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最大的內陸港
《儆醒!》雜誌駐西德通訊員報導
當我和妻子在德國南部風景區告別友人時,他們問:「你們想往那裡去?」我們解釋此行的目的地是萊因河沿岸的杜易斯堡附近。「呵,」朋友們喊道,「你們是往那充滿火花和煤煙之地去!」
任何曾經遊覽過杜易斯堡的人都知道此話的含意。當地的巨大煙突在白晝噴出的濃煙使天空昏暗。夜間從熔爐噴出的火則造成漫天通紅的景象。
可是儘管一切令人聞之卻步,我們還是決定去探究一番。我們獲悉杜易斯堡是歐洲最大的內陸港所在地。它的岸壁展延27哩(43公里),容納22個碼頭。這是個重要商港。1974年,在這裡吞吐了六千八百萬公噸的貨物。與之比較,漢堡的最大海港在同期處理的貨物僅達五千七百萬公噸。
理想的地點
這個內陸港口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的地點合乎理想。世界幾個製煉鋼鐵的最大熔爐便設於杜易斯堡。緊鄰的地方盛產煙煤。市內有多家龐大的煉銅工廠和化學工廠。由於工業集中在萊因河及其支流魯爾河沿岸一帶地方,它於是成為效率極高的港口。
杜易斯堡的位置還有其他價值,那便是它藉運河連接國際航路和東德。事實上,通過萊因-梅因-當納運河可以直達黑海。絡繹前往杜易斯堡的船隻來自法國、西班牙、英國、斯干的納維亞、波蘭、俄國及其他國家。
視察一周
我們既具備一些基本知識,遂決定前往這個長形的港口一遊。我們揀選了遊覽船上的甲板席,可以對當前景象一覽無遺。
船一離岸,這個大工業地區的輪廓遂盡收眼底。不久一間大銅廠出現眼前,這間工廠每年精製百萬公噸以上的原料。我們的注意力又轉移到一間化學工廠之上,這工廠已經營了一個世紀。那裡的染污物的確令人討厭。黃褐色的廢氣雲懸在天空。褐紅色的塵埃從染污了的大氣層如雨落下。雖然廠方花了巨量金錢以種種方法濾淨空氣和減少染污,但一切努力均證明收效甚微。
最後我們抵達史雲連德,即杜易斯堡港的最古老部分。我們在那裡看到建於1840年的穀物集散港的龐大穀倉。於是我們回航再向萊因河進發。那裡有更多東西可看。
不久,我們航經一個有600個大油鼓的油港。從鹿特丹來的輪船在這裡的油站下錨,等候卸下供應的原油。油港對面是廢鐵港。這裡有歐洲最大的水力廢鐵壓縮機。這副機器以每方吋5,120磅(每平方公分360公斤)的壓力壓碎和包紮廢金屬物,然後用作生產鋼鐵。在堆積如山的廢鐵中有不少是汽車車身。我們不禁納罕:「什麼時候我們的汽車也在遭遇這樣的收場」?
空氣愈來愈混濁,我們很快就發現原因。我們的遊覽船正在經過處理煤的起重機和運送帶。頗有趣地,這種氣氛似乎對於不斷飛來飛去的白色海鷗沒有多大害處。牠們不但在灰綠色的港口海水中尋得食物,而且在黑濁的空氣中能保持雪白;這實在令人驚異。
新舊領港船
港口已經加寬,我們瀏覽一下領港的船隊。在以往,領港船拖拉在後面的平底貨船,但新的領港船是在後推動它們。這樣,一艘領港船可以推動六艘彼此聯繫的平底船。這種景象使我們想起鐵路的調車場。「推動領港船」雇用兩組船員,分日夜工作。
可是,我們不時見到舊式的領港船。船倉的窗櫺裝飾著瓶花,曬晾的衣服隨風飄動,金屬線圍著的兒童遊戲地方使我們想到家庭生活仍然存在於杜易斯堡港的水上。
我們甚至有機會登上一艘舊式蹼輪的領港船參觀。這艘蒸氣船現時正用作航海學的水上博物館。船的長度是246呎(75公尺),兩個將近30呎(9公尺)的黑色煙突聳入空中。船身中部有個大輪突出外面,證明我們登上的船已成古跡。船中展覽的東西不少頗富於歷史性,包括舊船的模型,以往的航行交通規則,甚至有古代羅馬木錨的複製品。
你正計劃遊覽西德嗎?你若到杜易斯堡附近一行,便會發現它的確值得一遊,正如我們所發覺一般。請來遊覽歐洲最大的內陸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