結果尚有許多需要改善之處。聖湯瑪士醫院的麥斯·披治外科醫生(1934)曾責難其他醫生的自滿以及疝氣手術所招致的不良結果。雖然在過去三十年來醫治疝氣的手術已經過多次改良,復發率依然太高。」
疝氣手術起源於古代東方。近代較為優秀的一位是十六世紀的巴里,有人引證他的話說:「我割開,上帝治好。」現代所用的方法是根據意大利外科醫生巴仙尼和美國外科醫生何斯特在1890年左右所首創的方法發展而成。
更較親近的是加拿大多倫多已故的蘇特斯醫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所創立的方法,直至今日他的醫院仍繼續專施疝氣手術。他所發明的方法是重疊和強化,對大人用鋼線,嬰兒和幼童則用腸線。這使複發率減至不及百份之一。他對這種方法如此具有信心以致聲言若有復發,即予以免費治療,他的醫院至今仍沿用此例。
一位外科醫生在1968年十二月的《西非醫學雜誌》中聲稱他成功地實行了數百宗疝氣手術;像上述的醫院一般,他僅採用局部麻醉法。由於這緣故,病人在手術後第一日便可以運動,三日後即可以回家。無疑對於此法的成功頗有幫助的是,在施手術之前肥胖的病人必須先減輕體重,吸煙者必須在兩星期前便減少吸煙。
有些人推薦運動
有些人認為若干運動對於幫助壯年期未過的人治癒可減輕的疝氣極有價值。患此種疝氣的人在躺下或接受輕微壓力時會其病若失。若是這樣疝氣仍不消失便屬於所謂不能減輕或箝閉性疝氣,情形較為嚴重。b
健康青年所患的疝氣若不十分麻煩或嚴重,可以試用運動來解決難題。當然,上述強化腹部肌肉的各種運動均有助於減輕疝氣。此外還有一套特別運動是減輕疝氣所不可少的,那便是增強腰部肌肉的運動。
這種運動要利用一塊斜板,約六呎長、十八吋闊,一端放在地上,另一端則屹起一呎高。高的一端環著皮帶,可以將雙足放在其下。這時雙手交搭在頭後,盡量將身體豎起成為坐著的姿勢。坐起之後將身體盡量轉向右邊,然後盡量轉往左邊,做這一切動作時都將手放在頭後。
與此差不多的另一項運動是一次起身之後轉往右邊,第二次起身則轉向左邊。這種扭曲運動可以增強腰部的肌肉。另一種運動是仰臥在地板上,豎起雙足模仿游泳動作。還有一種是坐在椅上,將右手放在左膝上,左手放在右膝上,盡力用手推開膝頭,同時雙腿則盡力抵抗推動。當然,這一切運動都需要有決心才行,但行之既久,價值便自顯了。
疝氣既被稱為人類最普通的疾病之一,看來一般人卻需多下點功夫去防止其發生和復發。同時,事實顯明若有施手術的必要,則選擇外科醫生要分外小心。每個具有此項難題的人在決定如何處理之前最好先考慮過正反兩面的意見。
[腳注]
a 根據其他估計美國現時的復發率是百份之4。
b 最嚴重的是「絞窄性」疝氣;顧名思義,這是指在疝氣脫出之處的開口收窄以致阻塞血液流行。此種情形可以在任何時候發生,通常要施緊急手術,否則便可能引起併發症壞疸或甚至死亡。鑑於這樣的危險,許多醫生贊成一切疝氣則必須立即治好;這種見解正好與運動治療法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