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精神」屬基督到什麼程度?
一本題名為《美國假日漫談》的書聲稱,聖誕的商業化雖然絕不可取,但這種消極的特色已被聖誕時節所表現的「友愛精神……和慷慨感」所「抵消」。可是這種所謂「聖誕精神」的確是好的嗎?聖誕精神是否在多方面形成消極的特色?它若非在宗教方面,至少也在道德感方面是屬基督的嗎?
我們且以聖經表明為上帝聖靈特徵的各種品德來衡量這件事情,這些品德應該是真正基督徒在生活上顯出的特徵。下列的各種品德用粗體字的標題加以強調。(加拉太書5:22,23)「聖誕精神」有表現這些特徵嗎?
仁愛和恩慈
倘若「聖誕精神」真是屬基督的,它就應該具備仁愛和恩慈的特徵。對嗎?
有人也許辯稱在聖誕時候送禮這件事本身就是表現仁愛和恩慈。不錯,但這只是對正當動機而言。送禮的動機真的正當嗎?那些受「聖誕精神」感染的人只是關懷贈送,抑或關懷接受的自私動機正大行其道?
倘若人們以不自私的贈送為念,那末為什麼「基督徒」商人沒有受到影響在聖誕時候削價推廣贈送,反而提高價格呢?為什麼至少在若干地方的物價在這時候急升呢?
《儆醒!》雜誌來自西非的通訊報導當地的人喜愛收受禮物。在聖誕時候表現「聖誕精神」的人當中卻有60%是「非基督徒」。回教的乞丐伸出雙手向行人祝頌「快樂聖誕」。為大眾服務的工人和文員期望從當事人或顧客收取禮物,甚至予以提醒,免得他們忘記。有些郵務員甚至拒絕遞送郵件給不肯隨俗送聖誕禮物的人。這樣行不只是機會主義;它簡直是勒索。
1977年聖誕之前一個星期,加拿大多倫多《星報》為文警告人提防「搶錢包、高買、扒手、偽鈔和盜匪。」該文提及「高買者在聖誕時候大肆活動。」事實上,在美國,一位舉國知名的保安權威人士聲稱「每年清點存貨發覺差不多有40%的貨物是在聖誕節前十個星期當中失去的。」
倘若「聖誕精神」真是屬基督的,為什麼它在聖誕時候不能遏止,或者至低限度減少一點自私、沒有愛心和不仁慈的行動呢?
良善和自制
倘若「聖誕精神」真是屬基督的,它就應該具備良善和自制的特徵。對嗎?
請想想與聖誕有關的暴飲暴食和狂妄行為。聖誕舞會一變而為縱酒狂歡以致行為放蕩和不道德是多麼頻常的事!
美國波士頓《星期日環球報》論到一群特別易受影響的人士時對這些影響正好作出合宜的寫照,它說:「對於一個戒了酒的酒徒或努力抗拒這種惡習的人說來,假日所提供的意志考驗是很少人不需支持而能渡過的。年中的這個時候正是人們意料中的縱飲時候,甚至社交的飲酒者也發現自己比平時更醉(或更糟),因為到處瀰漫著社交氣氛——吃、喝、嫁、娶——這時的邀請就與命令無異。」
倘若聖誕精神真是屬基督的,何以無法阻止這種對健康和經濟都不利,而且可能導致危險的漫無節制之舉呢?
喜樂
倘若「聖誕精神」真是屬基督的,它就應該具備喜樂的特徵。對嗎?
羅辛格特醫生在1977年十二月的《科學文摘》中為文說:「你不是獨一感到『假日憂鬱』的人。這種精神病已達到流行的程度。……醫生有許多守則去避免聖誕憂鬱病。」他繼續說:「不是每個人在假日都感到喜樂的——有些人感到假日比平時更糟。……在聖誕,不樂的人感到更加不樂,因為在眾人看似快樂的時候感到自慚自憐。……我們當中有不少人……對我們失望,因為我們的聖誕情緒並沒有多大的喜樂表現。」
這解釋何以德國一份宗教刊物引述醫生和哲學博士的話說「聖誕前夕,自殺的人數特多。」倘若「聖誕精神」真是屬基督的,為什麼它不能使人在聖誕時候感到真正喜樂呢?
和平、忍耐與溫柔
倘若「聖誕精神」是屬基督的,它就應該具備和平、忍耐與溫柔的特徵。對嗎?
當然,在聖誕時候不少人談論關於「在地上[和平]歸與他所喜悅的人,」但在現實方面,在年中這個時候打鬥和家庭爭吵已成為常事。《星期日俄勒岡人報》報導在聖誕之前「有些父母和親戚們激烈爭鬥,使聖誕前夕成為警方在年中最棘手的時候。」一位副官解釋原因說:「親戚們聚集宴飲,他們開始談論已往的難題,把已經遺忘和應該讓其遺忘的舊事又重提起來。」在收入較少的家庭中,「強調要為兒女安排美好的聖誕增加了家人之間的緊張氣氛和使人脾氣暴躁,」《俄勒岡人報》說。「家庭的聖誕節目有時竟被夫妻打鬥破壞無遺,他們用包裹互相拋擲,聖誕樹棄置在亂堆上。」
至於普世和平,時常有人以感動的目光講述關於1914年的聖誕前夕,有個英國哨兵聽到100碼(91米)外的德軍戰壕有人唱出「平安夜、聖善夜」。英軍和唱:「來吧,有信心的人」一曲。於是二人離開戰壕一起唱歌度過短短的幾小時。可是他們不久就回到崗位,去殘殺所謂的「基督徒」了!這件事表明「聖誕精神」有任何真正和平存在?抑或,這件事反而強調偽善精神而令人失望到極點呢?
信心
倘若「聖誕精神」真是屬基督的,它就應該具備信心的特徵。對嗎?
根據希伯來書11:1所下的定義,基督徒的信心是基於現實或事實的。既然聖誕在一極大程度上基於傳統、神話和虛假,我們又怎能期望它會促進堅強的信心呢?
在德國教區刊出的一封信論及基督和早期基督徒說:「他的教訓對人的影響比他的生辰重要得多。」它補充說:「早期基督徒並不知道有慶祝生辰這回事。」
我們若對基督的教訓不予相信或對他的贖價犧牲不肯實踐信心,那末相信基督降生又有什麼益處呢?相信基督出生並不需要很大信心;相信他的贖價犧牲和他在上帝建立的王國中的地位才需要堅強的信心。倘若「聖誕精神」真是屬基督的,為什麼除了在聖誕時候上教堂的人數稍增之外,在全年的時候卻無法促使教會成員做出真正表現信心的工作去效法基督呢?
概括地說,倘若「聖誕精神」真正是屬基督的,它就應該具備上帝聖靈果子的特徵。對嗎?加拉太書5:22,23告訴我們,「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心]、溫柔、自制。」我們有觀察到這些果子包含在聖誕精神之中嗎?抑或,正如我們留意到,在聖經中同一章的19-21節所描述的墮落肉體行為正好作為在聖誕時節實際大行其道的寫照?「肉體所行的都是顯而易見的,就如淫亂、污穢、邪蕩、拜偶像、行邪術、仇恨、爭競、忌恨、忿怒、自私、分黨、結派、嫉妒、醉酒、荒宴和類似的事。……行這些事的人,必定不能承受上帝的國。」(《新譯》)
儘管以個別立場而論,有些誠懇的人也許在慶祝聖誕時操行頗佳,但從普世的立場和一般人慶祝的觀察所得,我們發現到什麼呢?顯然是「肉體的行為」是太常見,而「聖靈的果子」卻是太罕見的事。
現時你也許更加了解到何以有心結出上帝聖靈果子和避免肉體行為的人正留意不受這種「聖誕精神」所感染。我們希望這些事實在受到敬虔的考慮時能幫助你決定怎樣以取悅基督教創立者,基督,的方法去度過聖誕。
[第8頁的圖片]
倘若「聖誕精神」真是屬基督的,它就應該具備上帝聖靈果子的特徵,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