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導致失明
《儆醒!》雜誌駐象牙海岸通訊員報導
「盤尾絲蟲病!多奇怪!我從未聽過這種病。它究竟是怎樣的?」我的西歐朋友謝利提出詢問。
「失明,」我簡單地回答。河水是失明媒介。這便是說,它是繁殖在熱帶河水中的一種蠅所引起的。」謝利留心聆聽我的解釋。
「例如,在西非一個國家上伏塔首都奧加多哥約70千米(44哩)之外有一條半廢棄的小村名叫維恩。它位於白伏塔附近,是風土病蔓延最廣的河川流域之一。當地大多數居民都受疾病侵襲,若非失明便是視力受到嚴重損毀。」
「你曾去過維恩吧?」謝利問道。
「去過好幾次。在最後一次探訪中結識了莫薩。他是西非撒哈地區的70,000名盲人之一。據估計那裡還有1,000,000犧牲者雖未失明,卻在其他方面受到盤尾絲蟲病所磨折。
「事實上,莫薩並非老人,但他皮膚上的皺紋卻顯示衰老徵象。他只不過40歲左右;在正常的情況下,這正是有為的年歲。但他卻是未老先衰,皮膚粗厚、皺紋滿佈。在他的小腿我可以看到皮膚色素因搔抓太多而減退,在紅疤上留下病態的灰色斑痕。
「莫薩已婚,有四個兒女。家中一貧如洗。最大的兒子已離村去了別處,他必須在失明前離開。我看見他的其他兒女和別的兒童在一起,手裡拿著粗石子和泥沙,用力搔抓痕癢的臂和腿。他們的傳染病尚未嚴重到失明,因此他們可以作為年老失明的父母的嚮導。隨後,他們也會失明的,因為失明已成為他們的生活方式之一。」
疾病的傳染
我對謝利解釋,這種學名為“Simulium damnosum”的蚋科彎背小黑蠅怎樣把疾病從一人傳到另一人身上。這種小蠅在急流的河川裡繁殖,以吸取人血為食。疾病不僅發生於熱帶的非洲。在也門、墨西哥、中南美洲也有發現。
且以莫薩為例,他在幼時就受到可怕的侵襲。他被一隻帶有傳染病的雌蠅所咬,把一種蠕蟲狀的寄生蟲,旋盤尾絲蟲,注射入他體內,由於居住在蚊蠅滋生的地區,幼小的莫薩多次被咬。
旋盤尾絲蟲一經進入人體之內,犧牲者就漸感身體虛弱,他被咬的次數愈多,鑽入體內的蟲也愈多。在以後的15年左右,已有不少雄性和雌性成蟲盤在他的皮下,在他的背、腰、臀上、膝部附近、甚至頭上組成許多可見的瘤塊。旋盤尾絲蟲在他體內繁殖,到處產生的「幼蟲」達五千萬至二億之多。侵入體內的蟲終於蔓延到眼睛。在角膜中死去的蟲使細胞發生反應,造成不透明之點而導致失明。
「請告訴我一件事,」謝利問,「這種病能殺人嗎?」
「盤尾絲蟲病不會殺人,」我告訴他。「它最多只能使人未老先衰和縮短壽命而已。可是,它對經濟窮困卻有極大影響。當大多數男子在25至45歲之間——最盛年有為的時候——失明時,經濟方面就大受損失。為了這緣故,在西非的伏塔河流域附近,人們不得不捨棄肥沃的河谷,到較貧窮的地方定居以逃避黑蠅。」
藥物治療和防止蔓延計劃
「醫學方面有什麼貢獻,可以援助那些患上『河流媒介失明』的可憐人呢?」謝利想知道。
我的答話也不敢十分肯定。「目前已研究了一些時候,直至現在為止,有兩種藥物,蘇拉明鈉和二乙安基甲酸酯,已在發展中。可是,這兩種藥物都有極強的副作用,只能在醫生的嚴密監管下施用。事實上,以它們作集體治療是不切實際的。」
「以外科手術切除有蟲瘤塊又如何?」
「這也許是較切合實際的方法。事實上,在中美洲已施用這種方法。可是,在伏塔河流域,此法看來收效不大,因為當地的傳染率極高,以致除去瘤塊僅是讓幼蟲有更多地方蔓延而已。
「目前看來唯一可行和有效的方法是在黑蠅繁殖之處施用殺蟲劑。因此盤尾絲蟲病控制計劃的病原媒介蟲控制組自1974年以來,每週以直升機和小型飛機在伏塔河流域地方散布殺蟲劑。
「這項計劃在聯合國世界保健組織安排下,由自願作經濟援助的國家和有關諸國支持。貝寧、迦納、象牙海岸、馬里、尼日、多哥和上伏塔等七個國家希望國內肥沃地方可以不再受這病影響,使居民能再度在河流沿岸定居。這項控制計劃定下以20年作為完成任務的目標。直到現時為止,對抗黑蠅所花的費用已達四千六百萬美元以上。」
「目前已有什麼成果?」
「在若干地區,這種疾病的傳染已被遏止,在控制『成功』的河谷已有人返回再度定居。可是正如執行控制計劃的一位辦事人所說:『撲滅這病尚屬言之過早。我們只能說這種病也許減少至最低限度而已。』」
當然,盤尾絲蟲病僅是為禍人間的多種疾病之一。人所致力的解救方法是有限和短暫的。在不久將來,患病者不但可以誇稱『他的肉比孩童的肉更嫩』,而且『瞎子的眼必睜開』時,那將是多大的喜樂!——約伯記33:25;以賽亞書35:5。